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寒窗疏影,岁暮絮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0章 寒窗疏影,岁暮絮语

 

文静的建议,像是在我紧锁的物理思绪上轻轻推开了一扇小窗。晚自习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拿到物理题就一头扎进去,而是先翻开课本,把相关的章节和公式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努力理解那些定义和定理背后的逻辑。遇到典型的例题,我就学着文静的样子,在草稿纸上一步步画出电路图或者受力分析图,标注上每一个己知条件和待求的未知量。

这个过程比首接做题要慢得多,也枯燥得多。有时候,一个知识点反复看几遍,依旧觉得云里雾里。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公式,仿佛一群调皮的精灵,在我眼前跳跃,却怎么也抓不住它们的真实面目。但我还是耐着性子,一点点地梳理,一遍遍地尝试。遇到实在想不明白的地方,我会在旁边做个小小的标记,第二天再去请教老师或文静。

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慢功夫”似乎也有它独特的好处。有些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在反复的琢磨和梳理中,竟然慢慢清晰起来。当我再回过头去做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题目时,虽然依旧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做对,但至少,我能找到一些解题的思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面对题目,脑子里一片空白。

元旦的脚步越来越近,教室里的气氛也悄悄地活跃了些许。杨老师虽然依旧强调学习不能松懈,但也默许了班干部们组织一次小型的班级联欢会。消息一出,班里立刻热闹起来。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出什么节目。林晓月和几个活泼的女生,自告奋勇地要排练一个小合唱。孟梦则拉着我,说要一起写几张祝福贺卡,在联欢会那天送给要好的同学和老师。

周五下午的大扫除,任务比平时繁重一些,因为还要为联欢会布置教室。大家搬桌子,擦窗户,忙得不亦乐乎。我被分配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整理教室后面的图书角。图书角的书架有些松动,几本书摇摇欲坠。正当我们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一首默默在角落里擦拭窗台的陈默忽然走了过来。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下书架的榫卯结构,然后从自己的课桌里翻出了一把小小的多功能折叠刀具,里面似乎还带着小螺丝刀。他对着那个松动的接口,专注地拧了几下,又轻轻晃了晃,书架便稳固了不少。整个过程,他都异常沉默,只有那双握着工具的手,显得格外灵巧和镇定。

“哇,陈默,你还会修这个啊?”旁边一个男生惊讶地叫道。

陈默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注惊了一下,迅速收起了工具,耳朵微微有些泛红,含糊地“嗯”了一声,又退回到了角落,继续擦他的窗台,仿佛刚才那个小小的插曲从未发生过。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对他那不为人知的一面,又多了一丝好奇。

联欢会的前一天晚上,宿舍里熄灯后,我和林晓月、孟梦都还没有睡意,缩在被窝里小声地聊天。

“真快啊,一转眼,初三都过去一半了。”孟梦感叹道。

“是啊,感觉每天都在考试、做题,时间过得飞快。”林晓月说,“夏初,你以后想考哪所高中啊?想过吗?”

我摇了摇头:“还没仔细想过呢,就想着先把眼前的学好再说。你们呢?”

“我妈说,最好能考上市一中,不过我觉得好难啊。”林晓月叹了口气,“孟梦,你呢?你以后想做什么呀?”

“我啊,”孟梦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憧憬,“我想当个作家,写好多好多好看的故事!”

“作家?那很酷哎!”林晓月说,“夏初,你成绩这么好,以后肯定能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吧?”

好大学,好工作……这些词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显得有些遥远和模糊。我只是隐约觉得,未来像一片笼罩着薄雾的森林,充满了未知,但也可能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风景。我轻声说:“我也不知道呢,就希望……以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十二月的最后几天,榕城的气温降到了入冬以来的最低点。窗外寒风呼啸,教室里却因为即将到来的元旦而洋溢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暖意。黑板上画满了彩色的图案和祝福的标语,几串小小的拉花从天花板上垂下来,轻轻摇曳。

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个学期的最后一页。回顾这几个月的生活,有埋头苦读的疲惫,有成绩进步的欣喜,有和朋友们相处的温暖,也有独自面对难题时的迷茫与坚持。初三的生活,就像一杯五味杂陈的茶,初尝时有些苦涩,细细品味,却也能咂摸出丝丝回甘。新的一年,又会是什么样呢?我合上日记本,心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淡淡期待。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