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铁腕初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九章 铁腕初试

 

赵承安很清楚,帝国的崩溃往往始于内部的瓦解。攘外必先安内,而安内,首当其冲要震慑住朝堂上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尤其是以冯戾为首的军功集团。

一日大朝会,气氛格外凝重。前线传来急报:江南流民首领陈胜率众攻陷了漕运重镇淮安府,切断了部分南粮北运的通道!同时,契丹一支精锐骑兵绕过边关,突袭了北地粮仓云州,守将战死,粮草被焚掠一空!

消息传来,朝堂哗然。冯戾率先出列,声如洪钟,矛头却首指监国太子:

“殿下!江南糜烂至此,北地门户洞开!此皆因监国期间,一味姑息养奸,约束军力,致使地方守备空虚,贼寇坐大!更有甚者,军中将校稍有逾矩,便遭苛责查办,寒了将士们的心!如今贼势浩大,外敌入侵,若无强军震慑,社稷危矣!臣请殿下,即刻解除对西征有功将士之约束,重开府库,厚赏三军,提振士气!并授予前线将领临机专断之权,方能力挽狂澜!”

他身后一众武将纷纷附和,气势汹汹,仿佛今日太子若不答应,便是置江山于不顾的昏聩之主。

赵承安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待冯戾说完,殿内嘈杂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得如同冰珠落玉盘:

“冯将军所言,提振士气,应对外敌,确为当务之急。”

冯戾等人脸上刚露出一丝得色,赵承安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冰冷如铁:

“然,淮安失守,守备副将临阵脱逃,弃城而走,致使漕运重地沦于贼手,该当何罪?云州守将,疏于防范,被契丹小队潜入焚粮,自身战死虽为忠烈,但其渎职之过,致使北地军民无粮过冬,又当如何论处?”

他目光如电,扫过冯戾身后几个与淮安、云州守将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将领,那几人顿时面色发白,不敢与之对视。

“至于约束军纪……”赵承安站起身,拿起一份奏章,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冯将军!你可知你麾下爱将,昭武校尉刘猛,在陇西剿匪时,纵兵劫掠,屠戮无辜村庄三处,强掳民女数十人充作营妓!其行径,与禽兽何异?!此等败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军法!而你,冯大将军!非但不严加管束,反为其请功遮掩!这便是你口中的‘军心’?!这便是你想要的‘专断之权’?!”

赵承安将奏章狠狠掷于御阶之下,纸张散开,上面血迹斑斑的控诉和详实的证据触目惊心!殿内一片死寂,连冯戾也一时语塞,脸色铁青。

“李骁!”赵承安厉声喝道。

“臣在!”一位年轻却目光锐利如鹰的将领应声出列。此人正是己故老将李敢的幼子,因父功荫封,更因其在赵承安秘密整军时展现出的才能与忠诚,被迅速提拔为东宫卫率副统领,同时掌管神都部分城防。

“着令你持孤手谕及刑部文书,即刻前往陇西军中,锁拿昭武校尉刘猛及其主要帮凶!就地明正典刑,悬首示众!所涉劫掠财物,悉数发还苦主!若遇抵抗,格杀勿论!”

“末将领命!”李骁抱拳,声音铿锵,转身大步离去,甲胄铿锵作响,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气。

赵承安的目光再次逼视冯戾:“冯将军,孤约束军纪,可有错?此等害群之马不除,纵有百万大军,亦不过是为祸更烈的匪徒!提振士气,靠的是严明军纪,保境安民,而非纵容劫掠,祸害百姓!”

冯戾被当众驳斥得哑口无言,脸上肌肉抽搐,眼中怒火翻腾,却不敢在明面上发作。他深知此刻与太子彻底撕破脸并无十足把握。

赵承安不给对方喘息之机,继续下令:

“着户部尚书,即刻从内帑拨银五十万两,调集关中、河北存粮,火速运往北地赈灾!同时,传旨江南各州府,开常平仓,赈济灾民,并宣布:凡放下武器,归家务农之流民,既往不咎,并免赋税一年!顽抗到底者,杀无赦!”

“兵部尚书,调京畿卫戍营精锐三千,由忠武将军周勃统领,驰援江南!务必夺回淮安,打通漕运!记住,剿抚并用,首要安民!”

“传旨北境边军,收缩防线,固守要隘,坚壁清野!无孤手令,不得擅自出战!契丹若再敢犯境,给孤狠狠地打!斩首一级,赏银十两!畏敌不前者,斩!”

一连串的命令清晰果断,既展现了雷霆手段(严惩刘猛),又包含了怀柔政策(赈灾、招抚),更针对外敌做出了明确的防御反击部署。其思路之清晰,手腕之强硬,令不少原本心存疑虑的朝臣刮目相看。

冯戾看着赵承安年轻却威严毕露的脸庞,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太子的可怕。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躲在父皇阴影下、只会隐忍克制的少年,而是一头己经亮出獠牙的幼狮。他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策略了。

朝会在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气氛中结束。赵承安用一次强硬而精准的出击,暂时压制了朝堂上最嚣张的气焰,初步树立了自己的权威。然而,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在宫墙之外。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g0e0h-1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