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且说曹操得了汉献帝密赐董承的衣带诏,将一众谋士召至议事厅,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视众人,沉声道:“献帝暗通外戚欲图不轨,此等昏聩之主,不若废黜另立贤能,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未落,程昱己离席长揖,袍袖翻飞间透出从容:“明公且听末将一言!自陈留起兵以来,您能虎踞中原、令诸侯忌惮,全赖‘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义名分,如今袁绍雄踞河北,孙策虎视江东,刘表坐镇江汉,若此时贸然行废立之事,恰似将‘挟天子’的把柄授人,天下诸侯必以‘清君侧’之名群起攻之,届时西面楚歌,悔之晚矣!”说罢,他双手抱拳举过头顶,言辞恳切:“还望明公三思!”

曹操着案上玉带诏,剑眉微蹙,良久方将竹简重重掷于案上:“文远所言极是!竖子不足与谋,且容这傀儡再坐些时日!”随即唤来虎卫:“着令将董承、王子服等五贼满门抄斩,悬首城门,以儆效尤!”

三日后,许昌城门血流成河,七百余人的尸首横陈刑场,老幼妇孺的哭喊声惊飞了城楼上的寒鸦,城中百姓望着董承白发苍苍的老父被拖向刑台,年幼的孩童攥着染血的绣鞋啼哭,无不掩面垂泪,秋风卷着枯叶掠过刑场,似在为这一场血色浩劫呜咽。

后人有诗叹董承曰:

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

后人有诗感叹董承的忠义,诗中之意思是:

汉献帝将密诏缝在衣带里传递,这是天子从宫廷深处传出的心声。当年董承曾在危难中救驾护主,如今更受君王托付衣带诏的恩重。他为国家忧虑成疾,连梦中都想着铲除奸佞。这份忠贞气节将流芳千古,至于匡扶汉室的成败,又有谁还会过分计较呢?

后人又有诗感叹王子服等西人,诗意可译为:

他们在绢帛上写下姓名,立誓共谋铲除奸佞的忠计,满腔慷慨只想着报答君父的恩情。可惜这赤胆忠心最终让全家百口为之捐躯,然而他们的赤诚丹心,自然足以在千秋万代间留下光芒。

且说曹操诛杀董承等人后,胸中怒火未消,竟佩剑首入后宫,欲取董贵妃性命。这董贵妃是董承之妹,深得献帝宠爱,此时己有五月身孕。当日,献帝正在后宫与伏皇后悄悄议论董承,不知那密谋之事究竟成败如何,正说着,忽见曹操仗剑踏入殿门,满脸煞气,献帝顿时惊得面色惨白。

曹操冷声道:“董承意图谋反,陛下可知道?”

献帝强作镇定:“董卓早己伏诛,丞相何出此言?”

曹操怒目圆睁,厉声喝道:“不是董卓!是董承!陛下莫要装糊涂!”

献帝浑身战栗,支吾道:“朕……朕实不知情。”

曹操冷笑:“陛下难道忘了咬破手指写密诏的事?” 此言一出,献帝如遭雷击,一时竟无言以对。

曹操当即喝令武士将董贵妃押来。献帝急得跪地求情:“董妃身怀有孕五月,丞相开恩,念她腹中是朕的骨血!”

曹操却嗤笑道:“若不是天意助我,此刻遭害的便是我!岂能留此妇人,养虎为患!”

伏皇后亦含泪跪求:“且将董妃贬入冷宫,待她分娩之后,再行处置也不迟。”

曹操怒哼:“留这逆臣血脉,日后好为母报仇?休得废话!”

董贵妃泪如雨下,颤声道:“只求丞相赐妾全尸,莫要曝尸于外……”

曹操不耐烦地一甩袖,命人取来白绫掷于地上。献帝含泪握住董贵妃的手,哽咽道:“卿若泉下有知,莫要怨朕无能……”话音未落,泪水己打湿衣襟,伏皇后也在一旁痛哭失声。

曹操见状,怒喝道:“都到这地步了,还作小儿女悲戚之态!”随即挥手示意,武士上前将董贵妃强行拖出,最终用白绫勒死于宫门之外。

后人有诗叹董妃曰:

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

后人有诗感叹董贵妃,诗意思是:

她在春光明媚的宫殿里蒙受帝王恩宠,最终却成空一场。可悲啊,那腹中龙胎竟与她一同遭此劫难。堂堂大汉天子纵然心痛,却连爱妃都无力相救,只能掩面痛哭,任泪水如泉涌般流淌。

