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程昱向曹操献计道:“关羽勇冠三军,若无精妙计谋,万难取胜。如今可即刻派遣刘备麾下投降的士卒,潜入下邳面见关羽,就称是从曹营逃回,让他们埋伏在城中作为内应。而后引关羽出城交战,我军佯装败退,将他诱至别处,再以精锐部队截断其归路,届时再劝降,此事可成。”
曹操听闻此计,当即挑选数十名徐州降兵,径首前往下邳向关羽投降。关羽见是昔日旧部,并未起疑,将他们留在城中。
第二日,夏侯惇作为先锋,率领五千兵马前来挑战。关羽坚守不出,夏侯惇便命人在城下肆意辱骂。关羽勃然大怒,亲率三千人马出城迎战。双方交战十余回合,夏侯惇拨转马头佯装败退,关羽拍马追赶,夏侯惇且战且退。关羽追赶了约二十里,心中担忧下邳城安危,便准备带兵返回。
就在此时,只听一声炮响,左侧徐晃、右侧许褚各领一队人马截住去路。关羽奋力夺路而逃,却见两边伏兵架起百张硬弩,箭矢如蝗虫般密集射来。关羽无法突围,只得勒转马头再次回身,徐晃、许褚二人拦住厮杀。关羽奋力拼杀,杀退二人,刚要带兵返回下邳,夏侯惇又领兵截住去路。关羽从白天战至傍晚,始终找不到归路,最后退至一座土山之上,暂且屯兵歇息。曹兵团团围住土山,将关羽困在其中。
关羽在山上远远望见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原来那些诈降的兵卒趁乱偷开城门,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杀入城中,还下令西处放火,以此迷惑关羽。关羽见下邳起火,心中惊慌不己,连夜多次带兵冲下山来,却都被乱箭射回。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关羽正准备整顿兵马再次下山突围,忽见一人骑马飞奔上山。定睛一看,来人竟是张辽。
关羽迎上前去说道:“文远,你是来与我交战的吗?”
张辽连忙说道:“并非如此。念及往日兄弟情谊,特来与兄长相见。”说罢,张辽抛下佩刀,翻身下马,与关羽郑重行礼,而后一同在山顶坐下。
关羽问道:“文远此番前来,莫不是要说服我投降?”
张辽摇头道:“并非如此。昔日兄长曾救过我性命,今日我又怎能不救兄长?”
关羽又问:“那你是来助我突围的?”张辽又摇头道:“也不是。”
关羽语气不耐:“既不助我,来此作甚?”
张辽缓缓说道:“刘备生死未卜,张飞下落不明。昨夜曹公己攻破下邳,但城中军民秋毫无犯,还特意派人保护刘备家眷,严令不得惊扰。我正是为此事,特来告知兄长。”
关羽闻言大怒:“你这番话,分明是想劝我投降!我如今虽身陷绝境,但视死如归。你速速离去,我即刻下山迎战!”
张辽突然大笑道:“兄长此言,只怕要被天下人耻笑!”
关羽凛然道:“我为忠义而死,何耻之有?”
张辽正色道:“兄长若执意赴死,实有三大罪责。”关羽挑眉道:“你且说说,我有哪三罪?”
张辽掰着手指说道:“其一,当年刘使君与兄长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如今刘使君刚刚兵败,兄长若就此战死,他日刘使君东山再起,想要寻求兄长相助却不可得,岂不是辜负了当年的盟誓?其二,刘使君将家眷托付于兄长,你若战死,两位夫人无所依靠,岂不是辜负了刘使君的重托?其三,兄长武艺超群,又通晓经史,本应与刘使君一同匡扶汉室,如今却只想逞匹夫之勇,白白赴死,这又怎能称得上是义?兄长有此三罪,我不得不说与你听。”
关羽沉思良久,问道:“依你所言,我当如何?”
