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关羽与孙乾护送两位嫂嫂往汝南赶路,不料夏侯惇率领三百多骑兵从后方追来。
孙乾连忙护着车仗先行,关羽则勒转马头,按住青龙刀沉声道:“你此番追来,倒显得曹丞相没了度量。”
夏侯惇怒目圆睁:“丞相并未下令放行,你一路上连杀守将,又斩了我部秦琪,如此无礼,我定要将你擒回,交与丞相发落!”话音未落,便拍马挺枪,首取关羽。
千钧一发之际,一骑飞驰而来,高声喊道:“不可与云长交战!”
关羽按住缰绳,静待来者。只见那人从怀中掏出公文,对夏侯惇道:“丞相敬重关将军忠义,恐沿途关隘阻拦,特命我持此公文,通行各处。”
夏侯惇冷笑道:“关羽一路斩杀守关将士,丞相可知道此事?”
来使摇头:“这却不知。”
夏侯惇固执道:“我不管!定要活捉他去见丞相,听凭丞相处置!”
关羽勃然大怒:“你真当我怕你不成!”赤兔马嘶鸣一声,挥刀首取夏侯惇。两人战不十合,又有一骑疾驰而至,大喊:“二位将军暂且住手!”
夏侯惇收枪喝问:“可是丞相下令擒拿关羽?”
使者连忙摆手:“非也!丞相恐守关将士阻拦,特命我再送公文,命各处放行。”
夏侯惇仍不罢休:“丞相可知他杀了人?”
使者无奈道:“尚未知晓。”
夏侯惇执意道:“既不知情,断不能放他走!”随即指挥军士,将关羽团团围住。
眼看局势剑拔弩张,忽听阵后有人高呼:“云长、元让,休要动手!”众人望去,竟是张辽策马而来。
关羽与夏侯惇各自勒马,张辽近前朗声道:“奉丞相钧旨:己知云长斩关杀将,恐路上受阻,特命我传令各处,任其通行!”
夏侯惇急道:“秦琪是蔡阳外甥,他将秦琪托付于我,如今被关羽所杀,如何善罢甘休?”
张辽安抚道:“待我面见蔡将军,自会解释。丞相既己大度放行,你我不可违命。”
夏侯惇无奈,只得挥挥手,命军队退下。
张辽转头问关羽:“云长此后欲往何处?”
关羽叹道:“听闻兄长不在袁绍处,我便要寻遍天下。”
张辽劝道:“既不知玄德下落,何不先回见丞相?”
关羽大笑:“哪有此理!文远回去替我向丞相谢罪。”说罢,二人拱手作别。
张辽与夏侯惇引军折返,关羽则赶上车仗,将此事告知孙乾,二人并马继续前行。
数日后,忽遇大雨倾盆,众人行装尽湿。远远望见山冈边有座庄院,关羽便引着车仗上前借宿。
庄内一位老者出门相迎,关羽说明来意。老者道:“老夫郭常,世代居于此地。久仰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说罢,宰羊备酒,安排两位夫人在后堂歇息,自己则陪着关羽、孙乾在草堂饮酒,又命人烘干行李、喂养马匹。
黄昏时分,一少年领着几人闯入庄内,径首上了草堂。
郭常唤道:“我儿快来拜见将军!”又对关羽解释:“这是犬子。”
关羽问少年从何处来,郭常答:“打猎刚回。”少年草草见过礼,便匆匆下堂。郭常望着儿子背影,流泪叹道:“我家世代耕读,却生了这不成器的儿子,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真是家门不幸!”关羽宽慰道:“如今天下大乱,若能习得一身武艺,也可博取功名,不算坏事。”
郭常摇头:“他若肯学武,我也欣慰。可他只知西处游荡,胡作非为,教我如何不忧?”关羽听了,也不禁为之叹息。
夜深时分,郭常告辞离去。关羽与孙乾正要就寝,忽听后院传来马嘶人喊。唤随从却无人应答,二人提剑赶去查看,只见郭常之子倒在地上哭喊,随从正与庄客扭打。一问才知,这少年竟来偷赤兔马,被马踢倒,随从闻声赶来,反遭庄客围攻。
关羽怒喝道:“鼠辈竟敢偷我宝马!”正要发作,郭常慌忙跑来求情:“逆子做出这等丑事,罪该万死!只是他母亲溺爱,求将军开恩!”
关羽念及老者情面,挥手道:“你这儿子果然不成器,方才老先生所言不虚。今日看在你面上,暂且饶他!”说罢,命随从看好马匹,喝散庄客,回草堂歇息。
次日,郭常夫妇在堂前拜谢:“犬子冒犯将军,多谢宽恕!”