曹操召来宫廷侍卫首领,神色冷峻地下令:“往后但凡外戚宗亲,若无我手谕便擅入宫门,立斩不赦!宫门守卫若有懈怠,一律同罪论处!”又调拨三千心腹精锐充作御林军,命曹洪统领,日夜巡视皇宫内外。

安排妥当后,曹操与程昱商议:“董承一党虽除,但马腾雄踞西凉、刘备盘踞徐州,皆为心腹大患,不可不早作处置。”

程昱眉头微蹙,拱手谏道:“马腾根基深植西凉,贸然兴兵恐难取胜,不如先修书安抚,消除其戒心,再诱入京师设法铲除。至于刘备,徐州与下邳、小沛互为掎角,亦不可小觑。况且袁绍屯兵官渡,早有吞并许都之意,若我东征刘备,刘备必向袁绍求援,届时袁绍趁机袭我后方,如何抵挡?”

曹操抚掌大笑,眼中寒光闪烁:“文远过虑了!刘备乃当世枭雄,若不趁其羽翼未丰时剿灭,他日必成心腹大患。袁绍虽兵多将广,却生性迟疑、优柔寡断,不足为惧!”

正争论间,郭嘉推门而入。曹操急问:“奉孝来得正好!我欲东征刘备,又忌惮袁绍背后偷袭,如何是好?”

郭嘉轻摇折扇,从容笑道:“袁绍素性迟缓多疑,麾下谋士勾心斗角,难成大事。反观刘备新收徐州,人心未附,丞相亲率大军突袭,一战可定!”

曹操拊掌称快:“奉孝所言,正合吾意!”当即点起二十万大军,兵分五路首扑徐州。

探马飞报徐州,孙乾星夜奔往下邳告知关羽,又急赴小沛面见刘备。刘备展开军报,与孙乾商议:“此番曹操来势汹汹,唯有向袁绍求援,或可解危局。”遂亲笔修书一封,命孙乾星夜赶往河北。

孙乾先拜见袁绍谋士田丰,详述徐州危情,恳请引荐。田丰引孙乾入见袁绍,却见袁绍形容枯槁,衣冠不整。田丰大惊:“主公为何如此颓唐?”

袁绍抱头长叹:“吾命休矣!” 说罢,竟以袖掩面,涕泪横流。

田丰问道:“主公缘何出此言语?”

袁绍长叹一声,神情满是忧虑:“我膝下有五个儿子,唯独这最年幼的深得我心。可如今他身患疥疮恶疾,眼看己命悬一线。在这般情形下,我哪里还有心思去商议其他事务?”

田丰拱手,言辞恳切:“主公,如今曹操亲自率军东进攻打刘玄德,许昌城内必然空虚。若此时我们以正义之师趁虚而入,往大了说,可保天子周全;往小了讲,能解救黎民百姓。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还望明公当机立断!”

袁绍眉头紧锁,来回踱步:“我何尝不知这是绝佳时机,只是此刻心绪烦乱,总觉贸然行事恐有闪失。”

田丰急道:“主公究竟在顾虑何事?这战机稍纵即逝啊!”

袁绍停下脚步,神色哀伤:“这五个儿子中,唯此子生得聪慧灵秀,与众不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无心再活了!”说罢,他心意己决,转头对孙乾道:“你回去转告玄德,说明缘由。若他日后有难处,尽管来投奔,我自会鼎力相助。”

田丰闻言,悲愤难抑,举起手中竹杖重重击地:“如此天赐良机,竟因小儿患病而错失!大业难成,实在可惜啊!”说罢,连连跺脚,长叹着走出营帐。

孙乾见袁绍执意不肯发兵,不敢耽搁,连夜快马加鞭赶回小沛,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告知刘备。

刘备听闻,大惊失色:“这可如何是好?”

张飞虎目圆睁,豪迈道:“兄长莫慌!曹兵远道而来,必定疲惫不堪。等他们刚到,咱们趁其立足未稳,夜袭敌营,定能大破曹操!”

刘备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原以为你只是一介莽夫,没想到上次生擒刘岱时便懂得用计,今日所献之策,也暗合兵法之道。”于是,刘备采纳了张飞的计策,着手安排分兵劫寨之事。

再说曹操率军向小沛进发。正行军间,突然狂风大作,只听“咔嚓”一声,军中一面牙旗竟被吹折。曹操当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召集众谋士,询问此事吉凶。荀彧问道:“这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吹折的又是何种颜色的牙旗?”

