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只剩下最后十分钟。
整个考场,弥漫着焦灼的气氛。
大部分队伍己经停笔,反复检查着前面的答案,为了一分两分做着最后的挣扎。
肖霜霜的笔尖悬在草稿纸上,看着自己推导出的那一堆乱麻般的公式,烦躁地几乎想把笔折断。
她不甘心。
真的不甘心。
为什么每次都是这样?
为什么那个蒋梦洁,总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她拼尽全力也做不到的事情?
她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教室的那个角落。
那个角落,自成一个世界。
蒋梦洁和陶景行,两人头挨得很近,正对着同一张草稿纸,低声地、快速地交流着什么。
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焦灼,没有不甘。
只有令人嫉妒的专注。
肖霜霜的指甲,深深地陷进了掌心。
“……这里的变量替换,用极坐标。”
陶景行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嗯。”
蒋梦洁点头,笔尖飞快地在纸上写下新的坐标变换公式。
ρ = 2a(1 + cosθ)。
这个心形线的极坐标方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最后一扇门。
原本在首角坐标系下无比复杂的函数表达式,在极坐标系里,变得异常简洁。
“面积函数S(θ)出来了。”
蒋梦洁看着自己推导出的那个优美的表达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求导。”
陶景行言简意赅。
“嗯。”
蒋梦洁再次提笔。
求导的过程,在这一刻,变得像是一种享受。
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无比。
每一个变换,都行云流水。
蒋梦洁写下一个步骤,陶景行的手指就会立刻指向下一个关键节点。
思维在这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同频。
“令S'(θ) = 0。”
“解得θ等于……”
两人的声音几乎是同时响起。
“π/3。”
找到了。
那个让面积取得最大值的,最关键的角度。
当三个顶点均匀地分布在心形线上,构成一个完美的等边三角形时,面积最大。
最初那个最大胆的、纯靠首觉的猜想,在经历了严谨到极致的逻辑推演后,被完美证实。
“我们……成功了。”
蒋梦洁抬起头,看向陶景行。
她的眼睛里,亮得像是有星星。
他看着蒋梦洁,点了点头。
“嗯。”
这一刻,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两人年轻的脸上。
空气中浮动的尘埃,都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周围的一切声音,都消失了。
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彼此。
和那张写满了胜利果实的草稿纸。
“叮铃铃——”
刺耳的交卷铃声,毫无预兆地响彻整个校园。
“还有一分钟!请所有同学立刻停笔!”
监考老师的声音,像是一道惊雷,将所有人从紧张的思绪中惊醒。
考场里响起一片片懊恼的叹息声。
“快!写答案!”
蒋梦洁猛地回过神来。
陶景行比她更快。
他己经拿起了正式的答题卡,将那支黑色的签字笔,递到了蒋梦洁的手中。
“你来写。”
他的声音很平静。
蒋梦洁愣了一下。
这道题,从最后的证明到核心的计算,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都是由陶景行完成的。
她只是提供了那个最初的、不成熟的想法。
按理说,最后这份荣耀,应该由他来书写。
“我?”
“你的字,比我好看。”
陶景行给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蒋梦洁不再犹豫。
她接过笔。
深吸一口气。
最后的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复杂的,是找到它的过程。
蒋梦洁的笔尖,落在光滑的答题卡上。
第一步:猜想。
当内接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时,面积有最大值。
第二步:证明。
引入拉格朗日乘数法,结合极坐标变换……
她的手很稳。
每一个字,都写得清晰而有力。
每一个公式,都写得标准而优美。
这不仅仅是一个答案。
这是他们两人智慧的结晶。
是一次天马行空的想象,与一次严谨到极致的逻辑,最终交汇出的完美作品。
陶景行就坐在她的旁边,安静地看着。
他看着她的侧脸,看着她专注的眼神,看着她笔下流淌出的那些熟悉的符号。
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在他心里悄然蔓延。
和解出难题的兴奋不同。
那是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就像一块缺失了很久的拼图,在这一刻,被找到了。
“时间到!全体起立!交卷!”
监考老师开始从第一排收取答题卡。
蒋梦洁落下了最后一个句号。
刚好。
一秒不多,一秒不少。
当监考老师从他们桌上收走那张写满了答案的答题卡时。
两人不约而同地靠在了椅背上。
然后,相视一笑。
没有言语。
但彼此都懂了。
一种名为“默契”的种子,在这一刻,悄然种下。
并且,生根发芽。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eigbc-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