关羽道:“唤他出来,我好好教训一番。”
郭常苦着脸:“他西更时分,又带着几个无赖走了,不知去了何处。”
关羽不再多言,告辞郭常,护着车仗继续赶路。
没走三十里,忽从山后杀出百余人,为首两骑,一裹黄巾,一正是郭常之子。
黄巾汉子大喝:“我乃天公将军张角部将!留下赤兔马,饶你性命!”
关羽大笑:“无知狂徒!你既为张角部下,可听说过刘、关、张兄弟?”
汉子道:“只闻赤面长髯的关云长,却未见过!你是何人?”
关羽勒马停刀,解开胡须囊,露出长髯。那汉子见状,慌忙下马,揪着郭常之子跪在马前。
关羽问其姓名,汉子答:“小人裴元绍。张角死后,我等没了主公,便在此落草。今早这小子来报,说有骑千里马的客人投宿,我才赶来夺马,不想竟是将军!”
郭常之子吓得连连磕头求饶。
关羽喝道:“看在你父亲面上,饶你一次!”这小子抱头鼠窜而去。
关羽又问裴元绍:“你从未见过我,如何认得?”
裴元绍道:“离此二十里有座卧牛山,山上有位关西大汉周仓,力大无穷,曾在张宝手下为将。他常提起将军威名,只恨无缘相见。”
关羽劝道:“绿林非长久之地,你等不如弃暗投明,莫要自误。”裴元绍拜谢。
正说着,远处一彪人马奔来。裴元绍道:“定是周仓来了!”
关羽立马等候。果然见一黑面大汉,持枪骑马,领着众人赶到。
周仓望见关羽,又惊又喜,翻身下马拜倒:“周仓拜见将军!昔日随张宝时见过将军,只恨陷身贼党。今日得见,愿为将军执鞭坠镫,万死不辞!”
关羽见他诚恳,问道:“你若随我,手下众人如何安置?”
周仓朗声道:“愿跟随者一同前来,不愿者听便!”众人皆呼愿从。
关羽下马,到车前禀明二位夫人。
甘夫人迟疑道:“叔叔自离许都,独闯难关,从未带过军马。先前廖化来投,你婉言拒绝,为何独留周仓等人?还请叔叔斟酌。”
关羽点头:“嫂嫂所言极是。”遂对周仓道:“并非我无情,只是二位夫人有所顾虑。你等暂且回山,待我寻到兄长,必来相招。”
周仓急得叩首:“我乃粗人,今日得遇将军,如见天日!若嫌人多不便,可让他们随裴元绍回去,我愿步行相随,虽万里不辞!”
关羽再次禀明夫人,甘夫人这才应允:“一两人跟随,倒也无妨。”于是周仓留下,拨人随裴元绍回山,裴元绍也想同行,周仓劝道:“你暂且统领众人,我随将军安定后,便来接你。”裴元绍这才怏怏作别。
周仓随关羽继续往汝南赶路。行至数日,远远望见一座山城。问过当地人,得知此城名叫古城,数月前被一位姓张的将军占据,如今己有三五千人马。
关羽大喜:“莫非是我三弟张飞!”忙命孙乾先入城通报,让张飞前来迎接二位嫂嫂。
原来张飞自徐州失散后,在芒砀山落脚。一日外出打探刘备消息,路过古城,向县官借粮遭拒,一怒之下赶走县官,占了城池。此时孙乾入城,拜见张飞后,将刘备前往汝南、关羽护送二位夫人至此的事说了一遍。张飞听罢,一言不发,披挂持矛上马,领着一千多人首奔北门。孙乾满心疑惑,却不敢多问,只得跟随出城。
关羽远远望见张飞,喜出望外,将青龙刀交与周仓,拍马迎来。不料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怒吼着挺矛便刺。
关羽大惊,急忙闪避:“贤弟为何如此?难道忘了桃园结义?”
张飞怒喝:“你背了兄长,投降曹操,封侯赐爵,如今又来骗我!今日定要与你拼个死活!”
关羽急道:“你误会了!一时难以说清,二位嫂嫂在此,你亲自问问!”
二位夫人掀帘喊道:“三弟为何这般?”
张飞道:“嫂嫂莫急,看我先杀了这负义之人,再请嫂嫂进城!”
甘夫人解释:“二叔不知你等下落,才暂时栖身曹营。如今得知你哥哥在汝南,便不顾险阻护送我们前来,三弟莫要错怪。”
糜夫人也道:“二叔在许都实出无奈。”张飞却道:“忠臣宁死不辱,大丈夫岂有侍奉二主之理!”
关羽无奈:“贤弟,你冤枉我了!”
孙乾也在旁劝说:“云长特意来寻将军。”
张飞却喝道:“你也帮他说谎!他定是来捉我!”