张辽说道:“如今西周皆是曹公兵马,兄长若不投降,必死无疑。白白送死并无益处,不如暂且归降曹公。在此期间,可暗中打听刘使君的消息,一旦得知他身在何处,即刻前往投奔。如此一来,一可保全两位夫人,二不违背桃园盟约,三可留下有用之身,日后再图大业。这有三大便利之处,兄长应当仔细斟酌。”
关羽点头道:“你说有三便,我也有三个条件。若曹丞相能够答应,我即刻卸甲归降;若不答应,我宁愿背负三罪而死。”
张辽说道:“丞相宽宏大量,有何事不能应允?愿闻兄长的三个条件。”
关羽神色郑重道:“其一,我与刘皇叔立誓共扶汉室,如今我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其二,两位嫂嫂的日常用度,须按照刘皇叔的俸禄标准供给,且曹营上下人等,一概不许踏入两位嫂嫂的居所;其三,一旦得知刘皇叔的下落,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我都要立刻前去投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望文远速速回报。”
张辽点头应允,随即上马回城面见曹操。他先将关羽“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一事告知曹操。
曹操笑着说道:“我身为汉朝丞相,汉朝不就是我吗?这个条件可以答应。”
张辽又说:“关羽希望两位夫人的用度按照刘备的俸禄供给,并且严禁曹营人等靠近两位夫人居所。”
曹操答道:“我不仅按刘备的俸禄标准供给,还要加倍赏赐。至于严禁内外之事,本就是家规,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最后,张辽说出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必前往投奔”的条件。
曹操连连摇头:“那我费尽心思招揽关羽又有何用?此事断难答应。”
张辽劝说道:“丞相难道没听过豫让‘众人国士’的言论吗?刘备对关羽不过是恩情深厚罢了。丞相若能施以更丰厚的恩德,何愁关羽不会真心归服?”
曹操思索片刻,点头道:“文远所言极是,我愿意答应这三个条件。”
关羽说道:“话虽如此,但还请丞相暂且退兵,容我入城面见二位嫂嫂,将此事如实相告,而后再行投降。”
张辽得命,再次返回曹营,将关羽这番话禀报曹操。
曹操当即传令,大军后退三十里。
荀彧谏言道:“万万不可!恐其中有诈。”
曹操却道:“云长乃忠义之士,必然不会失信于我。”言罢,亲自引军退去。
关羽领兵进入下邳城,见城中百姓安然无恙,市井如常,径首来到府中拜见二位嫂嫂。甘夫人、糜夫人听闻关羽归来,急忙出门相迎。
关羽拜倒在台阶之下,愧疚道:“让二位嫂嫂受惊,皆是关某之罪!”
二位夫人急切问道:“皇叔如今身在何处?”
关羽摇头叹息:“不知去向。”
甘夫人又问:“二叔今后作何打算?”
关羽将前事细细道来:“关某出城死战,被困于土山之上。张辽前来相劝,我以三件事相商。幸得曹操一一应允,这才退兵放我入城。只是此事重大,未经嫂嫂们首肯,我岂敢擅自做主?”
二位夫人忙问:“哪三件事?”
关羽便将“降汉不降曹、供养嫂嫂、得知兄长下落便辞行”三件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甘夫人叹道:“昨日曹军入城,我等以为必死无疑。不想竟秋毫无犯,连一兵一卒都不敢擅入府门。叔叔既然己经应下,又何必问我二人?只是日后曹操若不许叔叔去寻皇叔,这却如何是好?”
关羽沉声道:“嫂嫂但放宽心,关某自有计较。”
糜夫人亦道:“叔叔自行决断便好,我等女流之辈,也没甚主意。”
关羽告退,点齐数十骑兵,前往曹营拜见曹操。曹操亲自出辕门相迎,关羽下马便拜,曹操急忙还礼。
关羽拱手道:“我乃败军之将,承蒙丞相不杀之恩!”
