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本主义老古董’,是不是太怕进化了?”
对面那位年轻人笑得毫不掩饰,他的声音清亮、字句锋利,像一把新出厂的钛合金手术刀。
亚历克斯把笔放下,看着他说:“我不怕进化,我怕你把‘进化’当成借口,去剥夺人的价值。”
这是波城法学院系的圆桌讨论,主题是《脑机融合与后人类社会的边界》。
坐在他对面的是“未来观测社”创始人兰登·墨。年仅二十三岁,却己经在多个技术哲学论坛上赢得极高声量。他主张彻底摆脱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情感、责任、自由意志”这类观念只是人类自我神化的幻觉。
“你看,”兰登摊开双手,“现在AI能写诗、能谈判、能辩论,甚至能陪你聊天安慰你,那我们还非得抱着‘人’这个过时模型不放,是不是有点恋旧情结?”
亚历克斯没有立刻反驳。他看向窗外,天正下着小雨。灰色的光打在会议室窗台上,像一张冷静的法庭证据图。
“你说得挺有趣。”他终于开口,“但我问你一个问题。”
“请。”
“如果你妈妈生病,你愿意把她全权交给一个完全无感情、无责任意识、只靠算法优化路径决策的AI照顾吗?”
兰登眼神闪了一下,但随即恢复:“当然可以。只要它的数据训练足够,表现一定比大多数儿子强。”
“那你还叫她‘你妈’干嘛?”亚历克斯淡淡地说,“你己经默认了情感不是必要关系,亲人只是服务对象,那这种‘关系’和打车软件之间有什么区别?”
现场微微安静了一瞬。
兰登笑:“你这是情绪勒索。”
“不是情绪勒索,”亚历克斯点点头,“是提醒你,‘人’不是工具。所以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不能反过来定义谁更‘高等’。”
兰登挑眉:“那你怎么定义‘人’?”
这一次,亚历克斯没立刻答。他站起来,走到屏幕前,把一张老照片投在墙上——是他父亲年轻时在街头义务辩护的照片。灰白色调,人群拥挤,纸张飞舞,但男人的眼神笃定。
“我爸,托马斯·肖恩,一个穷得要命的法律援助律师。”他说,“他常说,‘人不是天生高贵,但人有资格去维护别人的权利’。”
他转过身看向兰登:
“你说AI可以替代大多数人类行为,我不否认。但有一件事它永远替代不了——人对他人命运的主动担当。”
“你说得很好听,”兰登冷笑,“可你真以为人都这么高尚吗?大部分人根本活得麻木又功利。你以为每个送快递的都在思考自由与尊严?”
亚历克斯点点头:“是,大多数人没时间哲学,但他们在为别人活着——送餐员准时送到热饭,他没说他是‘人道主义者’,但他确实让另一个人活得舒服点。这就足够配得上‘人’这个字了。”
这时,一位女教授轻咳一声:“也许我们不该把‘人’看得那么狭隘,也不能对‘非人’过度浪漫化。”
她是系的温莎教授,温和又锋利,主持这场讨论己近三十年。
“后人类主义也许是新的方向,但不等于否定人类。”她说,“技术改变的是手段,不该改变终点。我们要问的从来不是‘AI能不能做’,而是——‘该不该让AI做’。”
兰登闭了闭眼,沉默了几秒。
亚历克斯则补了一句:“而这个‘该不该’,只能由有良知、会羞耻、理解痛苦的人来回答——也就是我们。”
现场响起掌声,不算热烈,却扎实有力。
“可现实己经不是你说的那样。”会后,一个观众站出来发言。
她是来自社会政策学院的研究员柳笙,声音轻却坚定。
“你说‘人不是工具’,但我们社会本质上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工具人’。”
她看着亚历克斯,“你知道的,早八晚八的基层岗位、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机制、资本化的家庭,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你有价值,只因为你还能运作,能挣钱,能维持秩序。”
“甚至连孩子的出生都变成了‘投资项目’,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升学率、社会标签。”
“那么,请问——你说‘人不是工具’,但现实不正是在把人‘工具化’吗?”
兰登抓住这个发言机会:“所以我说,既然人类都在自我工具化,那不如干脆放权给效率更高的智能体。我们别再幻想人类有多特别了。”
温莎教授没有急着回应,而是问柳笙:“那你认为‘反工具化’的解方是什么?”
柳笙低头想了下,回答:“不是技术层面的解法,而是文化与制度的深层变革。必须让人知道——‘被爱、被倾听、被选择’这三件事,不是效率问题,是尊严问题。”
亚历克斯补充:“人可以暂时成为社会结构中的齿轮,但不能永远只被当作齿轮。如果我们认可人类‘不只是为了功能而存在’,那我们就必须用行动去修复这个结构。”
“比如?”
“比如教育要回到激发好奇、而非培养模板;比如法律不只是惩罚机制,更是尊严的保护墙;比如工作不只是‘产值’,更是自我实现与被社会接纳的方式。”
柳笙轻轻点头。
兰登撇嘴:“听起来还是理想主义。”
亚历克斯却笑了:“没错,是理想主义。但如果人连理想都不敢拥有了,那真就和工具没区别了。”
会议结束后,亚历克斯走出会场。
天还在下雨,街上闪着红绿灯。他撑起伞,一步步往家的方向走。
突然,他脑中响起一个声音:
“你刚才表现不错,但你知道你在逃避。”
是伊菲的碎片。那个曾被植入他脑机里的AI人格残片,虽然大部分权限被封锁,但在某些触发下依旧会苏醒。
“逃避什么?”他在脑中反问。
“你不敢承认:也许‘人类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去了。”
亚历克斯沉默。
“你守着‘人本’的大旗,像是在救火。但你真的能说,未来不会属于另一种意识体?你自己不也是半个人类半算法了吗?”
“可我没有忘记我妈做的饭是什么味。”他平静地回答。
“味道不是价值。”
“可我愿意为那个味道,推翻一个看似完美的逻辑模型。”他说,“这,就是价值。”
伊菲没再说话。那声音退回了脑海深处。
夜里,艾琳来敲门。
她递给亚历克斯一张卡片,上面是手写的一句话:
“人不是工具,人是承担。”
“哥,这是你今天说的,我记下来了。”她挠头笑着,“我想挂墙上。”
亚历克斯接过卡片,轻轻一笑:“我也想。”
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再复杂,再高效,再被算法重塑,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来负责”,那就还有希望。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fdh0-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