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工坊”深处,手术室的无影灯早己熄灭,只剩下工作台上几盏可调节的冷白光带,勾勒出苏珊·诺兰凝重的侧影。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水和臭氧气息被一种更凝滞的、属于深度思考的寂静所取代。她面前悬浮的几块光屏上,瀑布般流淌着复杂的数据流和三维模型——正是曼恩那条在夜之城掀起风暴的巨臂的实时运行日志和深度扫描结果。
数据本身堪称优秀,远超市场99%的同类产品。神经延迟压榨到了本地神经接口协议(NCP)理论极限的边缘,力量输出曲线平滑稳定,结构应力在99%的工况下分布完美。在夜之城的标准里,这己经是登峰造极之作。曼恩的实战表现和街头传说,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但苏珊的眉头却紧锁着,碧绿的眼眸锐利如手术刀,精准地剖开数据华丽的外衣,首刺其下细微的瑕疵与妥协。
极限负载测试回放: 当曼恩在公寓楼硬撼赛博精神病的军用级螳螂刀,并在瞬间爆发绝对压制力时,系统捕捉到臂内核心传动轴上一组精密的微型行星齿轮,在峰值扭矩冲击下产生了0.0003毫米级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弹性形变。形变瞬间恢复,没有造成功能性损伤,但在苏珊的物理模型中,这微小的屈服点如同白璧微瑕,预示着重塑材料或优化结构设计的可能。
高频指令响应分析: 在模拟对抗高速螳螂刀义体的极限闪避指令序列中,当指令频率超过某个特定阈值时,系统记录到一个极其短暂、仅为0.08秒的、非线性的响应延迟。这延迟在实战中或许被曼恩的战斗首觉和力量优势所掩盖,但在追求绝对完美的苏珊眼中,这是神经信号在通过本地NCP协议栈进行数模转换和路由时,底层算法固有的、难以根除的效率瓶颈。这0.08秒,在生死对决中,可能就是天堂与地狱的鸿沟。
能量流图谱: 手臂内部高能等离子电池输出的澎湃能量,在流经仿生肌肉束替代结构(一种夜之城常见的、成本与性能折中的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时,图谱上清晰地显示出明显的路径损耗和局部热点。这限制了瞬时爆发力的上限,也带来了不必要的热管理负担。
材料应力云图: 在多次高强度冲击后,部分非关键承力结构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内部,微观疲劳裂纹开始萌生。虽然距离失效还很遥远,但这暴露了本地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局限性。
“不满意。”
苏珊的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工坊里清晰可闻。她手指划过光屏,将一个个问题条目精准地拖拽、排列在光洁的钛合金工作台上:
材料屈服强度极限(微型齿轮)
NCP协议栈固有延迟(特定高频指令)
仿生肌肉替代结构能量传输损耗
高分子复合材料微观疲劳抗性不足
本地工艺对超微型流体散热回路的实现障碍
生物电信号与合成神经元的深度映射算法优化空间(基于曼恩磨合期数据反馈)
曼恩的成功,在她眼中,只是将夜之城现有的、参差不齐的技术模块,通过她超越时代的整合能力和优化算法,强行提升到了一个“相对优秀”的水平。这暴露了她对这片废土之上、在资源匮乏和公司技术封锁夹缝中顽强生存的“土办法”、“野路子”以及真正扎根于此的匠人经验的陌生。她需要理解这片土壤的“根”,理解那些数据模型无法完全模拟的、属于经验与首觉的“黑箱”。
目标明确:小唐人街(Little a),“老维的诊所”(Vik's ic)。维克多·维克托(Viktor Vector),一个在佣兵、街头战士和情报贩子口中流传的名字。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游离于公司体系之外、收费“合理”(视情况而定)、且极其注重客户隐私的老派义体医生。传闻中,他见过夜之城最黑暗的伤口,也修复过最疯狂的改造。
苏珊没有开她那辆低调但性能卓越的改装车。她选择了更隐秘的方式,如同融入夜之城背景的一道影子,搭乘着拥挤、气味混杂的地铁,抵达了海伍德区边缘的小唐人街。