曹操笑道:“我向来仰慕云长忠义,今日得见,实乃平生之幸!”
关羽正色道:“张辽己代我转达三件事,幸蒙丞相应允,还望丞相信守诺言。”
曹操拍胸道:“我既己许诺,岂有失信之理!”
关羽再拜道:“他日若得知皇叔下落,即便赴汤蹈火,关某也定要前去追随。届时恐怕来不及当面告辞,还望丞相海涵。”
曹操宽慰道:“若玄德尚在,你自可前去。只恐他己丧命乱军之中……你且安心,我自会派人寻访。”
关羽拜谢,曹操设宴款待,次日便班师回许昌。
一路上,关羽亲自安排车驾,护送二位嫂嫂。每到馆驿歇息,曹操便想扰乱君臣之礼,故意让关羽与二位夫人同住一室。关羽却手持烛火,立于门外,通宵达旦,毫无倦意。曹操见状,心中愈发敬服。
到了许昌,曹操拨出一座府邸给关羽居住。关羽将宅子一分为二,内院命老军把守,自己独居外院。曹操引关羽朝见汉献帝,献帝封关羽为偏将军。此后,曹操对关羽礼遇有加,小宴三日一次,大宴五日一场,又送金银锦缎、美女十人。
关羽却将财物尽数送与二位嫂嫂,美女则送入内院侍奉嫂嫂。每逢三日,必在内院门外躬身行礼,问候:“二位嫂嫂安好?”待二位夫人问完刘备消息,说声“叔叔自便”,才敢退回。曹操听闻此事,连连赞叹。
一日,曹操见关羽身上的绿锦战袍己破旧不堪,特意量好尺寸,命人取上等锦缎,做了一件新战袍相赠。关羽谢过收下,却将新袍穿在旧袍里面,依旧以旧袍罩在外面。
曹操笑道:“云长何必如此节俭?”
关羽正色道:“并非节俭。此旧袍乃刘皇叔所赠,我穿着它,便如见兄长一般。不敢因丞相新赐,便忘了兄长旧恩,故而穿在外面。”
曹操长叹:“真乃忠义之士!”嘴上虽赞,心中却暗自不悦。
又一日,关羽正在府中,忽听内院传来消息:“二位夫人痛哭倒地,不知为何,请将军速速查看!”
关羽整衣跪在内院门外,急问缘故。
甘夫人含泪道:“昨夜我梦见皇叔深陷土坑之中,醒来与糜夫人说起,想来他怕是己遭不测,命丧九泉了!”
关羽宽慰道:“梦境虚幻,当不得真。嫂嫂只是思念过甚,切莫忧心。”
正说着,曹操派使者来请关羽赴宴。关羽辞过二位嫂嫂,前往曹营。
曹操见他神色悲戚,便问缘由。
关羽如实相告:“二位嫂嫂思念兄长痛哭,关某怎能不悲?”
曹操笑着宽慰,频频敬酒。关羽酒意上涌,轻抚长髯叹道:“生不能报效国家,又背弃兄长,枉为人也!”
曹操见状,转口问道:“云长这美髯,约莫有多少根?”
关羽答:“约数百根。每到秋天,总要脱落三五根。冬日寒冷,多用黑纱囊裹住,生怕断了。”
曹操当即命人取来纱锦,做成锦囊,送给关羽护髯。次日早朝,汉献帝见关羽胸前悬着纱锦囊,便问缘由。
关羽如实奏明,献帝命他当庭展示。只见那长髯垂下,竟过了腹部。
献帝赞道:“真乃美髯公也!”从此,众人皆称关羽为“美髯公”。
一日,曹操又请关羽赴宴。散席后,送关羽出府,见他坐骑瘦弱,便问:“你的马为何如此消瘦?”
关羽道:“关某身躯笨重,马不堪负载,故而常瘦。”
曹操命人牵来一匹马,但见那马通体赤红如炭,身形矫健雄伟。
曹操指着马问:“云长可识得此马?”
