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锦绣坊实验室。
气氛凝重而专注。林浩和小吴如同两台精密仪器,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金簪凤首与凤尾的断裂面微观图像、嫁衣异常针孔附近的金属微粒成分谱、以及从银杏树洞深处新发现的那一小片丝绢残片的纤维和染料分析结果,在屏幕上并排显示,进行着最后的交叉比对和模型拟合。
“宝石成分模型锁定!”林浩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根据凤首、凤尾镶嵌凹槽的形态学扫描数据(卡爪痕迹、胶痕残留形态),结合乾隆中晚期苏工首饰惯用的宝石类型数据库进行拟合……可能性最高的宝石是——鸽血红尖晶石!而且是缅甸抹谷产的高品质鸽血红!”
屏幕上,一个由数据构建的、闪烁着深邃浓郁红光的虚拟宝石模型在凹槽中完美嵌入。
“鸽血红尖晶石!”罗梦霞眼神一凝,“在乾隆时期,这种宝石极其珍贵稀有,价值不菲!甚至被误认为红宝石!沈瑾玉毁簪取石,绝对是为了换取至关重要的东西,很可能是逃亡的资本!”
“工具残留微粒的最终交叉对比结果出来了!”小吴紧接着汇报,他调出一个复杂的元素叠加图谱,“嫁衣针孔残留物与金簪断裂面划痕残留物,在核心金属元素(铁、铜、锌配比)和微量伴生杂质元素(锡、铅)上,吻合度达到97.8%!确认是同一种工具留下的!是一种高碳钢材质的小型錾刻工具,硬度极高,刃口极薄且带有细微弧度,非常专业,很可能是首饰匠人或……精通此道的绣娘用于拆卸珠宝的工具!”
这个结果,彻底坐实了沈瑾玉用同一件工具毁簪取宝,并在随后用其抵抗杀手、划破靛蓝布片的事实!一件小小的工具,串联起了两个生死攸关的现场!
“关键还是这片丝绢!”刘彩星指着最后一份报告,那是从银杏树洞深处、与金簪凤尾一起被发现的、仅有指甲盖大小的丝织物残片,“XRF和拉曼光谱确认,丝绢本身是乾隆时期的上等湖绉。染料分析……检测到靛蓝(主色)和茜草红(点缀花纹)的混合成分,其中靛蓝的染色工艺和掺杂的青金石微粒特征,与沈瑾玉公堂上呈交的那片靛蓝粗布碎片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完全一致……”罗梦霞重复着,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这意味着……这片在树洞里和金簪凤尾一起发现的丝绢碎片……和杀手衣服上的靛蓝布料,是同一种来源?!”
“不止!”小吴放大了丝绢残片的显微图像,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看这里!在丝绢的边缘,虽然磨损严重,但用多光谱成像增强处理后……能看到一个极其模糊的、用金线绣出的字迹残痕!”
图像被处理、锐化。一个残缺的、笔画纤细却透着韧劲的字迹,艰难地从岁月的侵蚀中显露出来。
那是一个“瑾”字的上半部分!“王”字旁清晰可见,右边的“堇”部只剩一点模糊的轮廓。
“瑾……是沈瑾玉的‘瑾’!”林浩失声叫道。
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脑海中炸响!
这片沾染着杀手同款靛蓝染料、绣着沈瑾玉名字(很可能是她衣物的一部分)的丝绢碎片,竟然和金簪的凤尾残骸,一起深藏在银杏树的根洞之中!
这指向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
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很可能是崔嬷嬷被杀前或后),沈瑾玉带着她的金簪(也许是母亲遗物,也许是信物),藏身于锦绣坊庭院的银杏树洞中。杀手(穿着靛蓝粗布衣)追踪而至!双方在树洞附近发生了激烈的搏斗!在搏斗中,沈瑾玉的衣物(丝绢)被撕破,碎片和金簪崩裂的凤尾一起,落入了树洞深处!沈瑾玉用她拆宝的錾子(工具)拼死抵抗,划破了杀手的靛蓝衣袖,留下了布片!她可能趁机毁掉了金簪,取走了珍贵的鸽血红宝石,然后……逃走了?还是……
她最终是如何逃过追杀?那颗鸽血红宝石又去了哪里?这片绣着她名字的丝绢,为何会出现在杀手的靛蓝布料旁边?
银杏古树沉默地伫立着,它的树洞如同一个幽深的时空胶囊,封存着那场惊心动魄搏斗的碎片。现代科技的光芒,正一点点剥开历史的尘埃,还原出那个刚烈女子在绝境中,用生命与智慧织就的、惊心动魄的求生轨迹。
而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那颗消失的鸽血红宝石,是解开沈瑾玉最终命运的关键钥匙!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fcbf-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