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的后半段,空气中除了逐渐升高的气温,还弥漫着一种日渐浓厚的紧张气息。这种紧张,源于即将到来的地理和生物两门学科的“结业考试”。
杨老师在班会上特别强调了这两门考试的重要性:“地理和生物是你们初中阶段的必修课,这次结业考试的成绩,有些重点高中在录取时会作为参考,甚至有些地方会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中考总分。所以,大家务必重视起来,认真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这番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湖中,在我们这些刚刚经历过月考、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学生心里,又激起了一圈新的涟漪。地理和生物的知识点琐碎,需要大量记忆。一时间,教室里捧着地理图册和生物笔记埋头苦背的同学随处可见。
我也不例外。原本分配给英语阅读的时间,不得不匀出一部分给这两门“副科”。我重新制定了复习计划,把每天的时间切割成更小的单元,力求在完成各科作业的同时,把地理图册上的每一条山脉河流、生物课本里的每一个细胞结构都牢牢记住。
就在大家全力备战“小中考”之际,英语老师在课后单独找到了几位英语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包括我。
“市里要举办初中组的‘英语之星’演讲比赛,”英语老师目光温和地看着我们,“我们学校作为市重点初中,有三个推荐名额。老师觉得你们几个在口语和表达上都比较有潜力,想不想争取一下,代表学校去参加?”
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的比赛?这个消息让我心里一跳。这和普通的校内活动可不一样,意味着要和全市各个初中的佼佼者同台竞技。压力和荣誉感并存。
“夏初,你上次月考英语成绩很突出,最近在课堂上的表达也越来越自信,老师很看好你。”英语老师特别对我说道,“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是展示我们学校风采的机会。”
考虑到地理和生物的复习压力,我有些犹豫。但想到李专家的那句“找到你的优势学科,主动去钻研”,以及内心深处对英语的那份喜爱和渴望被认可的小小火苗,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老师,我想试试。”
为了选拔出最终代表学校参赛的人选,学校内部先组织了一场小型的选拔赛。我将演讲稿《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小王子》反复修改打磨,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选拔赛那天,我虽然紧张,但也尽力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几天后,结果公布,我顺利入选,将和另外两位初三初西的学长学姐一起,代表学校参加榕城市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市级比赛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那天,由英语老师带队,我们三个参赛选手一起去了市教育局旁边的大礼堂。礼堂比学校的大得多,也更正式,台下坐满了来自全市各中学的参赛选手、带队老师和评委。气氛庄重而紧张。
轮到我上场时,我的手心因为紧张而攥出了汗。我深吸一口气,走到演讲台前,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看着台下那么多陌生的面孔,我反而没有在校内选拔时那么怯场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力就好,不要给学校丢脸。
我用比平时更清晰、更流利的语速,讲述着小王子与玫瑰、与狐狸的故事,分享着我对爱、责任与友谊的理解。或许是准备充分,或许是内心的那份热爱给了我力量,我感觉自己发挥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
演讲结束,台下响起了颇为热烈的掌声。我向评委和观众深深鞠了一躬,走下台时,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和满足。
比赛结果在当天傍晚揭晓。当主持人念到“初中组一等奖——市实验中学,夏初!”时,我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巨大的惊喜像浪潮一样将我淹没,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发烫。带队的英语老师激动地握了握我的手,连声说“好样的!”另外两位学长学姐也向我表示祝贺。
捧着那张印着“榕城市初中组英语之星演讲比赛一等奖”并盖着市教育局鲜红印章的奖状,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不仅仅是一个奖项,它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英语这条路上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对“努力就会有回报”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个市级比赛的一等奖,在学校里也引起了小小的轰动。我的名字和照片甚至出现在了学校的宣传栏里。
地理和生物的结业考试如期而至。教室里,同学们依然在为最后的冲刺而埋头苦读。我把那张市级一等奖的奖状,小心地压在了书桌的玻璃板下。每当复习得疲惫不堪、想要松懈的时候,只要一抬头看到它,心里就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它像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我在英语学习上的道路,也给了我更多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眼前这些同样重要的挑战。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