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晚点头,说出解决方案。
“咱们可以去找些竹子,把竹节中间的木片敲掉,做成长长的竹管子,大的在上,小的在下,把小的那头削尖,插进新的一节竹管里。”
“在每个接口处,先用树皮缠绕,再用粘性的泥巴加些稻草细杆子进去密封,确保不漏水。”
“你说水流不大,那咱们在下面随便放个水缸便成。若以后下雨了,再修个水池。这样用水岂不是更方便。”
前世楼层高的水压不够,有的还需要蓄水池。
如今水在后山,简首就是天然的蓄水池。
轻而易举便能引下水来。
陆时安听完后,神色复杂地看着面前的人。
“江晚晚。”
江晚晚抬头望去,“咋了?”
这方法不行?
还是他不愿意。
霎时间,陆时安笑了,抬手揉了下江晚晚脑袋。
“姑奶奶,你咋就这么聪明。老子现在就去找他们弄。”
娘的!!
每次提水都要走不少路,一桶回来都只有大半桶,看都肉疼,如今有了江晚晚这方法。
省时间不说,还能节省不少水。
这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江晚晚看着陆时安就这么风风火火出去了,歪过身子将自己摔床上,好累,真不想动。
可天色渐渐就要黑了。
陆时安他们去引水,屋里的活肯定会说要人做的。
见完一家子还要吃饭。
江晚晚躺了会儿,从空间里拿了双江晚秋的绣花布鞋。
扔地上,一脚进去当拖鞋穿。
这时候也没挑的,等以后衣服烂了,怕是都只有缝缝补补又三年。
江晚晚率先收拾起门口的箩筐跟背篓,里面是他们的用品衣服,还有在村子里捡的盐块,衣服全部拿到里面架子上,用品放在了外面。
看着空荡荡的山洞,又从空间拿出了两块旧床单,想着等会儿陆时安回来给拦在中间,一分为二。
这样也算私密些。
收拾完走出山洞时,只见陆时安几个大男人在山寨门口那边,哐哐砍着,地上摆满了竹子。
这行动力,真是没谁了。
王秀娥收拾外面,见江晚晚出来急忙走了过去。
“儿啊!老三不是说你在休息,出来作甚。”
走了这么多路,她脚底板都疼,更别说江晚晚。怕是更难受,铁蛋都在山洞里睡着了。
江晚晚摇头,“娘,我没事。晚点再休息也是一样,咱们先把做饭的地方收拾出来,今晚还得用。”
王秀娥听后很是欣慰,“哎,娘收拾着呢,这边是灶房你来看看。”
她就晚晚就是善解人意。
说着朝旁边山洞走去,嘴里还不忘夸人。
“你别说,你爹他们几个蕃苕眼里还是有活,把灶台都砌了起来,该打的架子,收拾得也不错。”
“还是老娘有先见之明提出躲这儿,刚才老三说在后山发现了水,这下好了,水也有了。”
“咱们算是安定下来了。”
王秀娥是怎么也没想到山里还有水。
陆时安说有肯定有,虽说只够大家伙吃,那也总比逃荒强千百倍。
江晚晚走进旁边山洞,确实如王秀娥所说灶台都弄好了,只需要把东西收拾出来就成。
江晚晚看着地上箩筐。
“娘,你去收拾外面吧,这里我来就成。”
王秀娥见江晚晚来都来了,也没再说啥。
刚来事儿本就多。
“成,那我去把外面的东西收拾出来。”
她今天得把东西都收拾好,明早带着陆守诚他们去开荒。
虽说老天爷不知道啥时候下雨,可山上有水,哪怕用日常的水浇地,那也能种不少菜出来。
可不能浪费。
王秀娥走后,江晚晚还是从箩筐里拿东西,眼睛却一首盯着门口。
灶房的东西是她收的,箩筐里装得不多。
除了显眼的大铁锅,碗、盐罐子啥的都被她收进了空间,这时候趁他们不在,刚好可以全部拿出来。
收拾完灶房,江晚晚拿起把镰刀往外走。
在他们山洞下面点就有块地。
她准备去掏点地出来把那烂几个红薯种上。
若能活下来来,说不定过段时间便能移栽。
田秀芬过来时便看到江晚晚蹲在地上,不知道掏什么。
“晚晚,你这是在做什么?”
刚才陆时安来家里说,他们在后山发现了山水,江晚晚出主意说让他们去把山水引下来。
家里男人都去了。
她怀着身子今儿也累得不行,刚休息了会儿本想在家帮忙收拾,可她婆婆让她到这边来问问。
说看看小叔家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江晚晚闻声望去,认出是陆时安的二嫂。
“二嫂,我掏点地出来,把两个红薯种下去。”
田秀芬看着江晚晚脚边,烂得发芽的红薯微愣。
“这种着能活?”
江晚晚摇头,“不确定,就试试。”
反正无本买卖。
“嫂子是找我娘吗?她在第三个山洞里。”
说完拿起红薯削掉烂的部分,又按在草木灰上杀菌,这是她刚才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昨晚又用镰刀把草木灰跟泥土混合。
随后再把红薯埋土里。
原本想浇点水的,如今有人在,只能晚点再来。
田秀芬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的,“晚晚,为啥红薯要在草木灰里滚。”
她家公爹整天在家夸江晚晚,说她识文断字不说,还聪慧。若不是她,他们家也捉不了那么多蝗虫,味道还好得很。
原本田秀芬是不怎么信的。
可刚才又是引山水,又是这样式儿的种红薯。
田秀芬是真信了,这读过书的人都这么聪明?
那为啥陆时川不懂这些。
江晚晚撑着腰站起身。
“草木灰有杀菌防害虫的功效,滚一圈红薯不容易坏。二嫂,你去找娘吧!我去那边一会儿。”
说完江晚晚转身朝另一边走去。
前世她便喜欢一人。
不爱社交。
来了这里后,唯一亲近的便是陆时安跟王秀娥。
她不抵触跟人接触,却也不想尬聊。
再说她现在真有事要做。
江晚晚来到离山洞十来米的地上,这里是个斜坡,上面是密密层层的青冈树。
这边是青岗村,本就以青岗树命名。
顾名思义遍地都是青岗树。
刚才来的路上,江晚晚便发现路上不少青岗子。
众人皆知青岗树结实,其木头是烧制木炭的上好材料,其实青岗子也是能吃的。
青岗子味苦,其中淀粉含量很高。
可以做面条,豆腐,还可以酿酒,作用多多。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eabai-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