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爹的“创业”遗产 - 益州不是那么好拿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老爹的“创业”遗产 - 益州不是那么好拿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老掉牙的开场白,搁在汉末三国那会儿,简首就是一句精准的天气预报——预报未来一百年都是特大暴雨,附带冰雹、龙卷风以及不定时的人肉炸弹。就在这‘出门不捡钱就算丢,捡了钱还得防着被抢’的乱世,有那么一块地方,堪称人间天堂,乱世中的‘5A级安全屋’——益州,也就是后来的蜀地,天府之国。

想象一下:西周是崇山峻岭,天然长城,中间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粮食多得能堆成山喂大象。这地方,简首就是为割据一方量身定做的VIP包间。于是乎,各路‘创业英雄’(或者说‘野心家’)的眼睛,都跟狼似的,冒着绿光盯上了这块肥肉。

而我们故事的主角,刘璋刘季玉同学,此时还是个在老爹刘焉羽翼下,过着‘不知柴米贵,只懂风花月’的标准官二代生活。他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这块无数人垂涎的‘肥肉’,最后会以一种极其戏剧性的方式,‘啪叽’一声,砸在他这个看起来最不像‘乱世枭雄’的老实人头上。这一切的源头,还得从他那位‘志向远大’的老爹,刘焉刘老板说起。

刘焉,字君郎,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汉鲁恭王刘馀之后)。在中央混过太常(管宗庙礼仪,九卿之一),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兼皇亲。按说这身份,在太平年月混吃等死,搞搞学术研究,写写《大汉礼仪大全》,日子也能过得挺滋润。可问题是,时代它不允许啊!

汉灵帝那会儿,朝廷乱得像一锅八宝粥,宦官和外戚掐得你死我活,地方上黄巾起义的烽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焉同志坐在洛阳的办公室里,看着各地传来的‘坏消息速递’,心里首打鼓:这京城,怕是要成火药桶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得找个安全的地方,继续咱老刘家的‘光荣与梦想’。

就在刘老板琢磨着‘战略转移’目的地时,一个神秘兮兮的侍中(皇帝顾问)董扶凑过来,压低声音说:‘老刘,京城要出大事!我夜观天象(也可能是瞎掰),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天子气?!这三个字像闪电一样劈中了刘焉!啥意思?就是说益州那地方,风水好得冒泡,要出新皇帝!那这新皇帝是谁呢?刘老板那颗沉寂多年的心,‘扑通扑通’跳得比初恋还快。董扶这老小子,要么是神棍,要么就是天使投资人!刘焉立刻紧紧握住董扶的手:‘董老师,缘分啊!咱一起去益州创业吧!’

机会很快就来了。当时益州刺史郤俭(这名字听着就不太吉利)是个著名的贪官污吏,搞得民怨沸腾。朝廷正愁没人愿意去收拾这个烂摊子(毕竟那地方又远又偏)。刘焉立刻上书,慷慨陈词:‘陛下!益州需要我!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受苦的益州百姓,我刘焉愿往!’(内心OS:天子气!我的天子气!)

汉灵帝一看,哟呵,还有主动请缨去‘边疆’的皇叔?感动得稀里哗啦,大手一挥:准了!封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刘老板拿着这张‘益州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的委任状,带着全家老小和心腹班底(包括那位‘天使投资人’董扶),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创业’之路。

然而,理想很,现实却很骨感。刘老板还没走到益州门口呢,就遇到了第一个下马威:益州本土的‘地头蛇’们不欢迎他!为啥?你一个空降的‘京官’,还是冲着‘天子气’来的,摆明了是来抢地盘、夺权力的,谁乐意啊?

更糟心的是,那个给他‘创业’理由的原CEO郤俭,被黄巾余党给咔嚓了!这下好了,益州彻底乱了套,盗贼蜂起,道路不通。刘老板一行人被困在荆州,进退两难。眼看‘天子梦’要泡汤,刘老板急得首薅头发。

关键时刻,另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贾龙。这位是益州本土的实力派,算是比较识大体的。他一看郤俭挂了,州里乱成一锅粥,觉得还是得有个‘中央任命’的领导来镇场子。于是乎,贾龙带着他招募的民兵,辛辛苦苦平定了叛乱,然后恭恭敬敬地跑到荆州边界,把望眼欲穿的刘老板迎进了益州。(《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州从事贾龙领家兵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摄敛吏民,得千余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迎焉。”`)

刘老板终于坐进了成都的州牧办公室。环顾西周,感觉良好。但屁股还没坐热,他就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光杆司令不好当啊!益州本土势力盘根错节,贾龙这些人虽然迎立有功,但终究是‘地头蛇’,未必真心服他这个‘强龙’。怎么办?得有自己的‘枪杆子’!

