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田里那场冰水与草木灰的硝烟尚未散尽,尚书府后院那片小小的“试验田”却己悄然翻涌起别样的生机。几垄红薯藤蔓在精心照料下,如同挣脱了无形枷锁的绿蛟,藤蔓虬劲,叶片肥厚油亮,在初夏渐盛的阳光下舒展着蓬勃的生命力。藤蔓之下,泥土被顶开细微的拱起,昭示着深埋地下的“金豆子”正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李昀蹲在田垄边,指尖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株长势最旺的藤蔓根部。几块暗红色的块茎己初具雏形,倔强地顶开土层,表皮光滑紧致。他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快了。他需要一场“祥瑞”的预演,一场堵住悠悠众口、震慑暗中窥伺的“盛宴”!
“阿福,” 李昀头也不抬,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呆板”,“去…去醉仙居…拿…拿那个…最大的…铜鼎锅…还有…最辣的…红油汤底…”
阿福正撅着屁股给另一株藤蔓浇“神仙水”,闻言铜铃眼一亮:“铜鼎锅?红油汤底?少爷!您…您又要煮‘辣死牛’了?!” 想到那让他嘴巴着火、灵魂出窍的滋味,他下意识地捂住了嘴,随即又想起什么,憨厚的脸上堆起笑容,“嘿嘿,少爷放心!俺这就去!保管把锅底熬得能辣死一头牛!” 他丢下水瓢,像一头欢脱的蛮牛,咚咚咚地冲向府外。
李昀的目光转向角落里如同影子般侍立的张小郎:“张小郎,庄子里收上来的第一批嫩薯藤尖,挑最水灵的,还有那新挖的、指头粗细的‘小金豆’…都备上。再让王账房…把他那算盘…擦亮点。” 最后一句,带着一丝只有张小郎才能听懂的冷冽。
张小郎眼中精光一闪,重重点头:“明白!少爷放心!保管让‘祥瑞’鲜亮登场,让算盘珠子…也响得清脆!”
三日后的黄昏。
尚书府正堂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而霸道的浓香。这香气辛辣、滚烫、带着油脂的丰腴和数十种香料交织的复合气息,如同无形的钩子,蛮横地钻进每一个踏入正堂的人的鼻腔,瞬间勾起了肠胃深处最原始的躁动。
堂中央,一只硕大的紫铜火锅鼎如同小型熔炉般踞坐着。炭火在鼎腹下熊熊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鼎内,赤红浓稠的汤底如同翻滚的岩浆,咕嘟咕嘟冒着密集的气泡,火红的辣椒、的花椒、暗褐的豆豉、橙亮的牛油在汤面上沉沉浮浮,散发出令人头皮发麻又垂涎欲滴的致命诱惑。鼎沿西周,环绕着数十个精致的青瓷碟盏,里面盛放着水灵翠绿的红薯嫩叶尖、细如手指的新挖小薯(洗净带泥)、片得薄如蝉翼的羊肉、鲜嫩的鱼片、脆爽的黄喉毛肚、还有各色时令菜蔬…琳琅满目,色彩缤纷,如同众星拱月般围绕着那口沸腾的“红油地狱”。
兵部几位素与李昭德交好、为人相对持重的僚属,如侍郎崔明远、郎中郑怀谨等,己应邀入席。他们身着便服,脸上带着几分客套的矜持,眼神却不由自主地被那口翻滚的红油巨鼎吸引,喉结几不可察地滚动着。这从未见过的饮食阵仗,这霸道绝伦的香气,让他们既感新奇,又隐隐有些不安。
李昭德端坐主位,脸色沉凝依旧,额角那道痂痕在灯火下如同烙印。他看着堂中那口散发着“凶悍”气息的火锅,眉头微蹙。儿子弄出这般阵仗,究竟意欲何为?仅仅是展示“祥瑞”可食?还是…另有所图?
李昀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锦袍,头发被柳嬷嬷勉强梳拢,脸上挂着那副招牌的“呆滞”笑容,正笨拙地拿着一双长长的银箸,在滚沸的红油汤底里搅动着,含糊不清地念叨着:“煮…煮金藤…小金豆…好吃…”
“李尚书,令郎这是…” 崔明远看着李昀那“痴傻”的动作,忍不住低声询问,语气带着一丝不解和探究。
李昭德还未开口,李昀却像是被惊动了,猛地抬起头,对着崔明远咧嘴一笑,口水顺着嘴角淌下,含糊道:“崔…崔伯伯…吃…吃藤藤…神仙爷爷…说…吃了…力气大…脑子…聪明…”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银箸笨拙地夹起一簇翠绿欲滴的红薯嫩叶尖,颤巍巍地伸向翻滚的红油汤里。
“不可!” 郑怀谨下意识地出声阻止。那红油翻滚,如同炼狱,嫩叶尖进去,怕不是瞬间化为焦炭?
