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名字的重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6章 名字的重量

 

等待结果的那几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格外漫长。

校园里关于选拔考试的传闻沸沸扬扬。有人说这次的题目难度堪比往年省里的复赛,有人说最后一道题是故意超纲,刷掉了一大半只会死记硬背的人。每多听到一句,我心里的那块石头,就悬得更高一分。

我努力地用日常的课程和作业来麻痹自己,可思绪却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回到那张写满了我“笨”办法的试卷上。

周三下午,消息终于传来。

“结果出来了!贴在教学楼下的公告栏了!”

不知是谁在走廊里喊了一声,整个楼层瞬间骚动起来。同学们像潮水一样,纷纷涌出教室,奔向那个决定命运的地方。我的双脚却像被钉在了地板上,动弹不得。

“走,夏初,我们去看看!”孟梦一把拉起我的手,她的手心也因为紧张而有些潮湿,“不管怎么样,总得知道结果。”

李思琪也跟了上来,半是好奇半是打气地说:“对啊,去看看,万一就上了呢!”

公告栏前,早己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从人群的缝隙中挤了进去。一张印着密密麻麻名字的红头A4纸,牢牢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我的视线,在那张名单上,变得模糊起来。我不敢从头看,因为我知道,那些排在前面的名字,注定不属于我。我的目光,几乎是本能地,落在了名单的最下方。

我屏住呼吸,从最后一个名字,开始一个一个地,向上寻找。

没有……还是没有……

我的心一点点地往下沉,就在我几乎要绝望,准备移开视线的时候,我的目光,定格在了名单倒数第三行的位置。

那里,清晰地印着两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字:夏初。

世界在那一刻,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周围鼎沸的人声,羡慕的惊叹,失望的叹息,都离我远去。我的眼里,只剩下那两个小小的、安静的铅字。

我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指着那个位置,扭头看向孟梦,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夏初!我看到了!是你!”孟梦比我先反应过来,她惊喜地抓住我的胳膊,用力地晃了晃,声音里是抑制不住的激动,“是真的!你考上了!”

巨大的、迟来的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将我淹没。我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确认着那个名字,首到那两个字深深刻进我的脑海里,我才终于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当天下午的物理课上,赵老师走进教室,整个班级的气氛都有些微妙。

他清了清嗓子,宣布道:“关于前几天的物理竞赛兴趣小组选拔考试,结果己经出来了。首先,恭喜所有入选的同学。下面,我念一下我们高一(七)班入选的同学名单。”

“张悦。”

全班同学都向张悦投去了理所当然的目光。

“夏初。”

当我的名字被念到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班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我这个角落。那些目光里,有惊讶,有不解,甚至还有一丝怀疑。

我下意识地低下了头,脸颊发烫,既为这来之不易的荣誉而骄傲,又为自己“吊车尾”的身份而感到些许无措。

下课后,正当我准备和孟梦一起离开时,赵老师的声音从讲台上传来:“夏初同学,你来一下我办公室。”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他走进了办公室。

赵老师从一摞卷子里,抽出了我的那张,放在我面前。

“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入选吗?”他开门见山地问。

我摇了摇头。

他指着我那道几乎没写出最终答案的压轴题,说:“这道题,20分,我给了你18分。”

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你没有用微积分,所以扣掉了推导出最终结果的两分。但是,”赵老师的眼神变得格外明亮,“你解题的整个思想过程,是我在所有卷子里,最欣赏的之一。你没有因为工具的缺乏而放弃思考,反而回归到了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分割和叠加。这种思维方式,比那些把公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理解其背后物理图像的学生,要可贵得多。”

他把卷子推到我面前,语气郑重而温和:“我选的,不是现在最会做题的学生,而是未来最有潜力理解物理的学生。所以,别因为自己的排名在末尾而气馁。”

他站起身,朝我伸出手,脸上是灿烂的笑容。

“欢迎你加入物理竞赛兴趣小组,夏初同学。”

我愣愣地伸出手,与他的手轻轻一握。那一刻,我心中最后一丝因为“侥幸”而产生的不安和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我终于明白了,我被选中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我选择并坚持了那条属于我自己的、“笨拙”的道路。

走出办公室,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我紧紧地攥着那张写着“91”分的试卷,脚步却前所未有的轻快。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此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1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