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 章 三台纺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 章 三台纺车

 

韩母的速度很快,下午的时候,村长就带着人来量了一下屋后面这块地的大小了,看起来都是被草盖住了,这量一下,足足有三亩呢。

可是量的时候也没看见什么泉眼啥的,当然,也没有人去细看。

“这荒山可种不出什么,你家确定要买?”

当着别人的面,刘青江那是一是一,二是二,公事公办的样子。

“青江叔,要是能便宜点,就把这没人要的地卖给我们吧,你知道的,我家穷,现在还是茅草屋呢。”

杜果儿也知道,自己肯定要在外人面前还价,叫穷的。

“我家连粮食都没有,整点荒地,能种点就多口吃的。”

跟着村长来量地的人,嘴角都抽起来了,谁不知道你家现在有二十五亩地了啊,不过这荒山不好种东西,大家也是知道的,都看着,这地没什么油水。

再说了,这靠着山,万一冬天跑个什么野兽下来,那也是吓人的。

要不然为啥这靠山的地方没人盖房子呢?都围着村里一圈一圈的挤着住,安全嘛。

“山地二两银子一亩,三亩地六两银子。”

大伙儿一听,这还不如荒地呢,这村长一点都不徇私啊。

杜果儿咬牙切齿的,好你个村长,我以为你是好的呢,你这是看着我的私房钱来喊价的对吧?

“地是要这个价,不过,这地旁边的山,你可以推进去一点,这些就不算你的钱了。”

刘青江想着,自己说这些话,不知道果儿和九儿能不能听懂,没关系,听不懂自己以后慢慢说。

这地里没有泉眼,可是靠山的那个小坡山上,有个小泉眼,所以,才说了可以往山里推一点,也算他家的地。

这个小泉眼还是自己小时候知道的,村里基本没人晓得。

“行,你们自己商量着吧,这个价格合适,明天就去县城里过了地契就行。”

说完就带着几人走了,留下韩母和杜果儿,你看我,我看你。

“娘,我只有五两银子呢,那是我的全部的钱了。”

有点欲哭无泪的样子。

韩母也没钱啊,你看我,我看你,要不,这地就先别买了吧。

“婶子,你在家吗?”

“杏花啊,你这是有啥事儿,宝儿呢,怎么不带来?”

杏花笑了笑了,宝儿肯定放在家里,这孩子第一次来家里串门,主人家是要打发一点东西的,今天杏花就是来传传话,宝儿就没必要带了。

“婶子,我爹要我过来说一下,这地啊,到外面说都是二两一亩的荒地,你们只要带着三两银子去就行了,这卖多少,谁知道啊,那些说的,都是给别人听的。”

韩母和杜果儿一听,出了一口长气,这地算是买着了。

“还有,我爹说了,这山推进去一点,也不要着急,左边推一点,右边推一点,后面再推一点,能推出一亩地来。”

这个杜果儿好像有点明白了,就好像那些盖房子的,二楼都会推出来一点,这样,占地一百平方,能做出一百二十,或者一百三十的面积出来。

“明天早一点,去县衙过了地契,婶子你也去,我爹说了,一起去买点东西回来。”

听到这个话,韩母的脸有点红,这买什么东西,大家都知道。

韩老九一回来,就听说,自己家媳妇要把后面这些空地买了。

这,媳妇买地是个好事,你看,家里现在都有二十五亩了,加上开荒的两亩,二十七亩了,这在村里,除了房子还是茅草的,现在谁敢说自己是穷鬼?

“这后面的地有多大?”

一听到三亩,韩老九松了一口气,这山地可不好开荒,那到处都是石头,要一个一个的捡开,费时间,也费腰。

三亩,自己还是可以挺一挺的,想到这里,韩老九看了一眼杜果儿的肚子,要是,要是儿子多就好了,干活有的是人手。

“明天就我和娘去吧,你在家里干活。”

韩老九点点头,这事可以,反正青江叔陪着一起去呢,自己干活最重要。

一夜无话,韩老九的手挺不老实的,杜果儿首接就拍开了,热腻腻的,难受的很。

忽然想起来一个事儿,这自己该做几个月事带了,这几天小腹有点胀痛,估计是快了。

说也奇怪,来这里几个月了,一首没来大姨妈,自己以为有什么 大病呢,要不是韩母带着自己把过脉,还真的犯嘀咕。

估计是原来吃的太差了,这营养啊,跟不上,这身体自动保血保命了,现在吃了几顿好了,就开始要实行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了。

明天,明天回来就做,这个东西是大事。

一大早,就坐着牛车出发了,这跟着村长,也不好意思走路吧。

第一步首接去去了县衙,地契下来的很快,现在人少地多,只要不和地主老爷们抢好地,这人家看不上的山地,荒地,巴不得能卖了去,这不,说好的三亩地,首接大手一挥,这后面的山地也归你了,加了两亩。

地契肯定也是杜果儿的名字,这自己花了钱,总不能给别人吧,东西还是握在自己手里好一点。

村长吩咐杜果儿自己去逛逛,等一个时辰后,就去县城门口等着,一起坐牛车回去。

杜果儿点点头,你们去吧,我不掺和。

韩母脸红红的跟着刘青江走了,刘青江这次不仅仅要买布,还要买点心什么的,至于那天的饭菜,不着急,现在没必要买。

县城也不大,杜果儿瞎逛了半天,买了十个大肉包子,三文钱一个呢!今天庆祝一下,晚上吃包子。

幸好今天来县城的人不多,这韩母和刘青江来的时候,把杜果儿都惊呆了,布,整整两匹,还有一篮子的点心,最最惹人注意的就是三台纺车,当然,既然买了布,韩母是必定要买布头的,两大袋子布头就被杜果儿抱在怀里了。

三台纺车,自己婆婆这是要开家庭作坊吗?

想破了脑袋,杜果儿才想到,这合起来的家里,不是正好三个女人吗?

看来自己连鞋子衣服都还不会做呢,就又有新的功课了。

太辛苦了,虽然不要种地,但每天的事儿那是根本做不完,完全做不完。

“娘,这纺车好贵的吧?”

“你永福哥自己做的,你个杏花每人一台,我一台,我教你们。”

韩母最喜欢的就是这纺车了,这能赚钱啊,当然,怀里那一个纯银的莲花簪子,自己也是很喜欢的。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ibcbh-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