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牧野刚走出医院大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蔡韩斌就追了出来。
“等一下!”
徐牧野停下脚步,回头看他。
“蔡警官还有事?”
蔡韩斌走到他面前,递给他一支烟。
徐牧野摆了摆手。
“戒了。”
蔡韩斌自己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一团白色的烟雾。
“你小子,今天可真是让我开了眼了。”
他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不过,我得提醒你,茅家那帮人,都是滚刀肉,虽然他表哥被抓了,但难保他们不会再找你麻烦。”
“你最近,最好不要在洋城这附近出现了。”
徐牧野点了点头。
“我明白,我本来就是要去上江的。”
蔡韩斌嗯了一声,又问道。
“对了,你之前说,你是来洋城采购的。”
“主要想采购些什么?”
徐牧野想了想,说道。
“什么都要一点,主要是汽车零配件,特别是轿车和卡车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
“如果能有机会,我还想看看,能不能搞到一条生产变速箱齿轮的旧生产线。”
他知道,这事很难。
之前他拜托过胡应强,但那个老狐狸,精于算计,怎么可能真心帮他去联系这种能壮大红旗厂实力的核心设备。
哪怕从中能捞到好处,他也不会干。
因为一个强大的红旗厂,不符合他在海阳的利益布局。
所以,徐牧野也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没想到,蔡韩斌听完,却沉默了。
他夹着烟,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半晌,他才开口。
“生产线的事,不好办。”
“不过……”
他弹了弹烟灰。
“也不是完全没有门路。”
徐牧野的眼睛,瞬间亮了。
蔡韩斌看着他,笑了笑。
“这样吧。”
“你不是要去上江吗?”
“等伱从上江回来,准备回海阳的时候,提前给我打个电话。”
“我家里,有几个长辈在省里的工业系统,还有同学在外面开工厂,我帮你问问。”
“成与不成,我不敢保证,但问问总没坏处。”
徐牧野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这下他知道蔡韩斌家世不凡,还很有人脉,竟然能触及到这个层面。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他郑重地看着蔡韩斌。
“蔡警官,这份人情,我记下了。”
蔡韩斌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谈不上什么人情。”
“你帮我们抓了飞哥,我帮你问个事,礼尚往来而已。”
他掐灭了烟头,扔进路边的垃圾桶。
“行了,快走吧。”
“去车站,找辆去上江的车,连夜离开。”
“好。”
徐牧野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客套话。
……
前往上江的绿皮火车,在铁轨上发出单调而富有节奏的哐当声。
徐牧野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与村庄,思绪却早已飞到了那个即将抵达的,充满着机遇与风险的巨大城市。
洋城的事情,算是有了一个了结。
蔡韩斌的人情,他记下了。
茅家的麻烦,他也用最直接的方式斩断了。
现在,他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红旗厂寻找更多机遇的任务中去。
徐牧野闭上眼,在摇晃中沉沉睡去。
再次睁开眼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火车鸣响了悠长的汽笛,缓缓驶入了上江站。
徐牧野没有在车站过多停留,他背着行李,按照之前打听到的路线,直接坐上了一班前往黄浦江码头的公交车。
凌晨四点多的上江,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雾之中。
然而,当徐牧野走下公交,靠近码头时,一股与这寂静清晨截然不同的喧嚣气息,便扑面而来。
空气里,带着一股浓重的,咸湿的海腥味,其中还夹杂着柴油机低沉的轰鸣与淡淡的油烟味。
天还没亮透,码头的岸边,却已经像是赶集一般热闹。
影影绰绰的人群,在昏暗的灯光下涌动。
几艘看不清吨位的货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船上的水手们正手脚麻利地将一箱箱货物,通过简陋的跳板,搬运到岸上。
岸边,早有等着接货的人。
他们大多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嘴里叼着烟,借着手电筒的光,仔细地查验着货物。
有人直接打开木箱,里面赫然是一堆堆还沾着海水的带鱼和黄花鱼。
看过货色,不需要太多言语,接货的贩子直接从腰包里掏出一沓钱,塞到船员手里,然后招呼着同伴,用三轮车或者小货车,飞快地将海鲜拖走。
整个交易过程,快得惊人,透着一股心照不宣的默契。
徐牧野找了个不碍事的角落,蹲了下来,津津有味地看着眼前这幅生动的,只属于这个时代的走私交易图景。
没了何晓芸在身边,他确实方便了许多。
倒不是说何晓芸碍事,只是带着一个女同志,终究有诸多不便,连洗个澡都得等她先洗完,远不如现在这般自在。
他的目光,很快被一艘刚靠岸的船吸引了。
那艘船上搬下来的,不是海鲜。
而是十台用厚厚的塑料膜包裹着的大彩电,上面“SHARP”的标志,在手电筒的光下一闪而过。
有新有旧,看样子,甚至有些是从国外的二手市场淘换回来的。
徐牧野的心,被轻轻触动了一下。
他想起了上辈子,自己为了买一台十八寸的夏普彩电,省吃俭用,攒了很久的钱。
直到最后被诬陷入狱,那个小小的愿望,都没能实现。
他记得很清楚,当时海阳的百货商场里,一台全新的夏普彩电,要卖到一千五百块。
而这种走私货,圈子里流传的价格,大概是九百块。
这中间巨大的价差,根源就在于关税。
八十年代,国内为了保护国内的家电产业,对进口彩电征收高达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关税。
一台彩电在国际市场的正常采购价,大概也就七百出头。
走私贩子们绕开了关税,在上江这种码头直接拿货,成本能压到八百块不到。
再转手卖到海阳那样的内陆城市,加个一百多的差价,依旧比商场里便宜一大截,自然不愁销路。
就在他心里盘算着这些的时候,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在他身边响了起来。
“徐老板,看上彩电了?”
徐牧野闻声回头。
只见一个穿着灰色夹克,身材微胖,脸上始终挂着一副和气生财笑容的男人,正站在他身后。
男人手里夹着一根烟,烟雾缭绕中,那双小眼睛显得格外精明。
徐牧野心里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地站了起来。
“吕主任?”
来人正是吕海光。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dcih-1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