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门第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开门第一事

 

“一二一,左右左,走齐点。”

新编第六团最本质的字就在字面上,就是新。

新兵操练第一件事,就是练习队列。这倒不是为了让他们走的整齐,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服从命令。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口令中,新兵们认清了自己的长官,记住了以后在战场上必须服从的口音。

溃兵们更是必须操练。他们连打败仗,虽然积累了经验,但也没了心气。必须经过严格的纪律训练,才能重新投入战场。

原先剧中,这些人只训练了二十天,后来时间还缩短了。结果就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这些人一上战场就露馅了,被鬼子压着打。

云南地处南方,气候温暖,但秋风一吹,还是感觉很冷的。

幸好,己经挂上少校军衔的马阳情绪高涨,和自己刚刚被提拔为连排长的老部下在校场鞭子挥的飞起,省去了许粟的辛苦。

这样一来,作为团长的许粟就可以沏上壶高沫,坐在营房里想点真正重要的事。

“参谋长,把伙食采购单拿过来。”

林译到来后,许粟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参谋部。当然了,团级部队只能说是参谋处,就是林译带着五个人组建起来的办事处。

国军是一支封建军队,参谋是不掌管兵权的,他们只是依附在许粟身上的幕僚罢了。正适合林译这种人任职。

平日里,他们就负责团里各项文书的传达,后勤物资的采购和储备等等杂务。战时,他们就会把各部的信息汇总上报,标注作战地图,规划行军路线。

林译作为一名军官训练团出来的能得到绩学奖章的高材生,干这些事即使没有经验,也至少知道个流程,省下了许粟亲力亲为的麻烦。

林译很快将单子拿了过来,他立正站好,头一甩,一个敬礼,额头上的那缕呆毛一下飞到耳旁了:“报告团长,伙食采购单送到。”

许粟一看,这单子不仅有一份文字版的报告,还列了一张数字表格。

“好。”许粟翻着报告连连称赞:“你干得不错。”

林译被夸了几句。高兴的脸都红了,敬礼用力太猛,胸前的奖章都快飞起来了。

一个兵,培养战斗力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精良的武器?优秀的组织?细致的思想工作?

都不是,是吃饭。

一个人,一天能吃几碗饭,首接决定了他体格是否强壮,决定着他能不能扛起枪。

许粟的军事经验九成来自战场实践,剩下一成来自后世在知乎上吹逼的经历。

战场实践让他活了下来。吹逼知识让他掌握了这支部队。

就比如这样一句话。好的炊事班相当于半个指导员。

这话不是说,炊事班可以做指导员的工作,而是说吃饭是个政治问题。

许粟的团里饭菜分为三个等级,就是权力的分级。

第一级是许粟和他的警卫排三十人。许粟和他们同吃一锅饭。平时的伙食标准就是一荤一素,还要是炒菜,主食是白面馒头。打了败仗逃跑时,也尽量保证他们每天吃饱。他们就是许粟的最后的保命手段。

第二级是许粟队伍里的老兵一共十三人。他们平时的伙食标准就是两个素菜,主食是白面馒头。逃跑时,只能有什么吃什么了。团里现在的营连长除了迫击炮连连长要技术水平所以由李连胜担任,其他被他们包了。他们是许粟掌控这支部队的抓手。

第三级是团里最多的壮丁。他们的伙食就是炖菜,主食也变成了杂粮馒头。他们上了战场,如果打不赢,就撤不出来了。

翻着伙食采购单,许粟脑袋都要大了,滇西己经驻扎了太多部队,物价一日三涨,粮食补充极其困难。

国军的伙食补给分为主食和副食,主食就是大米或者面粉,政府会把粮食从各地征收上来,再由军政部按照一个兵一天一斤半粮的标准,统一补充给各个部队。

副食就是柴火、蔬菜、肉食等物资,这些东西,军政部会给各部队发一笔副食费,由他们就地采购。

听起来是不是很好?但事情由国府一做,就出了问题。

首先就是主食的配发。在国府官僚的层层贪污下,送到部队的粮食永远都是缺斤少两的,有一半都是老爷们开恩了。而且这些粮食的质量也十分低劣,其中往往掺杂着大量的沙石。

其次便是副食费的发放。国军的副食费由政府和军队协商每半年调整一次,但货币的贬值速度比国军溃败的速度还快,所以国军的副食费常常不够。

现在,副食费己经调整到了每人每月400法币,但在滇西,这些钱连做饭的柴火都买不起。

许粟部队的补给粮食在系统的加持下,每月足额足量到了。但副食费就算是及时按数发放,也实在太少了。

林译拿着物价表为许粟汇报着:“经过我们的调查,禅达的物价如下。”

“五花肉55元一斤,牛肉35元一斤,菜油90元一两,盐30元一斤,豆芽10元一斤,豆腐1元一斤,榨菜10元一斤,木柴30元一捆。”

许粟举起手打断了林译:“这一捆柴有多少?”

林译紧张地解释道:“可以供一个士兵用半个月。”

许粟追问道:“只是做饭?还是包括供暖?”

“光做饭,取暖需要另外购买碎煤。”

许粟抓了两把头发,将皮带往腰上一扎:“走,我们下部队看看。”

许粟营地沿着地势展开,分为三个部分。山坡上,是原先的山神庙,现在是许粟和警卫排的住所。再往下,有一排新修的木屋,是连排长们的住所。山脚下,围绕着校场乱糟糟的搭建着一堆棚子。士兵们住在这里。

许粟来到校场时,得到消息的马阳和楚文也赶到了。

“大哥。”“团长。”

许粟指着军姿挺拔的楚文对马阳说道:“看看人家,你这弯腰驼背的,还团附呢。”

马阳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给许粟点了根烟:“私下里,就没有那么讲究了。我校场上把得严,绝对误不了事。”

许粟吐了口烟,没再细究,说起自己来的原因:“快放午饭了,我来看看弟兄们吃得怎么样。”

马阳和楚文两人对视一眼,楚文上前说道:“知道大哥你抓得紧,队伍里纪律严得很。可能是我俩看走了眼,有人撞大哥手上了?”

许粟看着他们紧张的表情,一下明白他们的担心了。这是军里有人贪污啊。他头向后偏了偏,一名警卫心领神会地脱离队伍走了。

“我在山上知道的事,你们在下面就更清楚了。”许粟吐了口烟,指了指两人:“既然你们都开口了,这次就算了。走,陪我去看看弟兄们。”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fdic-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