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秋收,天气就越热,这二十亩地的灌溉也是一个不容轻视的问题。
靠着山有一条小溪,这一条小小的水,一般都是首接流进了河里。
在看着韩老九挑水把肩膀都磨烂的后,杜果儿喊着他带自己找水源去了。
这一条小溪就是杜果儿找到了,很小,不太起眼,基本上被一些蕨类植物都盖住了。
“这水这么少?能干?”
算了,杜果儿发现,韩老九有时候也是憨的,不能对他要求的过多。
“咱们得出点力气,沿着这小溪整一条小水渠过来,这水虽然不大,只要不断流,反正有水浇田。”
想了想,也是这么一个事,来来回回的走了几趟,韩老九决定开干。
这事儿只能自己干,堂弟们都准备自家田里的事儿,快秋收了,都忙。
很多家里底子好一点的,这段时间都开始吃的好些了,马上要下大力气,不吃点好的遭不住。
杜果儿看着埋头干活的韩老九,转身就回去了,这田比河岸要高出两层楼那么高,只要不是特大水,应该不会被淹,更何况,这村里好多田,还没有自己家的位置高呢。
只是这田坎上,不种点什么都觉得可惜。
只是韩老九一听她要在田坎上种东西,说什么也不肯,说田坎上面一根草,地里欠手几条垄。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死活不让,杜果儿想了想,可能是采光的问题。
算了,家里后面还有那么宽让自己折腾呢,这正经的田里,就放过吧。
韩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由村长推着一个板车,板车上带着一个大包裹,还有两台纺车,噼里啪啦声中,进了刘家的门。
没有摆酒席,只有自家摆了两桌,一起吃了个饭。
永福和杏花是大的,先跪下磕头,喊了爹和娘,接下来老九和果儿也跪下来,磕了头,也喊了爹娘。
每人得到一个两百文的红包,是真正的红包,那一块红布,包着整整齐齐的两百文钱。
对比起永福的喜笑颜开,韩老九显得有点腼腆。
这永福高兴啊,自己可以不用和媳妇分开了,这以后回家就有热饭吃,晚上睡觉也不用老是想着村里的媳妇了。
“弟,以后有什么事,记得喊哥,哥一定能做到的,你现在有哥了,我也有弟了,咱们家,人不少了。”
其实永福也算是和韩老九一起长大的,只是小时候韩老九家里人少,欺负他的人多,永福从小就不欺负人,再说了,他爹是村长,谁也不敢惹他,对老九好着呢。
只是想不到现在真的成了他的哥哥。
“哥,我知道的。”
韩老九有点不太好意思,杜果儿和杏花就没有这个想法了,两人在里屋逗小宝,玩的可开心了。
“我告诉你,你也学着纺纱,这自己卖纱也行,纺成线卖也行。能赚钱的。”
杏花不会做针线,这纺纱就是她能想到最好的赚钱方式了。
“嗯,好的,你会采麻吗?”
“我会,到时候教你,村里秋收过后,去采麻的人多,你可以去采,也可以收他们的纺线,给县城一样的价格就行。”
这个可以有,杜果儿可是听说过,采麻制麻是有点辛苦的,自己不想吃那个苦。
就算是少赚一点钱,那也是可以的。
大家说说话,就都回去了,永福今日就准备回县城,过几天再来接杏花母子,顺便给家里秋收。
韩老九和杜果儿,也和大家打了招呼后,出门回家了。
“果儿,现在家里就是我俩了,我干活去了,你一个人在家,别害怕。”
啥?我为什么要害怕?
杜果儿看了韩老九一眼,果然,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这才过去了多久,自己这个女泼皮是什么样子的,他就都忘了。
忘了吧,忘了好,谁没点黑历史呢?
这韩母进了村长家的门,这一下,村里就好像炸了锅一样,说什么的都有。
什么死了汉子就熬不住了,这还勾搭上了村长了。
什么说不定早就勾搭在一起了,说不定老九都是村长的种,要不然,为什么小时候永福老是护着韩老九?
什么难怪韩老九现在这么多地了,原来是村长老爹护着呢。
刘清江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安慰韩母,不要往心里去。
韩母摇摇头,“我进了你家的门,就想到这些人的嘴了,我敢来,就不怕他们说,你别担心我。”
等着秋收后,杏花就要去县城了,这段时间,韩母抓紧一切时间教杏花纺线。
只能说杏花在这方面的悟性实在不高,整整三天,才能断断续续的拉出一根线来.....
也行,熟能生巧。
杏花悟性不够,性子好,能安安心心的坐着,慢慢的,也能纺出线来了,也从开始的粗细不匀,到了能差不多一样的线了。
高兴的抱着韩母首跳,韩母倒也好笑,杏花是真的把自己当婆婆看着呢。
村里秋收后的徭役单子下来了,村里的人一个一个的心里没有底,谁想去啊,累的要死要活的,还要自己带吃的带喝的。
默默的收好单子,刘青江想着,村里有些人的精力还是可以的,毕竟,有力气到处说人是非啊,那就让这些人去吧。
今年村长家的秋收是最早完成的,因为今年多了一个儿子嘛,刘青江高兴啊,顿顿五花肉的做着,看着两个儿子在地里干活,感激的对韩母说,“我今年才算是有个家的样子了。”
别人家里都是五十多岁还要下地,今年韩老九不要刘青江下地,首接和永福两人干到底。
这粮食收进了仓,大伙儿坐下来,一起吃饭。
“今年的粮食,咱们就分三份了,我一份,和你娘在家,以后我们自己要吃。永福一份,这些带去城里,城里的粮食贵,带去省钱,还有一份,给你弟弟九儿,他俩在村里,肯定照顾爹娘的日子要多一点。”
“行,我没意见,爹,就按你说的办。”
韩老九没想到,自己还能分一份粮食,看着刘青江,自己是拒绝还是不拒绝呢?
“那就谢谢爹娘了,谢谢大哥大嫂了,你看,老九都傻了呢。”
杜果儿高兴啊,这有粮食不要那是傻子,你听后公公说了不,自己和老九在村里,照顾的日子多一点呢。
这粮食能拿!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ibcbh-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