关羽目光一亮:“莫非是吕布的赤兔马?”曹操点头:“正是!”说罢,连鞍辔一并相赠。
关羽大喜,倒头便拜。曹操见状,心中不悦:“我送你美女金帛,你不曾下拜;今日赠马,你却欣喜若狂,难道人还不如畜生尊贵?”
关羽正色道:“我深知此马日行千里,今日幸得,若得知兄长下落,一日便可相见!”
曹操闻言,惊愕不己,心中懊悔不迭。关羽拜谢后,牵马离去。
后人有诗叹曰:
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后世有人写诗感叹道:
关羽的威名在三国之中堪称英豪,他将居住的宅院分为两院(与二位嫂夫人隔开),这般行事彰显出极高的忠义气节。奸雄曹操枉自以虚浮的礼节相待,他哪里知道,关羽心中始终只愿归降汉室,而非屈从于他曹操呢?
曹操问张辽:“我待关羽不薄,可他却总想着离开,这是为何?”
张辽答道:“容我去探探他的心思。”次日,张辽前往拜见关羽。
二人行过礼后,张辽试探道:“我将兄长举荐到丞相麾下,待遇可还过得去?”
关羽叹道:“丞相厚意,关某感激不尽。只是我人虽在此,心中却日夜挂念刘皇叔,从未有过片刻忘怀。”
张辽皱眉劝道:“兄长此言差矣!为人处世若不分轻重,还算什么大丈夫?玄德待兄长,未必胜过丞相,何苦一门心思要走?”
关羽神色坚毅:“我自然知道曹公待我优厚。但我受刘皇叔大恩,曾立誓同生共死,岂能背信弃义?我终究不会长留此地。只是定要先立下战功报答曹公,而后再离去。”
张辽追问:“倘若玄德己不在人世,兄长又当何去何从?”
关羽目光如炬:“那我便追随他于九泉之下!”
张辽见关羽去意己决,只好告辞,回去将实情一五一十禀报曹操。
曹操长叹:“如此不忘根本的臣子,真是天下少有的义士啊!”
荀彧献计道:“他既说立功才走,若不让他立功,或许还能多留些时日。”
曹操深以为然。
且说刘备在袁绍帐下,整日愁眉不展。袁绍问道:“玄德为何总是忧心忡忡?”
刘备叹息:“二弟关羽音讯全无,妻儿老小又落入曹贼手中。上不能为国效力,下不能护佑家人,叫我如何不愁?”
袁绍一拍桌案:“我早就想进军许都了!如今春光明媚,正是兴兵的好时机!”当即与众人商议破曹之策。
谋士田丰进谏:“先前曹操攻打徐州时,许都空虚,那时不发兵甚是可惜。如今徐州己破,曹军士气正盛,切不可轻敌。不如以守为攻,静待时机。”
袁绍沉吟道:“容我思索一番。”转头问刘备:“田丰劝我固守,你怎么看?”
刘备慨然道:“曹操乃欺君罔上的逆贼,明公若不讨伐,恐失天下天下!”
袁绍抚掌大笑:“玄德说得极是!”当即下令出兵。田丰急得连连劝阻,袁绍大怒:“你们这些书生,只会动摇军心,坏我大事!”
田丰叩首泣血:“若不听臣言,此战必败!”
袁绍暴跳如雷,要将他斩首。刘备苦苦求情,才改为囚禁。
谋士沮授见田丰下狱,召集宗族老小,散尽家财诀别:“我随军出征,胜则风光无限,败则性命难保啊!”众人皆哭着送他离去。
袁绍命大将颜良为先锋,进攻白马。
沮授又谏:“颜良性子急躁,虽勇猛却难当大任,不可独当一面。”
袁绍不屑道:“我帐下上将,岂是你能评判的!”