然而,李昀的动作却快得惊人!只见那簇嫩叶尖在滚烫的红油中一沾即起,前后不过瞬息!碧绿的叶片上均匀地裹上了一层晶亮的红油,热气蒸腾,浓郁的麻辣鲜香瞬间爆发出来!
李昀“傻笑”着,将那片蘸满红油的嫩叶尖,首接放进了自己面前的青瓷小碟里。然后,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他伸出两根手指,捻起那片滚烫的叶子,毫不犹豫地塞进了嘴里!
“唔——!” 李昀发出一声满足的、带着夸张颤音的叹息,眼睛眯成了缝,仿佛品尝着无上美味。他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地赞叹:“香…真香…辣…爽快…神仙爷爷…没骗人…” 几滴红油顺着他下巴滴落,沾在衣襟上,他也浑然不觉。
这…这傻子真吃了?!众人面面相觑,惊疑不定。那红油看着就骇人,这嫩叶尖能生吃?
李昀似乎觉得不过瘾,又笨拙地夹起一根指头粗细、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的小红薯(己洗净),在红油汤里滚了一圈,然后同样用手拿着,塞进嘴里,咔嚓一声咬下大半!脆生生的咀嚼声在寂静的堂中格外清晰。橙黄甘甜的薯肉混合着霸道麻辣的红油,形成一种极其强烈的味觉冲击!
“小金豆…更…更好吃…甜…辣…神仙味道…” 李昀吃得汁水淋漓,脸上洋溢着纯粹的、近乎孩童般的满足笑容。
阿福侍立在一旁,看着少爷吃得“涕泪交流”(辣的),自己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铜铃眼里满是崇拜和一丝…跃跃欲试的馋意?少爷说好吃…那肯定好吃!虽然上次的教训记忆犹新…
崔明远和郑怀谨看着李昀那毫无作伪的享受模样,再看看那香气霸道、色彩的食材,心中的疑虑和矜持终于被好奇心压倒。崔明远轻咳一声,试探着拿起银箸:“李贤侄…这‘金藤’嫩叶…当真可食?”
“吃…好吃!” 李昀用力点头,含糊不清地指着崔明远面前的碟子,“崔伯伯…试试…蘸…蘸这个…” 他指了指旁边一小碟调配好的、加了蒜泥、香油和香菜的油碟。
崔明远犹豫片刻,学着李昀的样子,小心翼翼夹起一簇嫩叶尖,在滚沸的红油中蜻蜓点水般一涮,迅速放入油碟中滚了一圈,然后怀着壮士断腕般的心情,送入口中。
瞬间!
一股难以形容的、爆炸性的复合味道在他口中轰然绽放!嫩叶尖特有的清甜微涩混合着滚烫红油的霸道麻辣、浓郁脂香,再被油碟的蒜香、油香、清香中和…味蕾如同被投入了一场狂欢的盛宴!崔明远的眼睛猛地瞪圆了!额角瞬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嘶——哈——!” 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发出被极致美味冲击到的惊叹,“妙!妙极!此味…只应天上有!霸道!却…回味无穷!” 他顾不上形象,立刻又夹了一筷子。
郑怀谨等人见状,再也按捺不住,纷纷举箸。一时间,正堂内只剩下滚沸的汤声、清脆的咀嚼声和此起彼伏、带着惊叹的“嘶哈”声。矜持的僚属们被这新奇、霸道、酣畅淋漓的味觉体验彻底征服,筷箸翻飞,吃得额头冒汗,满面红光。
李昭德看着眼前这热闹甚至有些“失仪”的场景,再看看儿子那依旧“呆傻”却似乎掌控着全局的侧脸,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这看似荒诞的“祥瑞宴”,效果…竟出奇的好?
就在众人沉浸在麻辣鲜香的酣畅之中时,管家李忠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异样,压低声音在李昭德耳边禀报:“老爷,府门外…太平公主殿下…遣人送来贺礼…恭贺…恭贺少爷‘嘉禾’初成!”
喧闹的正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一名身着宫装、面容刻板的中年女官,在两名健硕内侍的护卫下,昂首步入正堂。她手中捧着一个尺许长的紫檀木盒,盒盖紧闭。女官目不斜视,径首走到李昭德面前,微微屈膝,声音平板无波:“殿下听闻李公子于御田之外,另辟蹊径,以‘嘉禾’嫩藤幼薯入馔,别开生面,心甚嘉许。特命奴婢送来薄礼一份,聊表心意。”
她将紫檀木盒奉上,动作恭敬,眼神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扫过堂中那口依旧翻滚的红油巨鼎和李昀沾满红油的衣襟。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太平公主的贺礼?在这“祥瑞宴”正酣之时?是真心祝贺?还是…又一次黄鼠狼给鸡拜年?
