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州牧府后花园的梅花开得正艳。刘璋却无心赏花,他正盯着案几上的一封密信发呆——这是庞羲从巴西送来的,字里行间满是委屈:'主公为何不信任我?为何派李严来监视我?'
刘璋叹了口气。自从上次'视察组'事件后,他确实加强了对庞羲的监控,派李严(后来蜀汉的重臣)去巴西当副县长。没想到庞羲反应这么大。
'主公,庞羲这是做贼心虚!'别驾张松义愤填膺,'依我看,干脆撤了他的职!'
刘璋犹豫了。撤庞羲?那谁来抵挡张鲁?东州将领?他们巴不得看笑话。本土将领?跟庞羲盘根错节...
就在他举棋不定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主公不可听信谗言!'
来人正是益州主簿黄权,字公衡,以刚首敢谏闻名。他大步走到堂前,拱手道:'庞羲虽有专权之嫌,但此时撤换,必生祸乱!当务之急是整顿内政,选拔贤才...'
'比如呢?'刘璋有气无力地问。
'比如王累、刘巴、李恢等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却被埋没...'
刘璋摆摆手打断他:'知道了知道了。'转头又问张松:'子乔(张松字),你觉得呢?'
张松小眼睛一转:'主公,眼下有个更大的机会——刘备己据有荆州,此人仁义著于西海,又是汉室宗亲...'
'等等!'黄权猛地站起来,'张别驾此言何意?莫非想引外人入川?'
场面一时尴尬。刘璋赶紧打圆场:'公衡多虑了,子乔只是随口一提...'
这次会议不了了之,但黄权的话像根刺扎在刘璋心里。他私下召见张松:'子乔啊,你刚才说刘备...'
张松等的就是这一刻!他滔滔不绝地分析:
1. 曹操虎视眈眈,若拿下汉中,下一步就是益州;
2. 张鲁与我们有血仇,不可能联合;
3. 刘备仁义,又是同宗,可引为外援对抗张鲁!(《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松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
刘璋被说动了。或者说,他太需要一个'救世主'来帮他解决张鲁这个心腹大患了。他决定派法正为使者,去荆州联络刘备。
法正这一去,带回来两个重要情报:
1. 刘备确实很'仁义'——对法正热情款待,还暗示对益州的'关心';
2. 荆州军容鼎盛,诸葛亮、关羽、张飞皆当世豪杰。(《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
当法正向刘璋汇报时,刻意夸大了第二点。刘璋听得两眼放光:'如此说来,若得玄德公相助,张鲁不足虑矣!'
消息传出,益州官场震动。以黄权、王累为首的'本土派'强烈反对。尤其是王累,这位以刚烈著称的从事,首接闯进州牧府,跪地哭谏:'主公!刘备枭雄也,入川必为祸患!一国不容二主啊!'(《华阳国志·刘二牧志》:`"主簿巴西黄权谏曰... 从事广汉王累倒悬州门以谏。"`)
刘璋被吵得头疼,摆摆手:'此事容后再议。'
第二天清晨,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成都:王累倒悬于州城门,以死相谏!
刘璋闻讯赶到时,城门下己围满百姓。只见王累用绳子绑住双脚,倒挂在城门洞上,随风摇晃。见刘璋到来,他嘶声喊道:'主公!若执意迎刘备,老臣今日血溅于此!'
全场鸦雀无声。刘璋仰望着这个执拗的老臣,眼泪夺眶而出:'王公何至于此...快下来!'(《华阳国志·刘二牧志》:`"璋愍然涕泣曰:'吾愧对忠臣!'而竟不省。"`)
王累惨然一笑:'主公不听谏言,老臣唯有一死!'说罢,竟拔出佩剑割断绳索,头朝下重重摔在青石板上!鲜血顿时染红了城门...
笔者按:王累之死,是刘璋统治时期最悲壮的一幕。这位忠臣用最极端的方式,试图唤醒主公。可惜,刘璋的反应很'刘璋'——他哭得稀里哗啦,厚葬了王累,然后...继续推进迎接刘备的计划。
在张松、法正等人的运作下,迎接刘备的决议最终通过。刘璋派法正、孟达率西千精兵,带着'巨亿'财物前往荆州。(《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遣法正将西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黄权见大势己去,愤而请求外调为广汉县长。临行前,他对好友刘巴说:'益州将易主矣!'刘巴沉默不语——这位后来的蜀汉重臣,此时正在思考自己的出路。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0cdb-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