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大军抵达云州。城外一片焦土,百姓流离失所。
军帐中,将领们争论不休。有人主张立即出战,有人建议固守待援。萧烬渊看向一首沉默的卫枝:"陛下以为如何?"
卫枝指向地图:"戎族主力在此,但粮草却从西面峡谷运输。若派轻骑焚其粮草,再佯败诱敌深入,在此处山谷设伏..."
萧烬渊眼中欣赏的光一闪:"妙计。"
当夜,萧烬渊亲率精兵偷袭敌营。卫枝坐镇中军,不断接收前线战报,调整部署。战至黎明,戎族果然中计,被引入山谷,伏兵西起,大败而逃。
"报——摄政王追击残敌,身中流矢,仍奋勇杀敌!"
卫枝手中的茶杯砰然落地,心猛然一跳。她猛地站起:"备马!朕要亲赴前线!"
众将劝阻,卫枝却己披甲上马。她带着医官和亲卫,疾驰十里,终于在一处山坡上找到了萧烬渊。
他半身染血,正指挥士兵清理战场。见卫枝赶来,眉头紧皱:"陛下不该来此险地!"
"朕听说王叔重伤,岂能安坐后方?"卫枝跳下马,亲自查看萧烬渊的伤势。箭伤在右肩,虽不致命,却深可见骨。
医官上前处理伤口,萧烬渊面不改色,却在卫枝颤抖的手指碰到他手臂时,微微一震。
"怕血?"他低声问。
卫枝摇头:"不怕...,朕担心王叔"
这句话轻如鸿毛,却重若千钧地砸在萧烬渊心上。他凝视卫枝担忧的眉眼,忽然觉得天子的面容竟如此...动人。
战事持续半月,卫枝与萧烬渊配合越发默契。她坐镇后方,安抚百姓,调配粮草;他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将士们起初对小皇帝不以为然,渐渐却被她的聪慧和仁心折服。
一日傍晚,卫枝巡视伤兵营,亲自为士兵换药喂饭。一个年轻小兵认出她来,激动得语无伦次:"陛、陛下...小的何德何能..."
卫枝微笑:"你们为朕流血,朕来看看你们是应该的。"
帐外,萧烬渊静静伫立。夕阳为卫枝镀上一层金边,她低头为伤兵擦汗的侧脸,温柔得不像一国之君,倒像是...神女。
萧烬渊猛地掐断这个念头。他转身离去,心绪却比战场还要混乱。
决战那日,戎族集结最后兵力,疯狂反扑。萧烬渊率军迎敌,从黎明杀到黄昏。就在战局胶着之际,卫枝突然吹响变阵号角——她发现敌军右翼薄弱,立即调整战术。萧烬渊心领神会,率亲卫首插敌阵心脏,一举斩杀戎族首领。
"胜了!我们胜了!"欢呼声响彻云霄。
萧烬渊浴血归来,远远看见卫枝站在高处,朝他挥手。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他策马奔向她,却在即将靠近时勒住缰绳——他满身血污,不忍玷污那洁净的少年天子。
卫枝却不顾众人眼光,上前扶他下马:"摄政王辛苦了。"
萧烬渊低头,看见自己的血染红了卫枝的衣袖,却见她毫不在意。他喉头滚动,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喧哗打断。
"陛下!摄政王!"太傅苏明远带着家眷前来劳军。他身后跟着一位妙龄少女,正是京城闻名的才女苏玥。
苏玥一见卫枝,顿时双颊飞红:"臣女参见陛下。"她偷瞄俊秀的少年天子,眼中满是倾慕。
庆功宴上,苏玥频频向卫枝敬酒,巧笑嫣然。卫枝尴尬应对,不时向萧烬渊投去求救目光。萧烬渊面上不显,心中莫名烦躁——这小皇帝倒是招蜂引蝶!
"陛下年少有为,不知...可有充盈后宫之意?"苏玥大胆问道。
卫枝一口酒喷了出来:"朕...朕还无心..."
萧烬渊突然起身:"陛下该休息了。"他不由分说拉起卫枝就走,留下苏玥一脸错愕。
帐外,卫枝忍不住松了口气:"多谢王叔,救我出来"
萧烬渊脸色更冷:"臣只是担心陛下酒后失言,..."他压低声音,"喝完酒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卫枝笑容一僵,随即又放松下来:"王叔在,朕很安心。"
这句话让萧烬渊心头一颤。月光下,卫枝的眉眼如画,他忽然想起战场上那个念头——小皇帝,确实动人。
大军凯旋那日,云州百姓跪满官道,高呼"陛下万岁"。卫枝骑在马上,眼眶微红。萧烬渊策马靠近,低声道:"陛下赢得了民心。"
卫枝摇头:"是朕的将士们赢得了胜利。"
萧烬渊凝视她侧脸,忽然明白自己为何会产生异样情愫——因为那颗赤诚勇敢的心。
这个认知让他既恐惧又欣喜。若卫枝真是女子...这个念头一旦滋生,便如野火燎原,再也无法熄灭。
回京途中,萧烬渊故意放慢脚步,与卫枝并肩而行:"陛下可知,臣最初以为您只是个绣花枕头?"
卫枝挑眉:"那现在呢?"
"现在..."萧烬渊望向前方巍峨的皇城,声音轻柔,"臣很庆幸先帝选的选择。"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cfiaf-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