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银针溯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银针溯源

 

张维钧教授的话如同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局势。赵天翔的脸色由铁青转为猪肝色,显然没料到一向温和的张教授会如此强硬地站在罗梦霞和刘彩星这边。

他死死盯着张教授,眼神阴鸷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狠话,但最终只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好!好!张教授!你担得起就好!我们走着瞧!” 说完,他狠狠剜了罗梦霞和刘彩星一眼,带着一脸愤懑的马莉,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走廊里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张教授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背脊却挺得笔首。他看向罗梦霞和刘彩星,眼神复杂,有担忧,有歉意,更有深深的期许:“梦霞,彩星,压力我暂时顶住了。但赵天翔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就靠你们了。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最无可挑剔的成果!用事实堵住所有人的嘴!尤其是……”

他压低声音,意有所指,“……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两件关键‘证物’,务必谨慎处理,科学分析!它们……可能比报告本身更有力量!”

“明白!张教授!” 罗梦霞和刘彩星同时应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更沉甸甸的责任。张教授的信任和支持,如同黑暗中的灯塔。

送走张教授,实验室厚重的门再次关上,反锁。隔绝了外界的纷扰,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和两颗亟待揭开历史谜团的心。

“开始吧!” 刘彩星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她快步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取出那个装着银针和陶片的无菌样品盒。冰冷的触感透过盒子传来,仿佛连接着那个遥远的雨夜。

两人分工协作,如同最精密的仪器。罗梦霞负责银针。她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缠着靛蓝色棉线、带着泥污的银针转移到超净工作台。在超高倍率电子显微镜(SEM)下,银针的每一个细节纤毫毕现。她屏住呼吸,操控着显微操作臂。

“针尖……有极其微小的卷曲和磨损,是多次穿刺硬物(如绣绷、厚布)的痕迹,符合长期使用的绣花针特征。” 罗梦霞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到旁边电脑屏幕前的刘彩星耳中。

“针身中段……发现几处极其细微的、不属于银质的附着物!” 罗梦霞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发现宝藏的激动,“位置隐蔽,被泥污部分覆盖……像是……干涸的……皮屑?或者……织物纤维?”

“立刻进行能谱分析(EDS)和微区取样!”

刘彩星立刻下令。冰冷的电子束聚焦在微小的附着点上。元素谱线在屏幕上跳跃:碳(C)、氧(O)、氮(N)……典型的有机物特征!还有极其微量的……钙(Ca)、硫(S)?!

“皮屑可能性极大!而且……可能沾染了少量……血迹?” 罗梦霞的心跳加速。

“取样!做微量DNA残留分析!同时进行附着物显微拉曼光谱,确认纤维属性!” 刘彩星的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如果这皮屑和纤维来自凶手……或者来自崔嬷嬷……

与此同时,刘彩星负责那块粗陶碎片。她将碎片放入高精度三维表面形貌扫描仪中。激光线扫过粗糙的表面,每一个凹坑、每一条裂纹都被精确记录、建模。

“碎片边缘……有水流冲击形成的特殊贝壳状断口,符合报告中对‘意外’撞碎的描述。” 刘彩星一边操作一边说,“重点是……内侧灯油残留区域!”

她切换成多波段光源成像系统,不同波长的光线照射在陶片内侧深色的油渍残留上。

“紫外波段……有微弱荧光反应!形态……呈点状溅射分布!” 刘彩星眼神锐利,“这符合油灯被外力(水流)猛烈撞击破碎时,滚烫灯油飞溅冷却的痕迹!绝非自然熄灭或缓慢破碎!”

“更关键的是……” 她将扫描图像放大到极致,在油渍边缘一处极其微小的凹陷里,“发现了一枚……几乎被油污覆盖的、残缺的……指纹印痕!非常淡!非常模糊!但纹线走向……依稀可辨!”

指纹?!!

罗梦霞和刘彩星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两人隔着工作台对视,眼中都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来自乾隆二十三年的指纹?!

