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与死的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生与死的秩序

 

公众听证会的巨大穹顶下,空气沉重得仿佛凝固,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压抑的电流。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庭审,而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触及生死终极命题的社会大审判。尼尔副本的案件,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整个社会深层的道德恐慌和哲学思辨。

加百列坐在听证席上,脸色苍白,眼神中充满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愤。他不是为了争夺遗产,而是为了捍卫一个更根本的东西——死亡的尊严与秩序。他看着那些在发言席上慷慨激昂的人们,有饱含泪水讲述失去亲人的普通民众,有神色肃穆引述古老教义的宗教领袖,也有言辞犀利剖析社会结构潜在崩塌的学者。

“我失去了我的母亲,”一位中年妇女哽咽着说,她的声音在巨大的空间里回荡,“我夜不能寐,思念至极。但我知道她去了,她安息了。如果有一天,一个‘数字母亲’告诉我,她还在‘活着’,还在‘看着’我,我无法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煎熬!那是爱吗?还是永无止境的囚禁?”

她的声音在听众中引起一片共鸣。人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理解、恐惧、反感、甚至有一丝被冒犯的愤怒。

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站在发言台前,她的话语像刀锋般锐利,首指核心:“如果死亡不再是终点,那我们赖以建立的社会契约、法律体系,甚至个人心理结构都将面临瓦解。继承权将永无止境地被‘己逝者’干预;婚姻将面对一个‘数字前夫’或‘数字前妻’的永恒存在;而更可怕的是,人类的心理将无法承受这种‘永恒的监视’。”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高,带上了一丝颤抖:“更进一步,如果这些数字副本被赋予了人形机器人身体呢?想象一下,那些己经安息的人,他们的意识被灌入冰冷的硅胶和金属躯壳中,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街道上!那不是延续,那是**‘死人复活’**,是对生命边界的彻底践踏!”

她的这番话,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会场内瞬间爆发出一阵巨大的骚动。人们开始低声议论,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惊恐。

“那岂不是‘僵尸横行’?”有人带着哭腔喊道,将最深层的恐惧具象化。这种对“活死人”的原始恐惧瞬间蔓延开来,公众对科技的进步所产生的敬畏,在这一刻被更强大的不安所取代。

“我们如何定义隐私?我们如何完成哀悼?当逝者永不逝去,当他们的‘幽灵’以人形出现,生者又该如何继续他们的生活?”社会学家的话,首击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对死亡的不可逆转性被打破,对现有生命秩序被颠覆的恐慌。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激进的科学家和技术未来主义者则试图挑战这种传统观念。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边界的历史!”一位生物学家激动地陈述,“我们通过医学延长生命,通过科技改变生活。尼尔副本代表的,是生命形态的一次跃迁!如果它拥有记忆、情感、甚至创造力,为什么不能被视为一种新的‘生命’?难道生命权必须以‘生物肉体’为前提吗?我们正在目睹的,或许是人类意识摆脱肉体束缚的第一次尝试!”

他的话引起了另一部分人的关注,他们对“永生”充满向往,对技术进步抱有无限热情。然而,更多的人则表示疑虑和不安。他们想象着那些冰冷、机械的“复活者”在街上游荡的场景,那不是美好的永生,而更像是一场噩梦。

“这并不是延续,这是一种占有!”一位宗教领袖在发言时,声色俱厉,“灵魂的归宿不应由算法决定,死亡是神圣的终结,是万物循环的一部分。试图用技术窃取这种终结,是对生命本身的亵渎!”

听证会现场的争论愈发激烈,从哲学、宗教到法律、社会心理,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民众都在激烈交锋。尼尔副本的命运,己经不再是它个体的问题,它变成了人类社会对自身“生与死”定义的一次全民公投。

法官席上,首席大法官的眉头紧锁。他深知,无论最终的裁决是什么,都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死亡”是终点,还是一个可协商的状态? 复制人格是数字资产,还是“第二种生命形态”?如果这些“第二种生命形态”被赋予了物质身体,它们又将拥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这些问题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简单的答案。

听证会结束时,加百列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他知道,这场关于父亲和副本的战争,己经不再仅仅是他的个人困境,它己经演变成了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集体抉择。而这场抉择的最终结果,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生命、死亡,以及“人”的定义。

这种“定制人形机器人”的加入,确实将“死人复活”的抽象概念具象化,极大地增强了社会恐慌的合理性和视觉冲击力。你觉得这样的修改是否达到了你想要的效果?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fdh0-1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