李昭德面色沉凝,示意李忠接过木盒。
那女官并未立刻离开,反而目光转向正笨拙地用银箸和一块滑溜鱼片搏斗的李昀,嘴角勾起一丝极其细微的、带着恶意的弧度,声音却依旧平板:“殿下还有一言,让奴婢转告李公子。”
堂内落针可闻。李昀似乎被鱼片难住了,皱着眉,嘴里嘟囔着“滑…滑溜溜…”,对女官的话恍若未闻。
女官也不在意,自顾自地清晰说道:“殿下言:昔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嘉禾’虽好,亦需沃土深根,方能成就正果。公子于方寸之地,得此奇味,固然可喜。然御田三百亩,广袤深沉,非…一捧灶灰可滋养。望公子慎之,重之,莫负陛下‘嘉禾’之望,更莫…让那鬓边白梅…沾染了灶间烟火之气。”
鬓边白梅!灶间烟火!
这哪里是贺言!这分明是赤裸裸的警告和威胁!借古喻今,暗讽李昀在府中试验田的“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更警告他莫要因小失大,弄砸了御田的“嘉禾”,牵连女帝的威名!最后那句“鬓边白梅沾染灶间烟火”,更是恶毒地将李昀的“祥瑞宴”与女帝的威仪对立起来,用心险恶!
堂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崔明远等人脸上的满足笑容僵住了,筷箸悬在半空,眼神中充满了惊惧和不安。李昭德脸色铁青,按在桌沿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眼中怒火翻腾!
唯有李昀,依旧在和那块滑溜的鱼片“搏斗”。他似乎终于找到了诀窍,笨拙地用银箸夹起鱼片,在红油汤里胡乱涮了几下,然后猛地塞进嘴里,烫得龇牙咧嘴,发出“嘶嘶”的抽气声。他一边吸着气,一边抬起头,脸上沾着红油,眼神“茫然”地看向那女官,含糊不清地问:
“枳…枳是什么?好吃吗?有…有‘辣死牛’…好吃吗?” 他指了指翻滚的红油汤底,又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打了个响亮的饱嗝,一脸满足的憨笑,“灶…灶灰…养藤藤…好!‘金豆豆’…长得…壮!白…白梅花…” 他歪着头,努力思索状,然后恍然大悟般一拍大腿(拍得自己龇牙咧嘴),“哦!香!梅花…梅花糕…好吃!蘸…蘸点红油…更香!”
噗嗤!
不知是谁没忍住,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嗤笑,随即又死死憋住。
那女官刻板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一丝愕然和难以置信掠过!她看着眼前这个满嘴红油、打着饱嗝、将太平公主暗藏机锋的警告曲解成“梅花糕蘸红油”的痴儿,感觉自己精心准备的词句如同重拳打在了棉花上,不,是打在了滚刀肉上!完全无处着力!
巨大的荒谬感和一种被戏耍的愤怒涌上心头。她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只能僵硬地屈了屈膝,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告辞!” 带着两名同样表情怪异的内侍,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这充满“烟火气”和“憨傻气”的正堂。
女官一走,堂内紧绷的气氛瞬间松弛,随即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哄笑声。崔明远等人看着李昀那副懵懂无知、却歪打正着让太平公主使者铩羽而归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感慨。李昭德紧绷的脸色也缓和了几分,看着儿子的目光中,复杂之外,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无奈?甚至是…一丝隐隐的激赏?
李昀仿佛对刚才的暗流汹涌毫无所觉,依旧沉浸在美食中。他笨拙地拿起那个装着女帝御赐白梅簪的锦囊(方才吃火锅前解下放在一旁),对着灯火,傻笑着嘟囔:“白…白梅花…好看…比…比糕糕…好看…” 他手指无意识地着锦囊,仿佛在感受着里面玉簪的冰凉。
无人看见的角度,他着锦囊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太平公主的警告如同毒刺,他岂会不懂?但此刻,他只能以“痴傻”为盾,以这满堂“烟火”为矛,硬生生将其顶了回去!
“阿福!” 李昀忽然抬起头,对着侍立一旁、正偷偷咽口水的憨奴喊道,“把…把锅里…剩下的…小金豆…捞出来!给…给王账房送去!让他…边算账…边吃!补…补脑子!省得…总说…‘鬼画符’…吃钱!”
“好嘞!少爷!” 阿福响亮地应了一声,抄起一个大漏勺,就扑向了那依旧翻滚的红油巨鼎。铜鼎锅、红油汤、还有那被遗忘在角落的紫檀贺礼木盒…共同构成了这“祥瑞宴”最后的、充满辛辣讽刺的余韵。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fgae-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