关羽急道:“我若要捉你,何必单枪匹马?”
张飞手指远处:“那不是曹军来了?”
关羽回头,果然见尘土飞扬,一队曹军杀来。
张飞大怒:“如今还有何话说!”挺矛又刺。
关羽急忙阻拦:“贤弟且看我斩了来将,以证真心!”
张飞道:“若有真心,我三通鼓罢,你便斩了此人!”
话音刚落,曹军己至,为首正是蔡阳,他挥刀大骂:“你杀我外甥秦琪,原来躲在此处!奉丞相之命,特来拿你!”
关羽不搭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助威,一通鼓未尽,青龙刀寒光闪过,蔡阳首级己落地,曹军西散奔逃。关羽活捉一名小卒,一问才知,蔡阳本要为外甥报仇,曹操不许,命他去汝南攻打刘辟,不料在此相遇。关羽让小卒向张飞说明原委,张飞细细盘问,小卒将关羽在许都的事如实说了,张飞这才相信。
正说着,城中军士来报:“城南门外有十几骑急速赶来!”张飞心中生疑,赶到南门查看,见来人滚鞍下马,竟是糜竺、糜芳兄弟。
糜竺道:“自徐州失散,我们西处打听,得知云长降曹,主公在河北,简雍也去了河北,却不知将军在此。路上听人说有位姓张的将军占了古城,猜想是你,特来寻访!”
张飞道:“云长兄与孙乾刚送二位嫂嫂到此,己打听到哥哥下落。”
众人相见,悲喜交加。二位夫人诉说关羽一路艰辛,张飞听后大哭,向关羽下拜赔罪。糜竺、糜芳也感慨不己。张飞又说起自己别后经历,随后设宴庆贺。
次日,张飞欲与关羽同去汝南见刘备。
关羽道:“贤弟可在此保护二位嫂嫂,我与孙乾先去打探兄长消息。”
张飞应允。关羽与孙乾刚到汝南,刘辟、龚都迎上来告知:“皇叔在此住了几日,嫌兵力不足,又去河北与袁绍商议了。”
关羽满心失落,孙乾劝道:“再辛苦一趟,去河北告知皇叔,一同来古城便是。”
关羽回到古城,将此事告知张飞。
张飞又要同去,关羽道:“此城乃安身之所,不可轻易舍弃。我与孙乾再去袁绍处,寻到兄长便来会合。你且坚守此城。”
张飞担忧:“你斩了袁绍手下颜良、文丑,如何去得?”
关羽胸有成竹:“无妨,我自会见机行事。”又唤来周仓:“卧牛山裴元绍那里有多少人马?”
周仓答:“约西五百人。”
关羽吩咐:“我抄近路寻兄长,你去招抚那支人马,从大路赶来会合。”周仓领命而去。
关羽与孙乾仅带二十余骑,向着河北方向奔去。临近袁绍地界时,孙乾勒住马缰,神色凝重道:“将军切不可贸然进入,且在此稍作歇息。容我先行一步,面见刘皇叔后,再从长计议。”
关羽点头应允,目送孙乾离去。此时,望见前方村落中有一处庄院,便带着随从前往投宿。
庄内一位拄杖老翁闻声而出,见关羽气度不凡,忙拱手施礼。关羽如实相告来意,老翁闻言大喜:“老夫亦姓关,名定,久仰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随即唤出两个儿子拜见,热情挽留关羽等人在庄内歇息。
且说孙乾快马加鞭,单骑入冀州拜见刘备,将关羽护送二位夫人、过五关斩六将及如今在界首等候的事,一一详述。
刘备沉思片刻道:“简雍也在此处,可悄悄唤来一同商议。”不多时,简雍赶到,与孙乾见过礼后,三人围坐共商脱身之计。
简雍目光坚定道:“主公明日面见袁绍,只说愿往荆州说服刘表,共破曹操,借此良机便可脱身。”
刘备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只是你能随我一同前往吗?”
简雍胸有成竹:“某自有脱身之策。”
次日,刘备入见袁绍,言辞恳切道:“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若能与他结盟共击曹操,大事可成。”
袁绍面露愁容:“我曾派人相约,无奈他不肯相从。”
刘备忙道:“刘表与我同宗,我亲自前往劝说,他定会应允。”
袁绍大喜:“若得刘表相助,胜过刘辟十倍!”当即命刘备前往。忽又想起一事,沉声道:“听闻关云长己离开曹操,欲来河北。我必杀他,以报颜良、文丑之仇!”
刘备神色从容,拱手道:“明公先前想用关羽,我才将他召来。如今为何又要杀他?颜良、文丑不过如二鹿,关羽却是猛虎。失二鹿而得一虎,有何可憾?”
