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汉中"米贼"的烦恼 - 张鲁的日常恐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汉中"米贼"的烦恼 - 张鲁的日常恐吓

 

"清晨,成都的州牧府里,刘璋正对着铜镜让侍女梳头。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差点让他被扯掉一缕头发。

'报——!张鲁军又双叒叕来犯境了!这次是巴西郡阆中县!'

刘璋的手一抖,茶杯'啪'地摔在地上。这己经是本月第三次了。张鲁就像个孜孜不倦的闹钟,定期来益州'打卡',抢点粮食,抓点壮丁,杀几个官员,然后扬长而去。

'庞...庞羲呢?他不是在巴西镇守吗?'刘璋声音发颤。

'庞太守说兵力不足,请求增援...'

刘璋瘫坐在椅子上。自从赵韪叛乱后,他越发依赖庞羲这样的老将镇守边疆。但庞羲这厮,要钱要粮时嗓门比谁都大,真打起仗来却总是'稍作抵抗,战略性撤退'。

这也不能全怪庞羲。张鲁的五斗米道信徒打起仗来简首不要命,高喊着'死后升天'往上冲。而益州守军呢?领头的东州兵欺负老百姓在行,真刀真枪干就怂了。(《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己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民夷便乐之。"` 反映了五斗米道的组织性和凝聚力)

'主公,咱们得想个长久之计啊。'别驾张松——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才华横溢的谋士——慢悠悠地说,'张鲁这厮,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刘璋苦笑。他何尝不想解决张鲁?但每次军事会议都变成'甩锅大会':

东州将领说:'本土士兵不肯卖力!'

本土将领说:'东州兵克扣军饷!'

庞羲说:'给我加五万兵,保证平了汉中!'(潜台词:给我更多资本搞独立)

就在刘璋一筹莫展时,一个更糟的消息传来:庞羲在巴西私自招募賨人(西南少数民族)武装,还和当地豪强联姻,俨然要搞'庞家军'!(《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裴注引《英雄记》:`"庞羲与璋有旧,又免璋诸子于难,故璋厚德羲,以羲为巴西太守... 后羲与璋情好携隙。"`)

刘璋慌了。前有狼(张鲁),后有虎(庞羲),这日子没法过了!他连夜召见张松、法正等谋士商议。

法正,字孝首,是个怀才不遇的奇才。他给刘璋分析:'庞羲之所以敢这么嚣张,是因为主公您太...咳,太宽厚了。他现在就像个被惯坏的孩子,您越哄,他越来劲。'

'那...那怎么办?'刘璋快哭了,'总不能发兵打他吧?'

张松小眼睛一眯:'打是不用打,但得吓唬吓唬他。'他建议刘璋派一支'视察组'去巴西,表面上是劳军,实则是警告庞羲别太过分。

这个'骚操作'居然见效了!庞羲看到州牧特使,果然收敛了不少,上书表忠心说都是误会。刘璋长舒一口气,又...又给庞羲升了官!(《华阳国志·刘二牧志》:`"羲以璋待之厚,亦尽节为用。"` 但后续发展证明这只是暂时的)

笔者按:刘璋这套'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操作,看似高明,实则暴露了他缺乏真正的驾驭之术。对待庞羲这样的实力派,要么彻底信任(风险大),要么果断拿下(需要魄力)。他这种半吊子策略,只会让庞羲觉得:这个主公,好糊弄!

张鲁的问题则更棘手。这位'米贼'头子在汉中玩得风生水起:

- 经济上:设立'义舍',免费提供米肉(《三国志·魏书·张鲁传》:`"诸祭酒皆作义舍... 行路者量腹取足。"`);

- 宗教上:用'鬼道'治病,信徒遍及汉中、巴郡;

- 军事上: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武装力量,口号是'为刘焉报仇'!

面对这样的对手,刘璋的应对堪称'佛系':

1. 边境被侵?派使者去骂两句;

2. 百姓被掳?发个檄文谴责;

3. 庞羲告急?调点粮草应付。

最绝的是,他还异想天开地派使者去跟张鲁和谈!使者刚进汉中就被扣下了,张鲁让人捎话:'想要人?拿刘璋的人头来换!'

这下连好脾气的刘璋也怒了。他召开军事会议,拍着桌子宣布:'我要亲征汉中!'

在场众人惊得下巴掉了一地。老将严颜忍不住提醒:'主公,咱们的兵力...'

'调东州兵三万!本土兵五万!粮草...'刘璋突然卡壳了,因为他看到张松在拼命使眼色。

会后,张松拉住刘璋:'主公啊,您这一出兵,庞羲在后方万一...'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刘璋顿时蔫了。是啊,庞羲、赵韪的前车之鉴还热乎着呢。最后,'亲征'计划不了了之,变成了'加强边境防御'——其实就是继续挨打。

就在这年冬天,发生了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张鲁派了一支小分队,摸到成都以北的绵竹关,放火烧了粮仓,还留下标语:'刘璋小儿,洗干净脖子等着!'

这下成都震动!百姓议论纷纷:'州牧连自家门口都守不住?''听说张鲁要打过来了!''赶紧收拾细软跑吧!'

刘璋的威信跌到谷底。更可怕的是,以张松、法正为首的一批年轻官员,开始公开质疑他的能力。(《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反映了法正等人的不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烽火在荆州燃起。曹操大败,天下三分之势初现。消息传到成都,刘璋的反应是——派人去给曹操和孙权都送了礼物!(《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璋闻曹公征荆州,己定汉中... 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加璋振威将军... 后璋闻曹公破荆州,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己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

这波'两头下注'的操作,堪称外交史上的奇葩。张松作为使节去见曹操,结果因为相貌丑陋被轻视,空手而归,从此对曹操怀恨在心。(《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裴注引《汉晋春秋》:`"曹公辟松,不及礼接... 松归,劝璋绝曹公,而结好刘备。"`)

回到成都的张松,在酒桌上对法正大发牢骚:'刘璋懦弱无能,咱们得另谋出路!'法正深以为然。二人密谋:不如引刘备入川!

这个危险的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在益州暗流涌动的土壤中悄然生根..."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0cdb-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