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驶入虹桥站时,郭伟的脸几乎贴在车窗上。玻璃映出的那张脸上,眼睛亮得吓人,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他想象过无数次这一刻——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外滩的万国建筑、南京路的霓虹——那些在电视里看过千百遍的画面终于要亲眼见证了。
郭伟的行李箱轮子在月台上卡住了。他用力拽了两下,那个陪伴他西年的灰色箱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六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黄油般黏稠地浇在头顶,远处"出站口"三个褪色的蓝字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上海的潮湿超出想象。郭伟拖着重新粘好的行李箱走出地铁站时,西装裤管己经黏在了小腿上。表哥在闸机口挥手,身上的文化衫被啤酒肚顶出个滑稽的弧度。
郭伟拖着行李箱挤上地铁。西装革履的男女们面无表情地刷着手机,空气中飘着香水与汗液的混合气味。列车钻出地面的瞬间,阳光倾泻而下,照亮了远处一片钢铁森林——那些玻璃幕墙大厦在阳光下像无数柄首插云霄的利剑。
"这就是上海啊..."郭伟轻声说。公交车穿过苏州河时,乌云突然裂开道缝隙。阳光瀑布般倾泻在那些玻璃幕墙上,郭伟眯起眼,看见无数个变形的自己正从各个角度跌落。旁边穿JK制服的女孩瞥了他一眼,她手腕上的卡地亚手镯随着地铁晃动闪闪发亮。
两小时后,郭伟站在了"外环边上的出租屋"前。那是一栋六层老楼的顶层,楼道里贴满通下水道和代开发票的小广告。钥匙转了三次才打开门,十平米的空间里挤着一张行军床、一个塑料衣柜,和一台看起来比他还老的窗式空调。
"先去宿舍放行李。"表哥抢过箱子,"合租的还有俩安徽小伙,都是干销售的。"他压低声音,"你爸给我转了两万,说是应急用..."
"将就住吧,这地段月租一千八。"表哥站在门口没进去,"我同学说下周一去公司报到,地址发你了。"手机震动。表哥发来定位:虹口区飞虹路380号6楼B座。他看了眼手表:"小伟啊,先说清楚,这公司就二十来人。实习工资三千不包吃住,我同学说主要看业绩...,今天我还有事,先走了,改天再请你吃饭。"
表哥的微信冷冰冰地躺在手机里,连个表情符号都没有。
郭伟张了张嘴,那句"不一起吃个饭吗"还没出口,表哥己经消失在楼梯拐角。行李箱轮子在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咔咔作响,像在嘲笑他的天真。
接下来的两天,郭伟像块掉进海里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他去了外滩,发现黄浦江没有想象中宽阔;在陆家嘴天桥上数豪车,被保安当成可疑人物盯了一路;钻进巷子里的葱油饼摊,听老板娘用他听不懂的上海话骂插队的人。
郭伟把手机屏按在胸口。远处,夜钓人的头灯在河面划出金线,又很快被流水揉碎。
他想起毕业晚会上喝醉的班长搂着他脖子喊:"咱们这种二本商科,在大城市就是韭菜的命!"当时他笑着反驳,现在却突然记起班长T恤后背的汗渍形状,像极了一对垂落的翅膀。
周一早晨,郭伟在衬衫第三颗纽扣的位置发现了线头。他用牙齿咬断时尝到了血腥味——太紧张咬到了舌头。"星辰外贸"藏在浦东一栋老式写字楼的12层。电梯里,郭伟对着金属门整理领带,身后两个女人正在议论:"听说新来个实习生?""老周同学的亲戚,乡下人。"
当他正式走入实习的公司才发现这公司比想象中还小,和想象中的企业不太一样。前台的发财树叶片上积着灰,会议室改成的办公区里,十几个年轻人正对着电脑屏幕吞云吐雾。表哥同学的下属一个头顶微秃的中年男人,业务主管老周,正对着电脑玩蜘蛛纸牌:"小郭是吧?你好,欢迎啊。欢迎来到我们公司,千万不要客气,今天先跟着Linda师姐学习一下啊,先熟悉熟悉业务。"
一个面容清秀,穿装的女孩站了起来简单打了个招呼,"小郭是吧?你好,我是陈芳,叫我Linda也行。我也是实习生,比你早来几天。公司做保健品会销的,这是话术模板。下午有场社区讲座,你负责发传单。对啦。咱们的老师是周主管,提醒你啊,先把话术背熟,要考核的啦。"
两人简单的沟通了几句。
过了一会,周主管转过转椅,"Linda,别聊天了。小郭是吧?你好,你好,你的工作比较简单,熟悉完材料就把那边资料归档。”又补充道:"按日期和客户名首字母排序。"
第一天,郭伟整理了237份合同。
第二天,他跑了三趟税务局送材料。
第三天,周师傅让他学习"观察",于是郭伟坐在工位上"观察"了一整天同事们的后脑勺。
午休时,他听见财务部的两个女人闲聊:
"老周又带实习生啊?"
"可不,反正留不下,白使唤呗。"
周五下午,周师傅突然扔给他一叠资料:"明天上午客户来,你准备下接待材料。"
郭伟熬夜到两点,把产品参数、报价单、合同范本整理得井井有条。第二天一早,他和老周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在会议室等了2个钟头。
“人呢?”老周终于忍无可忍。“怎么没到?”
"我不清楚,客户是市场部的小王沟通的。"。
十点二十小王才晃悠进来。"什么接待?"她嚼着口香糖,"改到下周了啊,昨天邮件群发的。"
周看了一眼郭伟,开始发泄情绪指桑骂槐。"邮件都不看?"他拍着桌子,"白忙一个晚上!"郭伟想说自己不在邮件群组里,但周师傅己经转向部门总监:"年轻人就是不靠谱..."
那天晚上,郭伟在便利店遇到了陈芳。
"被甩锅了?"陈芳递给他一罐啤酒,"正常。我听说这里经常让实习生背黑锅呢。"
郭伟灌了口啤酒,突然僵住——这场景太熟悉了:冰凉的铝罐,陈芳左手小指的银色尾戒,...全都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你知道吗?"他盯着啤酒罐上的水珠,"我觉得这一幕发生过。"
陈芳看着他笑了:"这么文艺,有点老套啊。"
郭伟没解释。她显然认为自己对她有意思,话听起来也不反感。
窗外,东方明珠的灯光穿透雨幕。他摸出手机,拍下窗外闪烁的霓虹。朋友圈定位跳出来时,拇指悬在"发布"键上良久,最终只是退出程序,任由黑暗吞没屏幕上未发送的光。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f0hd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