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最终名单公布的前夜,是我有生以来,经历过最漫长的一个夜晚。
我躺在床上,毫无睡意。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复现着那场考核的每一个细节。笔试中放弃的那道难题,和开放题里那个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大胆的“工程蓝图”,像天平的两端,在我的心里,起起伏伏。
我不知道,命运会把最终的砝码,加在哪一边。
第二天下午,兴趣小组全体成员,再次聚集在物理实验室里。每个人都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偌大的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赵老师拿着一张薄薄的打印纸,缓缓走了进来。
他没有立刻宣布结果,而是先对这次考核,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总结。“这次考核,大家都表现得很好。尤其是第二部分的开放题,我看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嘴角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其中,有一份答卷,让我和几位物理组的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艳。它没有长篇大论地去背诵理论,而是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充满了工程师思维的解决方案。这很难得。”
我的心脏,因为他这句话,猛地漏跳了一拍。是我吗?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我强行压了下去。我不敢抱有任何希望。
“好了,”赵老师扶了扶眼镜,看向手里的那张纸,“现在,我宣布代表我校参加本届省赛的五人正式名单。”
他开始从第一名,依次往下念。
“第一名,张悦。” 毫无悬念。张悦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平静。
“第二名,文静。” 也毫无悬念。文静微微挺首了背,接受着周围投来的敬佩目光。
“第三名,李昂。” “第西名,孙逸飞。” 都是理科实验班里,最顶尖的名字。
每念出一个名字,我心里的那份期盼,就黯淡一分。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我的手心里,己经满是冷汗。
赵老师看了一眼名单,忽然停顿了一下,抬起头,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最后,仿佛不经意似的,落在了我的方向。
“第五名……”
整个世界,仿佛都慢了下来。
“……夏初。”
当那两个字,清晰地从赵老师口中吐出时,我感觉自己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喜悦,像一场盛大的海啸,将我整个人都淹没了。我甚至能感觉到,坐在不远处的孟梦(她特意跑来旁听结果),正激动地用手捂着嘴,眼睛里闪着泪光。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小声的议论。许多不解和惊讶的目光,都投向了我这个“吊车尾”。
赵老师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转身,在投影幕上,展示出了一份答卷的扫描件。那正是我那份关于“褐矮星搜寻策略”的答案。
“我知道,大家可能对最后一个名额有些疑问。”他指着屏幕,说,“这份,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份令人惊艳的答卷。它的主人,就是夏初同学。”
他详细地,将我的“三步走”方案,向所有人解释了一遍。
最后,他总结道:“物理不是空想。当面对海量数据和复杂现实时,能设计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可行路径,这种能力,和推导出优美公式的能力,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候,更为稀缺。我希望大家都能从夏初同学的这份答案里,学到一些东西。”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表示异议。所有投向我的目光里,都换上了一种全新的、混杂着恍然大悟和由衷敬佩的情绪。而我,则在这场盛大的、公开的肯定中,挺首了我的脊梁。
名单宣布完毕,赵老师将我们新成立的五人“校队”,叫到了前面。他看着我们,脸上充满了期待。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个整体了。我希望你们的思路,不要被课本困住。”为了激励我们,他举了一个例子,“我认识滨海市二中的一位同行,一个非常厉害的教练,叫顾景明。他的一个学生,去年就没怎么参加常规集训,自己一个人鼓捣计算机,最后,凭借一个关于布朗运动的计算机模拟程序,拿到了全国一等奖。”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个足以改变我一生的名字。
“那个学生,叫季川。”
轰的一声,我的脑海里,像是有什么东西,彻底炸开了。
季川……顾景明老师……滨海市二中……
这些零散的、遥远的信息,在这一刻,被赵老师的话,串成了一条清晰无比的、闪着光的线。那个曾经只是存在于网页上、照片里的名字,忽然之间,变得无比真实。他不再是那个与我毫无关联的、遥远的符号了。
他,竟然就活在我敬佩的导师的口中,活在同一个物理竞赛的世界里。
那一瞬间,我心中那份刚刚获得的、入选校队的巨大喜悦,被一种更加宏大、更加宿命般的奇妙感觉所取代。
我感觉,有一根看不见的、横跨了整个中国的绳结,在我和季川之间,被命运之手,轻轻地、却又无比牢固地,系上了。
我们,原来从未真正远离。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1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