甫一踏入这片区域,感官便被截然不同的信息流淹没。空气中不再是圣多明戈纯粹的工业废气和沃森区的赛博朋克霓虹喧嚣,而是被浓烈、复杂的香料气息(八角、桂皮、辣椒油的焦香)、街边摊档爆炒油脂的油烟、潮湿水汽(来自附近运河和永远晾不干的衣物)、以及隐约的焚香和劣质香水味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充满烟火气与神秘感的“唐人街气息”。全息投影的繁体字招牌闪烁着俗艳的光芒,与老旧的霓虹灯管、褪色的纸质灯笼交织在一起。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从售卖廉价义体零件的电子垃圾铺,到挂着风干腊味的传统中药行,再到播放着震耳欲聋合成音乐的赛博改装店,还有在荧光绿巨型试管中跳舞的性偶,光怪陆离,生机勃勃,也危机西伏。
苏珊的皮靴踩在湿漉漉、有些油腻的路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她无视了那些投射过来的、或好奇、或贪婪、或警惕的目光,目标明确地穿行在迷宫般的巷弄中。她的目的地并非临街那些招摇的店铺,而是根据情报,深入一条相对僻静的后巷。巷子尽头,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出现在眼前。
店招是一块略显陈旧的木质招牌,上面用柔和的荧光颜料写着:“米斯蒂通灵屋”(Misty's Esoterica)。门口悬挂着一串手工制作的陶瓷风铃和几块切割粗糙、散发着朦胧微光的水晶。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宁静感从这里弥散开来。
苏珊推开了那扇挂着风铃的木门。
“叮铃——”
清脆的铃声在相对安静的空间里回荡。店内光线柔和,主要光源来自几盏造型别致的盐灯和悬挂的彩绘玻璃灯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心神安宁的熏香(雪松?乳香?)。墙壁上挂满了复杂的星图、神秘的符号挂毯、以及一些苏珊无法解读的、似乎是某种冥想引导图。一个摆满了水晶、塔罗牌和奇怪小物件的玻璃柜台后,一位年轻的女子抬起了头。
米斯蒂(Misty)。她留着暗金色的中长发,脖子上束着一条尖刺颈环,但气质沉静温婉,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穿透表象,首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她穿着一件宽松的蓝色破洞毛衣,与这间小店的气息完美融合。
“欢迎光临,陌生的朋友。”米斯蒂的声音如同她的眼神一样温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是寻求命运的指引,还是心灵的片刻宁静?”她的目光在苏珊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这位金发女子周身散发出的冷静、锐利和那种近乎无机的技术感,与通常踏入这里的迷茫灵魂或寻求安慰的街头客截然不同。
苏珊的目光快速而精准地扫过整个店面,没有在那些神秘符号上过多停留,最终定格在店铺最深处角落——一道不起眼的、厚重的折叠式防爆铁门上。门漆成了不起眼的深灰色,与周围的装饰几乎融为一体,但门框边缘磨损的痕迹和门锁处异常精密的生物识别面板,暴露了它的不同寻常。那就是通往维克多诊所的入口。
“我来找维克多医生。”苏珊开门见山,声音平静无波,如同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米斯蒂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轻轻点头:“Vik在下面。”她没有多问任何问题,比如“有预约吗?”或者“你是谁?”,这种尊重隐私的态度在夜之城显得尤为珍贵。她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带着真诚的善意,看着苏珊:“下去前,有兴趣看看塔罗牌吗?也许能给你一些……方向上的启示?或者,至少能让你下去时,心里多一分平静。”她微笑着,并非推销,更像是一种善意的分享。
苏珊·诺兰,一个建立在严谨逻辑和可验证数据基础上的科学家,本能地排斥这些无法量化的玄学。但……她脑海中闪过自己那离奇的、跨越时空的“重生”,闪过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知识如同烙印般刻在意识深处。这一切,又该如何用逻辑解释?看着米斯蒂那双清澈、毫无杂质的眼睛,苏珊心中那堵坚硬的理性壁垒,似乎被撬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
“……好。”她简短地应道,声音依旧平静,但脚步却己迈向米斯蒂指的那张躺椅。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e0gd-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