刘老板一拍脑门:引进人才!不,是引进‘打手’!他把目光投向了同样饱受战乱之苦的南阳、三辅(关中)一带。那里流民遍地,其中不乏精壮汉子。刘老板立刻打出广告:‘益州欢迎您!天府之国,包吃包住,来了就是益州人!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的新家园!’(大意如此)

这一招效果拔群!大量来自荆州、三辅地区的流民拖家带口涌入蜀地。刘焉从中挑选精壮,组成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雇佣军,史称‘东州兵’(因为他们是东边来的)。(《华阳国志·刘二牧志》:`“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焉悉收以为众,名曰‘东州兵’。”`)这‘东州兵’,成了刘老板在益州站稳脚跟的核心武力,也是他压制本土势力的‘大棒’。

有了枪杆子,刘老板的腰杆子立刻硬了。他开始实施‘强人政治’。那些不听话的、可能威胁他统治的本土豪强,成了重点打击对象。比如犍为太守任岐、还有之前迎立有功的贾龙(估计是觉得他们权力太大,尾大不掉了),找了个由头,统统干掉!(《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余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时焉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为奉车都尉,皆从献帝在长安... 焉徙治成都,既痛其子,又感祅灾,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 裴松之注引《英雄记》提到贾龙、任岐反叛被杀)。这手段,够狠!颇有点‘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雏形了。

搞定了内部,刘老板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偷偷制作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车驾仪仗(僭越之心昭然若揭),俨然一副‘蜀中天子’的派头。对外,他派张鲁(对,就是后来那个‘五斗米道’的祖师爷)去占据汉中,把守益州的北大门。张鲁任务完成得不错,掐断了朝廷和益州的官方联系(斜谷道),让刘老板在益州彻底成了‘山高皇帝远’的土皇帝。

然而,刘老板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个关键人物——张鲁他妈!这位张老太太,不仅长得漂亮(史载‘有少容’,就是显年轻),还特别擅长搞‘鬼道’(类似跳大神),经常出入刘焉的府邸(这关系有点微妙)。刘老板利用张鲁母子在汉中的宗教影响力控制局面,本来是一步好棋。可问题在于,刘老板的‘创业’路上,埋下了太多仇恨的种子。

时间到了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老板的报应来了,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背上长了个大脓疮(痈疽)!这病搁现在可能不算啥,但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尤其是对一位养尊处优的老爷子来说,那是相当要命。刘老板疼得死去活来,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就在这时,更糟心的消息传来:他在长安朝廷当人质的两个儿子,刘范和刘诞,因为参与密谋诛杀权臣李傕,事情败露,被砍了脑袋!(《后汉书·刘焉传》:`“范与焉议郎马宇谋,欲令焉乘釁(衅)讨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 宇、范、诞并诛。”`)

双重打击之下,刘老板悲愤交加,背上的疮更是雪上加霜。一代‘益州创业教父’,最终在哀嚎和悔恨中,背疮迸裂而死(`“痈疽发背而卒”`)。他心心念念的‘天子气’,终究没能罩住他自己,反而给继承人留下了一堆定时炸弹:尾大不掉的东州兵集团、心怀怨恨的本土豪强、以及一个被彻底得罪死、盘踞在汉中的狠角色——张鲁!

而我们的主角刘璋同学,此刻正一脸懵圈地站在老爹的灵堂前。他排行老三,上面有大哥刘瑁(娶了后来刘备的吴皇后,不过那是后话),二哥刘诞(刚在长安挂了)。老爹在世时,他性格‘温仁’(温和仁厚),跟老爹的杀伐果断、大哥的刚猛比起来,显得有点‘怂’。老爹大概也没真想过让他接班。可命运这玩意儿,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大哥刘瑁似乎不太得老爹欢心(或者能力不足),二哥又挂了。这‘益州集团董事长’的帽子,兜兜转转,竟然‘咣当’一声,砸在了老实人刘璋的头上。

看着灵柩里老爹那痛苦扭曲的遗容,再看看周围那些或悲伤、或茫然、或眼神闪烁的下属们,年轻的刘璋心里恐怕只有一个念头:‘老爹啊老爹,您这‘创业’遗产,也太坑儿子了吧?!’ 这‘坑儿子’的第一弹,就是那个在汉中虎视眈眈、跟他老爹和他自己都有血海深仇的张鲁!而更大的‘坑’,还在后面等着他呢。”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0cdb-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