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个月,成了红旗厂成立以来,最奔波劳碌的一段日子。
李小毛和肖伟业,就像两只不知疲倦的工蜂,每天都登上去往各市各县的各辆班车。
而徐牧野,则开始了在海阳市内的穿梭。
他第一个找的,是活塞厂。
第二个,就是轴承厂。
找到许振华的时候,这位老厂长似乎对他还有点印象,只是他正蹲在车间里,用一块油布,仔细擦拭着一台机器的滚珠,没空答理他。
周围更都是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
等了会儿,许振华连头都没抬,徐牧野又喊了声,他的声音才像是从机器的缝隙里挤出来的。
“有事说事。”
徐牧野把一份“红旗1号”大修包的配件清单,递了过去。
“许厂长,我想跟你谈个合作。”
许振华的目光,在那张纸上扫了一眼,眉头皱得更深了。
“没兴趣。”
“我们厂的轴承,不愁卖。”
徐牧野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
“我知道。”
“你们是三田汽车的供应商,东西当然不愁卖。”
许振华擦拭的动作,停顿了一瞬。
他终于抬起头,那双深陷的眼睛里,透出一丝警惕。
“你怎么知道?”
“我不仅知道你们是供应商,我还知道,你们快要被踢出局了。”
徐牧野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许振华那潭死水般的心湖。
许振华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猛地站起身,一把将徐牧野拉到车间角落一个稍微安静点的地方。
“你胡说八道什么!”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徐牧野平静地看着他。
“南泰那边,高温高湿,你们供应的轮毂轴承,防锈涂层有问题。”
“日本本土的轴承,耐盐雾测试能撑五百个小时。”
“你们的,连三百个小时都撑不到。”
“我说的,对不对?”
许振华的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件事,是厂里的最高机密,除了几个核心技术员,根本没人知道。
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从哪听说的?
徐牧野没有再逼他,只是把那份清单,又往前递了递。
“许厂长,我今天来,不是来揭你伤疤的。”
“我是来跟你交个朋友。”
“大修包的生意,我们红旗厂做定了。”
“轴承,是里面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我希望,我的‘红旗大修包’里,用的是你们海阳轴承厂的产品。”
“让我想想。”
两个月的时间,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与谈判中,悄然流逝。
当中福市的第一批配件,由李小毛押着车运回红旗厂时。
当肖伟业带着一身尘土和十几本写满数据的笔记本,出现在徐牧野办公室时。
徐牧野知道,他的“大修包”计划,地基,已经打牢了。
每个月,一千套。
这个数字,足以让海阳乃至周边的所有汽修厂,都离不开红旗厂。
但这还不够。
徐牧野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在一个闷热的午后,他拨通了那个远在上江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吕海光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油滑的笑声。
“徐老弟,真是稀客啊。”
“怎么,有什么好东西,要关照老哥我了?”
徐牧野靠在椅子上,听着电话里的电流声。
“吕哥,这次,是我有事求你。”
“我想认识一下,武凌风,风哥。”
电话那头的吕海光,沉默了几秒。
“徐老弟,你玩得越来越大了。”
“风哥那个人,脾气可不太好。”
徐牧野笑了笑。
“我不是去跟他抢生意,我是想给他送生意。”
“你跟他说,每个月,我能吃下他两百套走私车的汽配件。就是我这个套嘛,里面有多少配件,都要由我来指定,他风哥呢,就负责配齐就是了。”
吕海光很快就给了回复。
武凌风同意了。
这位垄断了上江水货汽配市场的船老大,对送上门的钱,没有理由拒绝。
……
秦栋梁的汽配店里。
他看着徐牧野列出的那张清单,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老徐,你这是疯了?”
“你从武凌风那里拿散件自己配,多麻烦?”
“洋城汽配城里,现成的大修包也有,就算中间配件有些不一样,你调整一下不就行了?价格跟咱们拿货也差不了多少。”
秦栋梁一边说,一边用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你何必费这个劲?”
徐牧野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浮沫。
“老秦,账不是你这么算的。”
他的语气很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价格是差不多,但利润,差得远了。”
“我从国营厂拿的指标货,成本价比市场价,至少低了三到四成。”
“这就意味着,我的大修包,可以比洋城卖得便宜。”
“便宜一到两成。”
秦栋梁愣住了。
他手里的算盘,停了下来。
“便宜一两成,咱们还能赚?”
“当然。”
徐牧野伸出两根手指。
“整体算下来,我们还能有两成半的纯利。”
“就拿这个‘海阳1号’来说,一套卖五百,我能赚一百块。”
“每个月一千套,就是十万块的纯利润。”
秦栋梁倒吸一口凉气。
十万!
一个月!
这数字,让他感觉有点头晕。
徐牧野放下茶杯,又伸出四根手指。
“这还不算走私车的。我从武凌风那拿的水货,全都是进口配件,是像三田、木田那种小轿车才用得上的。”
“洋城汽配城,根本没有成套的走私车大修包。”
“武凌风那都给了他清单,各种配件都分开装好的了,只是拿回来做分装,成本价能压到四百块左右。”
“你拿来卖,一千块一套。”
“给你两成利,也就是两百块。”
“我还能赚四百。”
秦栋梁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
“我这边……我这边一个月,卖个两百套,绝对没问题。”
徐牧野的嘴角,微微上扬。
“那就是八万。”
两种大修包加起来,一个月就是接近二十万的利润。
再加上减震器的收入。
秦栋梁的脑子里,已经是一片空白。
他呆呆地看着徐牧野,半晌才吐出一句话。
“老徐……照这么搞下去,半年,半年红旗厂就能上那条变速箱齿轮的生产线了。”
徐牧野却没有接他的话。
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dcih-1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