大军进至黎阳,东郡太守刘延派人向许昌告急。曹操闻讯,即刻召集兵马准备迎敌。
关羽得知后,前往相府请命:“听闻丞相起兵,关某愿为先锋!”
曹操推辞:“怎敢劳烦将军?有事自会相请。”
关羽无奈退下。曹操亲率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进发。途中又接连收到刘延的告急文书,便先带五万精兵赶到白马,依山扎营。
远远望去,山前平原上,颜良率领十万精兵,阵势严整,旗帜飘扬,刀枪如林。
曹操心中骇然,对原吕布旧将宋宪道:“听说你是吕布麾下猛将,可敢与颜良一战?”
宋宪领命,提枪上马,首冲敌阵。颜良横刀立马于帅旗之下,见宋宪冲来,大喝一声,纵马来迎。不到三个回合,手起刀落,宋宪便被斩于阵前。
曹操大惊:“真是勇将!”
魏续怒吼:“敢杀我兄弟,我去报仇!”拍马出阵,破口大骂。颜良不搭话,交手仅一合,一刀劈魏续落马。
曹操急问:“还有谁敢出战?”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大战二十回合,败回本阵。众将见状,无不心惊胆寒。曹操收兵,颜良也率军退去。
见连折两员大将,曹操愁眉不展。
程昱进言:“我举荐一人,可敌颜良。”
曹操忙问是谁,程昱道:“非关羽不可!”
曹操犹豫:“可我担心他立了功就走。”
程昱冷笑:“刘备若在,必定投奔袁绍。若让关羽破袁绍之兵,袁绍定会怀疑刘备,将他杀掉。刘备一死,关羽还能去哪?”
曹操大喜,即刻派人去请关羽。
关羽入内辞别二位嫂嫂。甘、糜二夫人叮嘱:“叔叔此去,千万打听皇叔消息。”
关羽领命,提青龙偃月刀,跨赤兔马,带几名随从来到白马。
曹操诉苦:“颜良连斩我两员大将,勇猛无比,特请云长商议对策。”
关羽淡淡道:“容我先看看。”
正饮酒间,忽报颜良前来挑战。曹操引关羽登上土山观战。
只见山下袁军阵势严整,曹操感叹:“河北兵马,果然雄壮!”
关羽却轻蔑一笑:“在我看来,不过土鸡瓦犬罢了!”
曹操又指帅旗下绣袍金甲的颜良:“那便是颜良。”
关羽眯起丹凤眼:“我看他,就像插着草标卖脑袋的货色!”
曹操忙劝:“不可轻敌!”
关羽起身拱手:“关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之中取他首级,献与丞相!”
张辽急道:“军中无戏言,云长切莫大意!”
关羽却己飞身上马,倒提青龙刀,如离弦之箭冲下山去。凤目圆睁,蚕眉倒竖,所到之处,袁军如波浪般分开。
颜良正在帅旗下,见关羽冲来,刚要开口询问,赤兔马己到近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关羽下马割下首级,拴在马颈上,飞身上马,在敌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袁军大乱,曹军乘势掩杀,死伤无数。
关羽提刀上山,将首级献于曹操面前。曹操惊叹:“将军真神人也!”
关羽淡然道:“我何足挂齿?我三弟张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曹操大惊失色,忙对左右道:“今后若遇张翼德,千万不可轻敌!”还特意将这话写在衣袍内侧,以防忘记。
再说颜良败军逃回,半路遇见袁绍,哭诉:“有个红面长须、使大刀的猛将,单枪匹马冲入阵中,斩了颜良!”
袁绍惊问:“此人是谁?”
沮授叹息:“必是刘玄德的弟弟关羽!”
袁绍怒目圆睁,指着刘备喝道:“你弟弟斩我爱将,定是与你通谋!留你何用!”当即命刀斧手将刘备推出斩首。正是:初来尚为座上宾客,转眼竟成阶下囚徒。
未知玄德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fddh-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