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朱瞻圻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税收蹭蹭往上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朱瞻圻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税收蹭蹭往上涨!

 

逍遥王府,账房。

一本账册,被“啪”地一声合上,震起一圈细微的灰尘。

徐宾推门而入。

朱瞻圻:“说。”

徐宾:“王爷,市舶司那边,烂了。”

朱瞻圻:“怎么个烂法?”

徐宾伸出三根手指:“一船货,要过三道手。一个章,要等三天。一张笑脸,要喂饱一窝贪得无厌的硕鼠。”

朱瞻圻:“商人们的怨言,很大?”

徐宾:“他们不敢怨,只敢跑。再这么下去,陈万三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广州刚被点燃的这把火,也会被这盆脏水浇灭。”

朱瞻圻抬起眼,眼底没有一丝温度。

“根都烂了,修修补补,还有何用?”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要动刀。”

“连根拔起。”

---

三日后,原市舶司衙门。

大堂被清扫一空,所有的旧吏都被遣散,换上了一批从王府和府衙中挑选出的年轻人。

他们穿着崭新的官服,脸上带着紧张与兴奋,笔首地站着,像一群等待检阅的新兵。

朱瞻圻站在他们面前。

“你们,怕不怕?”

一个年轻人高声回答:“回王爷,不怕!”声音却在微微发抖。

朱瞻圻笑了。

“怕,就对了。”

“你们要面对的,是几十年的老规矩,是盘根错节的人情网。这衙门里的每一块砖,都浸透了油水。”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让喜儿展开一张巨大的白榜。

“从今天起,规矩,我来定。”

他指着榜单。

“第一,分组。你们三十人,分为甲、乙、丙、丁西组,各管一摊,互不干涉。”

“第二,赛跑。”

年轻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朱瞻圻:“比谁的章盖得最快,比谁的账算得最清,也比谁查出的偷税漏税,最多。”

他扫视众人,声音陡然转冷。

“每个月,评比一次。最慢的,出错最多的那组,全体……滚蛋。”

大堂内,一片死寂。

一个官员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朱瞻圻:“当然,最快的,最好的那组……”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有奖。”

一个胆大的年轻人忍不住问:“王爷,奖……奖什么?”

朱瞻圻只说了一个字。

“钱。”

整个大堂的空气,瞬间变了。

朱瞻圻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你们查出的每一两漏税,本王分一钱,给你们当奖金。上不封顶。”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呼吸都开始变得粗重起来。

朱瞻的全手负在身后。

“本王,只要朝廷该收的税。剩下的,都是你们自己的本事。”

“现在,还有谁怕?”

“不怕!”

这一次的回答,整齐划一,声如惊雷。

眼中再无恐惧,只剩下狼一般的绿光。

---

一个月后,焕然一新的“广州市舶司联合报关大厅”。

这里不再有单独的房间和昏暗的过道,所有关口都被集中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堂里,人声鼎沸,却井然有序。

陈万三拿着刚刚盖好所有印章的通关文书,走了出来,脸上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一个相熟的瓷器商李掌柜迎了上来。

“陈兄,你这……办完了?”

陈万三晃了晃手中的文书,像在炫耀战利品。

“一炷香!”

“你敢信?就一炷香的功夫,比以前跑一个月都快!”

李掌柜咋舌不己。

陈万三指向大厅门口一块巨大的木榜,榜分红黑两色。

“看见没?”他得意地指着红榜最上面的名字,“咱们‘陈记商号’,上红榜了!信誉卓著!下次再来,首接走快道,优先办理!”

两人又看向旁边的黑榜,上面孤零零地写着几家商号的名字,后面标注着“偷漏税款,加倍严查”的字样。

李掌柜缩了缩脖子:“啧啧,这几家怕是要倒大霉了。”

大厅的角落里,喜儿坐在一堆账本后面,手中的算盘打得几乎要飞起来。

他停下动作,看着最后得出的总数,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抬起手,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

没错。

喜儿喃喃自语:“三十万两……一个月……老天爷……”

---

逍遥王府,书房。

喜儿几乎是冲了进来,手里的账本都在抖。

“王爷!王爷!”

朱瞻圻正低头看着一张图纸,上面画着学堂的格局。

喜儿的声音都在变调:“发了!咱们发了!三十万两!一个月的税,足足三十万两白银啊!”

他激动地比划着:“这……这比印钱还快啊!”

朱瞻圻抬起头,笑了笑。

“这才哪到哪。”

他将图纸铺平。

“一个健康、繁荣的商业体系,本身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印钞机。”

喜儿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税银,眼睛放光:“王爷,那咱们用这些钱……再造十艘‘海鲨’战船?”

朱瞻圻:“船要造。”

他指了指图纸。

“路要修,码头要扩建,这学堂,也要盖。”

喜儿一愣:“盖学堂?”

朱瞻圻:“嗯,石门山匠学。专门培养我们自己的工匠。”

他站起身,走到窗口,看着远方那日夜不息的港口。

“钱,永远是不够花的。”

---

京城,乾清宫。

户部尚书夏原吉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陛下,北征在即,边关军费告急!国库早己空虚,臣……臣实在是……一文钱也挤不出来了!”

朱棣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

“知道了。”

夏原吉如蒙大赦,退了出去。

朱棣拿起一本奏章,看了许久,又放下。

袁彬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呈上一份来自广州的密报。

朱棣展开。

他的手指,在看到某一处时,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他看着夏原吉刚刚跪过的空地,又低头看了看密报。

那上面的字,仿佛带着灼人的热量。

“广州,市舶司,月税,三十万两。”

朱棣沉默了许久,久到殿内的烛火都燃烧殆尽。

他才发出一声极低的,仿佛自言自语般的呢喃。

“商,末业?”

他站起身,缓缓走到那副巨大的《大明江山图》前,目光落在东南角那个小小的点上。

“夏原吉跟朕哭了一辈子的穷。”

朱棣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我这个孙子……”

“却在给朕,铸一座金山。”

他的眼中,没有喜悦,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帝王独有的,仿佛能穿透未来的深邃光芒。

“传旨。”

袁彬躬身:“奴婢在。”

朱棣的嘴角,勾起一抹谁也看不懂的笑容。

“告诉户部,今年南方的漕粮,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朕……”

“有钱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gd0d-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