南极的极昼比想象中更刺眼。林疏桐裹着双层羊毛大衣,站在“胜利号”潜艇的甲板上,望着舷窗外翻涌的碎冰。海水泛着幽蓝的光,像块被揉皱的丝绸,偶尔有磷虾群掠过,投下转瞬即逝的银影。
“林小姐,温度-47℃。”疏月裹着狐皮围巾,举着望远镜指向远处,“冰原上有辆履带车,是丘吉尔安排的探险队。”
林疏桐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三辆漆成军绿色的履带车正碾过冰面,车身上的“UN”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为首的车上站着个戴皮帽的男人,正冲她们挥手——是潜艇艇长杰克逊,曾在丘吉尔的私人舰队服役。
“他们带了热成像仪和破冰设备。”疏月放下望远镜,“但冰层厚度超过三百米,常规破冰船根本进不去。”
“用星芒玉牌。”林疏桐摸出怀里的七块玉牌,“陈嘉阿姨说,它们能感应地下的能量波动。”
冰原上的风像刀割。林疏桐跟着探险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靴底的钢钉在冰面上凿出细碎的坑。她的高筒皮靴里塞着保温棉,但寒气还是顺着裤管往骨头里钻。疏月落在她身后半步,怀里抱着个金属箱——里面是佐佐木留下的半块星芒残片,还有从伦敦带来的精密仪器。
“姐,热成像显示前方五百米有异常。”疏月指着手腕上的仪器,“温度比周围高15℃,可能是地热口。”
林疏桐停下脚步。她望着远处的冰原,那里的冰层泛着不自然的青灰色,像块被火烤过的玻璃。
“是‘昆仑之眼’。”她轻声说,“陈嘉阿姨说过,星芒社的起源地,藏着能吞噬光的‘神罚’。”
地宫入口藏在冰层下三十米处。杰克逊用炸药炸开冰盖,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首径约两米,边缘结着冰晶,像颗被冻住的泪滴。
“氧气只能维持西小时。”探险队的工程师史密斯检查着呼吸面罩,“里面有自动机枪,子弹涂了神经毒素,沾到皮肤就会麻痹。”
林疏桐接过面罩,手指触到冰冷的金属。她想起佐佐木临终前的话:“别怕,我们是星芒社的人。”
“进去。”她率先钻进洞口。
地宫里的空气冷得像块冰砖,混着铁锈味。墙壁上布满星芒纹,用红色颜料绘制,历经千年仍未褪色。地面铺着青石板,每块石板中央都有个凹陷,刚好能放下半块星芒玉牌。
“七星聚首。”林疏桐喃喃道。她取出七块玉牌,按顺序放在石板上。当最后一块玉牌归位时,整个地宫突然震颤,头顶的冰晶簌簌坠落。
“小心!”疏月拽着她躲到石柱后。
震动停止后,地宫中央的地面裂开,露出个向下的阶梯。阶梯两侧站着十二尊石俑,每尊都穿着古代甲胄,手持长矛,眼睛的位置嵌着夜明珠,此刻正泛着幽绿的光。
“这是......星芒社的守墓人?”林疏桐伸手触碰最近的石俑,“他们的甲胄和我在东北看到的星芒社旧部服装一样。”
“姐!”疏月突然指向阶梯尽头,“那里有光!”
阶梯尽头的石壁上,刻着幅巨大的壁画。画中,一群穿汉服的人站在雪山之巅,手中捧着块发光的石头——正是星陨铁。为首的老人留着长须,面容慈祥,腰间挂着块星芒玉牌。
“那是......星芒社的创始人?”林疏桐凑近细看,老人的眉眼竟与父亲有几分相似。
壁画下方有行小字,用古篆写着:“星芒者,守也。非为杀戮,而为护持。”
“护持什么?”疏月轻声问。
林疏桐的目光落在壁画角落——那里画着个戴面具的男人,正在往熔炉里投入星陨铁。熔炉喷出的黑焰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包括几个举着武器的人。
“是‘星陨熔炉’。”她想起陈嘉的话,“能吞噬光的武器。”
地宫深处传来机械运转的轰鸣。林疏桐和疏月顺着声音跑去,看见个圆形大厅,中央立着根十米高的黑色石柱,表面刻满星芒纹。石柱顶端是个金属球,正发出刺目的白光——正是“星陨熔炉”的核心。
“它在吸收能量。”疏月指着金属球,“周围的冰层在融化,地热都被它吸走了。”
林疏桐摸出星芒胸针,内侧的刻痕在光下显现出一行小字:“以七星为钥,以人心为引,可封熔炉。”
“需要七块玉牌同时激活。”她看向疏月,“但这里只有我们两人......”
“还有他们。”
身后传来沙哑的声音。林疏桐转身,看见十二尊石俑竟然动了!它们的长矛指向熔炉,甲胄下的关节发出“咔嗒”声,像是被某种力量唤醒。
“是星芒社的先辈!”疏月惊呼,“他们的魂魄被困在这里,守护熔炉!”
为首的石俑突然开口,声音像砂纸摩擦:“外来者,你们带着七星而来,是要重启神罚,还是终结它?”
林疏桐深吸一口气:“我们是来终结它的。星芒之火,不该用来毁灭。”
石俑的目光扫过她手中的玉牌,缓缓点头:“善哉。但需以血为引,唤醒守墓人的力量。”
石俑的长矛突然射出寒光。林疏桐本能地举起星芒胸针,金属表面泛起蓝光,竟将长矛弹开。
“胸针是钥匙!”疏月反应过来,“用它触碰熔炉!”
林疏桐冲向熔炉,将胸针按在金属球上。胸针发出刺目的光,熔炉的白光瞬间减弱,石俑们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快!”石俑的声音带着急切,“用七块玉牌启动封印!”
林疏桐和疏月将七块玉牌按在石柱的星芒纹上。当最后一块玉牌归位时,整个地宫发出轰鸣,金属球的光逐渐熄灭,石俑们也重新陷入沉睡。
“成功了?”疏月瘫坐在地上。
林疏桐摸了摸发烫的胸针,突然发现背面刻着行小字:“霜儿,爸爸做到了。”
“是我娘的名字。”她轻声说,“原来父亲早就来过这里,他完成了星芒社的使命。”
返回潜艇的路上,林疏桐望着舷窗外的极光。那抹绿色像条流动的星河,与地宫壁画中的光芒交相辉映。疏月靠在她肩头,轻声说:“姐,你说佐佐木叔叔在天上,能看到我们吗?”
“能看到。”林疏桐摸出佐佐木留下的半块星芒残片,“他说过,要和我们一起看没有战争的世界。”
潜艇的汽笛突然响起。杰克逊站在驾驶舱门口,脸色凝重:“林小姐,丘吉尔发来急电——德军在南极建立了秘密基地,他们也在寻找‘昆仑之眼’。”
林疏桐握紧胸针:“那就让他们来。星芒社的火种,从来不怕挑战。”
她望向远处的冰原,那里的地宫入口己被冰雪重新覆盖,像颗被封存的星子。但在她心里,那团火永远不会熄灭——它会随着七块玉牌的传承,随着千万人的信念,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第十七章完)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fahfi-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