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汗水与领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汗水与领悟

 

从“墨韵斋”回来的那个晚上,蒋梦洁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投身于数学题和物理公式的海洋。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套崭新的专业级水彩颜料,和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速写本,摆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

像是举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系统,我现在拥有的,算是顶级的装备了吧?】

系统冰冷的声音一如既往。

【根据数据库评估,您当前拥有的绘画工具,在同品类中属于专业级别,足以应对绝大多数非商业绘画场景。】

“很好。”

蒋梦洁满意地点点头,我可不是差生文具多,我是有正经用途的。

她拉开椅子,坐下。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洒在画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银辉。

她拧开台灯,暖黄色的光晕,立刻将这一方小小的书桌天地笼罩。

屋内的的灯光与月光,一冷一暖,交织在一起。

她闭上眼睛,深呼吸。

白天在学校里,那些纷繁复杂的公式、定理、推论,渐渐从脑海中隐去。

线条、光影、色彩和构图慢慢的浮现出来。

她的大脑,像是被切换到了另一个频道。

一个感性的,充满创造力的频道。

她再次睁开眼时,拿起了那本中年大叔送的速写本和一支铅笔。

她决定,从最基础的素描静物开始。

就画桌上的那个陶瓷笔筒。

在【绘画入门】技能的加持下,她的手眼协调能力己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她几乎不需要思考。

手腕轻动,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起稿,构图,铺设大的明暗关系,深入刻画细节……

一切都如同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不到半个小时。

一幅和实物简首一模一样的笔筒素描,就出现在了画纸上。

陶瓷的光泽,笔筒的立体感,甚至因为常年使用而在边缘留下的一点微小豁口,都纤毫毕现。

完美。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幅画无可挑剔。

就像一台最高精度的打印机,完美复刻了现实。

蒋梦洁看着这幅画。

她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叮!完成一次高质量素描练习,【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2。】

系统的提示音也验证了这幅画的“质量”。

但很快。

这种满足感就渐渐褪去。

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

“系统,你说,这幅画,算是一幅好作品吗?”

【从技术完成度角度评估,优秀。从艺术价值角度评估,无。】

无。

这个评价,像一根针,轻轻地刺破了蒋梦洁心头那点小小的得意。

她盯着画纸上的笔筒。

它很像。

真的太像了。

像到……没有灵魂。

它只是一个被完美复刻出来的,没有温度的影像。

就像一道数学题,你用最标准、最严谨的步骤,得出了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

过程完美,结果正确。

但它,也仅仅是一个答案而己。

它不会让人感动,不会让人思考,更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情绪上的共鸣。

这一刻,蒋梦洁忽然明白了。

系统给她的,是无懈可击的“技”。

是通往艺术殿堂的钥匙和地图。

但殿堂里到底有什么风景,能看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最终能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这些,系统给不了。

得靠她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去摸索,去领悟。

“我懂了。”

她喃喃自语。

她把那张完美的素描翻了过去。

重新拿出一张新的画纸。

她静静地看着那个笔筒。

她试着,不再把它当成一个由无数光影和线条构成的“物体”。

而是去感受它。

感受它常年累月立在书桌一角的孤单。

感受它身上那些被各种笔磕碰出的细微伤痕。

感受它见过自己无数次在灯下奋笔疾书的夜晚。

它是有记忆的。

它是有故事的。

它不仅仅是一个“笔筒”。

蒋梦洁再次闭上眼睛。

脑海中,那个笔筒的形象,渐渐变得模糊,又渐渐变得清晰。

不再是那个冷冰冰的、完美的几何体。

它仿佛被赋予了某种情绪。

一种安静的、坚韧的、长久陪伴的情绪。

她再次提笔。

这一次,她的笔触不再那么追求极致的精准。

有些线条,甚至带着一丝刻意的、笨拙的颤抖。

她不再拘泥于对光影的完美复刻,而是更大胆地,用更主观的黑白灰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氛围。

这很难。

比刚才那副完美的素描,要难上百倍。

她画得很慢,很吃力。

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活”。

而是一种真正的,“创作”。

需要她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全部倾注于笔端。

这个过程,比解开一道复杂的物理题还要辛苦。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的快乐。

当最后一笔落下。

蒋梦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看着画纸上的第二幅笔筒素描。

它看起来,没有第一幅那么“像”。

甚至在很多细节上,显得有些粗糙和失真。

但是……

它活了。

它不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物体。

蒋梦洁能从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里,读出一种叫做“陪伴”的东西。

【叮!完成一次探索性创作,【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5。宿主对艺术的理解,进入了新的层次。】

看着这条提示,蒋梦洁笑了。

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

自己找对路了。

从那天起,她的“双面人生”变得更加纯粹。

她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技术模仿。

无论是素描静物,还是练习水彩。

她都开始尝试着,在每一幅画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画一个苹果,她会去想,这个苹果是从树上刚摘下来的,还是在水果摊上被人挑选了很久。

画一本书,她会去想,这本书是被主人珍藏着,还是被随意地翻阅过。

画窗外的一片云,她会去想,这片云是刚刚哭过,还是正准备赶赴一场盛大的日落。

她的画,开始有了故事。

有了情绪。

有了……灵魂。

这个过程,充满了挫败感。

很多时候,她脑子里想的,和手上画出来的,完全是两回事。

她会烦躁,会气馁,会一次又一次地把不满意的画稿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书桌旁的垃圾桶,总是很快就被各种废稿填满。

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重来,都像是在为一把钝刀开刃。

过程很痛苦,很磨人。

但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感知力,自己的表达能力,正在一点一点地,变得越来越敏锐,越来越锋利。

她也渐渐领悟到。

绘画,和解数学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快乐。

解开一道难题,那种快乐是瞬间的,是征服一个明确目标后,多巴胺瞬间爆发的

而绘画的快乐,是持续的,是沉浸式的。

是当你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画笔,成功地在画纸上“转译”出来时,那种灵魂得到共鸣和释放的、宁静而深远的喜悦。

【叮!完成一次高强度色彩练习,【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3。】

【叮!完成一次情感表达尝试,【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4。】

【叮!您的画作首次被判定为蕴含“微弱的情感表达”,【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10。】

在一个又一个夜晚的汗水和领悟中,她画技的经验条,也在飞速上涨着。

她离那个为艺术节准备的、脑海中无比壮丽的构想,越来越近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eigbc-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