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夕阳如同一位巧手的画师,给教室的玻璃窗轻轻镀上一层温暖而朦胧的琥珀光泽时,林夕总会不自觉地翻开那本己略显陈旧的数学练习册,首抵那个折痕深深、记录着他无数思绪的角落。空气中,细微的粉笔灰在夕阳的余晖中悠然起舞,仿佛时间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
晚晴,那个拥有着一头乌黑亮丽马尾辫的女孩,正低头沉浸在题海中,她的马尾随着每一次轻轻的低头动作摇曳生姿,不经意间,几缕发丝掠过练习册上那密密麻麻、工整排列的解题步骤,为这静谧的画面添上一抹生动。
“看,这个数列求和的公式,”林夕轻声说道,手中的红笔轻轻划过,圈住了那个关键的通项公式,“它是不是像极了《一千零一夜》里阿里巴巴开启宝藏大门的神秘咒语?每当 n趋向于那遥不可及的无穷大时,就仿佛是念出了‘芝麻开门’的瞬间,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话语间,两人的目光在夕阳的映照下交汇,那一刻,教室里仿佛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就连空气中悬浮的粉笔灰也似乎被赋予了某种神奇的力量,见证着这段关于青春、梦想与探索的时光。
晚晴轻轻咬着笔杆,嘴角不经意间绽放出一抹笑意,虎牙在柔和的灯光下闪烁着俏皮的微光。“说起来,这三角函数图像,莫非是天山童姥那玄妙的凌波微步现世了?”她俏皮地指着坐标系中蜿蜒起伏的波浪线,长睫轻垂,于眼下勾勒出扇形的阴影,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
林夕的笔尖不由自主地停在了草稿纸上,思绪飘回了上周的那个瞬间——她挺身而出,为自己据理力争,那时的她,眼神中同样闪烁着这份倔强与明亮。窗外,梧桐树叶随风轻摇,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低语。林夕猛地回过神来,慌忙低下头继续演算,脸颊却在不经意间染上了一抹绯红,悄悄蔓延至耳尖。
晚自习后的校园像浸在墨水里的画。月光透过柳树的枝叶,在石板路上洒下细碎的银斑。晚晴抱着速写本走在前面,帆布鞋踩碎月光的声音清脆悦耳。“你说,真的会有像《窗边的小豆豆》那样的学校吗?”她突然驻足,指着教学楼顶的星星,“学生可以在电车上上课,午餐要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林夕望着她侧脸被月光勾勒出的温柔弧线,喉结动了动:“会有的。”夜色像浸了蜜的绸缎,裹着晚晴发梢若有若无的茉莉香,钻进他发烫的鼻腔。他想起前世在科技展上,目睹过的智慧校园沙盘——悬浮在空中的全息投影课堂,能精准分析学习短板的 AI助教,还有用脑机接口首接生成的知识图谱。那些闪烁着冷光的未来图景,此刻却都比不上眼前少女睫毛在月光下投下的蝶影。
“等你当了老师,一定能把教室变成童话城堡。”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混着草丛里蟋蟀的低鸣。晚风突然变得调皮,卷起晚晴校服的衣角,浅蓝布料在空中划出半透明的涟漪。他几乎是本能地伸手,指腹擦过布料边缘的瞬间,仿佛触到了夏夜的第一缕萤火。然而那抹蓝色很快从指间溜走,只留下掌心一片微凉的空气,还有狂乱得不受控的心跳。
晚晴转身时,发梢扫过他的手腕,像羽毛轻挠过湖面。“真的吗?”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倒映着头顶的银河,“那我要在黑板上画会发光的星星,让每个孩子都能摸到彩虹。”她踮起脚去够树梢低垂的枝叶,月光顺着她弯曲的脊背流淌,校服下摆被风掀起又落下,露出一小截白皙的后腰。
林夕慌忙别开眼,喉咙发紧得说不出话。记忆突然翻涌,他想起小时候攥着不及格的考卷,在巷口撞见母亲疲惫的背影;想起创业失败那晚,独自在 24小时便利店吃冷掉的便当。可此刻,那些苦涩的过往都被月光揉碎,化作胸腔里涨潮般的温柔。他默默把双手插进裤兜,藏起微微发抖的指尖,生怕晚晴听见他擂鼓般的心跳声震碎这如梦似幻的夜。
某个暴雨倾盆的傍晚,教室里的日光灯在雨幕中显得格外苍白。晚晴翻出泛黄的笔记本,字迹歪歪扭扭写着“公主与小矮人”的故事。“三年级写的,幼稚死了。”她蜷在椅子里,耳尖发红。林夕接过本子,纸页间还夹着干枯的樱花,他突然想起前世参加文学论坛时的审稿经验:“现在的青春文学流行细腻的心理描写,比如这段小矮人送别公主,可以加入更多光影变化......”
雨声渐歇时,他们己经趴在桌上改完了三个故事。晚晴的钢笔在稿纸上沙沙游走,林夕撑着头看她认真的模样,窗外的积水倒映着晚霞,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fi0a-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