“立刻进行超景深显微拍照!多角度!最高分辨率!尝试进行三维重建!” 刘彩星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这是指向真凶的首接生物证据!虽然希望渺茫,但现代科技或许能捕捉到那跨越时空的蛛丝马迹!

实验室里陷入了高速而紧张的沉默。只有仪器运行的嗡鸣和鼠标键盘的敲击声。每一秒都如同在挖掘历史的坟墓,寻找被尘埃掩埋的真相。

不知过了多久。

“DNA分析初步结果出来了!” 负责基因检测的实验室助理(林浩被安排协助)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银针上提取的微量有机物残留……检测出极其微弱的……人类线粒体DNA片段!虽然严重降解,但……序列特征可以确定属于东亚人种!而且……与己知的沈瑾玉家族谱系(根据地方志和族谱研究推测)无首接关联!”

不是沈瑾玉的?!

罗梦霞和刘彩星的心跳漏了一拍!不是沈瑾玉的皮屑!那会是谁的?凶手的?还是……崔嬷嬷的?!

“陶片上的指纹三维重建模型出来了!” 小吴的声音也带着激动,“虽然残缺严重,但重建了约40%的纹路!主要特征点……在食指指尖桡侧区域!纹型初步判断为……箕型纹!”

指纹!残缺但可分析的指纹!

就在这时,罗梦霞那边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也跳了出来:“银针上附着的微量纤维……光谱特征匹配……是靛蓝染色的……粗棉布纤维!纤维形态老旧,与清代中下层平民常用布料特征高度吻合!”

粗棉布?靛蓝色?刘彩星脑中瞬间闪过那个雨夜后院众人的穿着——王德发和工人们是灰色或褐色粗麻短褂!崔嬷嬷是深褐色细棉袄裙!刘兆麟和管事是绸缎!只有……那些粗使丫头和低等仆役,穿的是靛蓝色粗棉布衣裳!

“罗小霞!” 两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那个在廊檐下扫地被崔嬷嬷呵斥的粗使丫头(罗梦霞当时的身份)穿的就是靛蓝色粗布衣裙!而崔嬷嬷被杀的绣房门口……罗小霞(罗梦霞)当时正在制造混乱!

这个发现如同惊雷在两人脑中炸开!难道……难道凶手是……

不!不可能!罗梦霞立刻否定了这个可怕的念头。她当时在楼下!而且她的目标是制造混乱救人,绝不可能分身去楼上杀人!

“指纹!对比指纹库!” 刘彩星立刻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虽然希望渺茫,但……万一……” 她不敢想下去。

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开始高速运转,将重建的残缺指纹模型与庞大的历史指纹数据库(主要来自清代契约、文书上的画押指纹)进行比对。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移动,如同在时间长河中艰难地打捞。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希望如同风中的烛火,摇曳不定。

突然!“滴——!” 一声尖锐的提示音响起!

屏幕上弹出一个红色的匹配框!

“匹配成功!相似度:72.3%!符合点:13个核心特征点一致!”

匹配框旁边显示出一份电子档案的缩略图——一张泛黄的清代“卖身契”!契约右下角,一个清晰的、沾着红色印泥的——拇指指纹!旁边标注着契约签订者的名字:王德发!

王德发?!!那个满口脏话、脾气暴躁的工头?!那个狠狠扇了刘大星(刘彩星)一耳光、为损失瓦片暴跳如雷的王德发?!

罗梦霞和刘彩星如同被冰水浇头,瞬间僵立在原地!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仪器冷却风扇的嗡鸣声在耳边无限放大。

乾隆二十三年那个雨夜最后的混乱画面在眼前疯狂闪回——崔嬷嬷被杀的尖叫响起时……王德发在做什么?他正暴怒地冲向被瓦砾“埋”着的刘大星(刘彩星),试图殴打她……他……他有作案时间吗?动机呢?仅仅因为崔嬷嬷的刻薄?还是……有更深的隐情?

那枚带血的银针……又是谁放下的?嫁衣上的断尖……又是谁的针?

冰冷的实验室里,跨越两百年的血色疑云,非但没有散去,反而因为这两件来自现场的证物,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寒意彻骨。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fcbf-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