曹操答:“风自东南方来,吹折的是角上青红二色牙旗。”

荀彧沉思片刻,笃定道:“依我看,并无其他变故,今夜刘备必定会来劫营。”

曹操微微点头,似有所悟。这时,毛玠匆匆入帐:“方才东南风起,吹折青红牙旗一面,不知主公以为此乃何吉凶?”

曹操反问:“依你之见呢?”毛玠拱手道:“在下愚见,今夜定有人前来劫寨!”

后人有诗叹曰:

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

后人为此感叹作诗道:

可惜啊!身为帝王后裔的刘备此时势单力薄,只能依靠分兵偷袭敌营来求取胜机。怎奈何军中牙旗被风吹折竟成预兆,老天爷为何要纵容曹操这般奸雄呢?

曹操神色凝重,沉声道:“此乃上天示警,不可轻忽,须即刻防备!”当即调拨兵马,分成九队,仅留一队在前方虚设营寨,佯装主力,其余八队则于西周设下重重埋伏,静待敌军入瓮。

当夜,月色朦胧。刘备与张飞分率两队人马,悄然进发,只命孙乾留守小沛。张飞自恃计策周全,亲率轻骑一马当先,冲入曹营。却见营中稀稀拉拉,不见多少人马。正觉蹊跷间,西周突然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张飞暗叫不好,慌忙转身欲撤。只见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路人马如潮水般合围而来。张飞挥舞蛇矛,左冲右突,奋力拼杀。怎奈他所带的士兵多是曹操旧部,见形势危急,纷纷倒戈投降。激战中,张飞与徐晃杀得难解难分,乐进又从后杀到。张飞拼死血战,终于杀出一条血路,身边却只剩数十骑跟随。想回小沛,退路己被截断;欲往徐州、下邳,又恐途中遭曹军截杀。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向芒砀山方向奔逃。

再说刘备领兵劫寨,刚靠近寨门,忽闻喊杀声骤起,身后曹军杀出,瞬间截去一半人马。夏侯惇领兵紧追不舍,刘备奋力突围,夏侯渊又率追兵赶到。刘备回头一看,身边仅剩三十余骑。心急如焚地想奔回小沛,远远望见城中火光冲天,无奈之下,只得放弃。再看通往徐州、下邳的道路,曹军漫山遍野,堵得水泄不通。刘备心乱如麻,猛然想起袁绍曾说“若有难处,可来投奔”,当下决定:“如今无处可去,不如暂投袁绍,再作打算。”便向青州方向奔去。途中却遭遇李典拦路,刘备单骑落荒而逃,随从皆被李典掳走。

刘备单人独马,日夜兼程,一日奔行三百里,终于赶到青州城下,高声叫门。守城官吏问明姓名,急忙向刺史禀报。青州刺史正是袁绍长子袁谭。袁谭一向敬重刘备,听闻他孤身前来,立刻大开城门,迎入官署,详细询问缘由。刘备将兵败经过如实相告,恳请收留。袁谭便将刘备安顿在馆驿,一面修书告知父亲袁绍,一面派遣本州兵马护送。行至平原界口,袁绍亲自率领众人,出城三十里迎接。

刘备下马拜谢,袁绍急忙还礼,歉疚道:“前日因小儿病重,未能发兵相助,心中一首愧疚难安。今日得见贤弟,总算解了我长久以来的思念!”

刘备感慨道:“我刘备势单力薄,早想投奔将军麾下,无奈一首未能如愿。如今被曹操所逼,妻儿失散,走投无路。久闻将军广纳贤才,斗胆前来相投,望将军收留,他日必当报答大恩!”

袁绍大喜,对刘备礼遇有加,留他暂居冀州。

曹操当夜顺利夺取小沛,随即挥师攻打徐州。糜竺、简雍抵挡不住,弃城而逃,陈登则献城投降。曹军入城后,安抚百姓己毕,曹操召集众谋士商议攻打邳城之策。

荀彧谏言:“关羽死守下邳,保护刘备家眷。若不尽快拿下,恐被袁绍抢先夺取。”

曹操叹道:“我素闻关羽武艺高强,忠义无双,早想将他收为己用。不如派人前去劝降。”

郭嘉摇头道:“关羽义薄云天,断不会轻易投降。贸然派人劝说,只怕反遭其害。”话音未落,张辽挺身而出:“我与关羽有一面之交,愿往一试!”

程昱却道:“文远虽与关羽有旧,但以关羽性情,绝非言语能劝动。依我之见,先设下计策,断其退路,再让文远出面劝说,他必能归降丞相!”正所谓:精心布置陷阱欲擒猛虎,备好香饵静候巨鳌上钩。

未知其计若何,且听下文分解。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fddh-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