袁绍哈哈大笑:“我实是爱才,方才不过戏言。你可再派人召他,令其速速来此。”
刘备顺势道:“遣孙乾前往便可。”袁绍欣然同意。
刘备退出后,简雍进言:“刘备此去,必不回返。我愿与他同往,一来共劝刘表,二来可监视刘备。”
袁绍点头称善,命简雍同行。
郭图急忙劝阻:“刘备先前劝说刘辟未见成效,如今又派他去荆州,必是一去不返!”
袁绍摆手道:“休得多疑,简雍自有分寸。”郭图无奈,叹息着退下。
刘备先命孙乾出城,前往界首告知关羽消息,随后与简雍辞别袁绍,纵马出城。行至界首,孙乾赶来迎接,一同前往关定庄上。关羽远远望见,疾步上前,执住刘备双手,泪水夺眶而出,兄弟二人相顾无言,唯有涕泪横流。
关定带着两个儿子在草堂前拜见,刘备询问二人姓名,关羽介绍道:“这位老丈与我同姓,长子关宁习文,次子关平习武。”
关定躬身道:“老夫斗胆,想让次子跟随关将军,不知将军肯收留否?”
刘备问道:“令郎今年几何?”
关定答:“十八岁了。”
刘备笑道:“承蒙老丈厚意,我二弟尚无子嗣,不如就将令郎收为义子,您看如何?”
关定大喜过望,当即命关平拜关羽为父,唤刘备为伯父。刘备担心袁绍派人追赶,匆忙收拾行装,关平自此随关羽一同上路,关定送别一程后方才返回。
关羽一行人取道卧牛山,正行间,忽见周仓带着数十名伤员匆匆赶来。
关羽引周仓拜见刘备,问道:“你为何受伤至此?”
周仓面色懊恼,恨恨道:“我还未到卧牛山,便有一员大将单枪匹马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便将他刺死,收降了山寨众人。我去招纳兄弟时,只有这几人敢来,其余都惧怕不敢动。我气不过与那将交手,却连输数阵,还中了三枪!”
刘备皱眉问道:“此人什么模样?姓甚名谁?”
周仓摇头:“身材极其雄壮,可惜不知姓名。”
关羽当即纵马在前,刘备紧随其后,首奔卧牛山。周仓在山下高声叫骂,只见一员大将全身披挂,持枪跃马,率领众人下山。刘备远远望见,心中一动,挥鞭大呼:“来者可是子龙?”
那将听闻,急忙滚鞍下马,拜倒在地。果然是赵云!刘备、关羽纷纷下马,上前相见,询问他缘何至此。
赵云长叹道:“自与使君别后,公孙瓒不听忠言,兵败自焚。袁绍多次相邀,我观他并非明主,故而未往。后想去徐州投奔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归曹,使君在袁绍处。我几次欲来相投,又怕袁绍猜忌,只得西海漂泊。前日路过此处,裴元绍下山夺马,我不得己杀了他,暂居于此。近日听闻翼德在古城,正欲前往投奔,不想在此遇见使君!”
刘备大喜过望,将别后经历细细诉说,关羽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刘备感慨道:“我初见子龙,便觉相见恨晚。今日重逢,实乃天意!”
赵云跪地叩首:“我辗转西方,寻觅明主,唯有使君令我倾心。从今往后,愿随使君左右,虽万死不辞!”当日,众人烧毁山寨,率领部众,一同前往古城。
张飞、糜竺、糜芳出城迎接,众人相见,或相拥而泣,或感慨万千。二位夫人将关羽一路的艰辛娓娓道来,刘备听后,不住叹息。于是众人杀牛宰马,先拜谢天地庇佑,又犒劳三军将士。刘备见兄弟重聚,又得赵云相助,关羽收了关平、周仓,不禁心花怒放,连日摆酒庆贺,欢声笑语,响彻古城。
后人有诗赞之曰: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后人写诗称赞道:
当年兄弟离散,就像手足被强行分割,音信断绝,彼此不知生死下落。如今君臣再度相聚,情义更坚,恰似蛟龙与猛虎在风云际会中重逢,必将掀起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
此时,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加上孙乾、简雍、糜竺、糜芳,还有关平、周仓等人,率领着步兵、骑兵共计西五千人。
刘备寻思古城之地狭小,想要放弃此处改守汝南,正巧刘辟、龚都派人前来相邀。刘备大喜,当即下令整顿人马,浩浩荡荡开赴汝南驻扎。此后一面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面谋划长远大计,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袁绍这边,迟迟不见刘备归来,顿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大耳贼竟敢戏耍于我!来人,速速点兵,我要踏平汝南,生擒刘备!”
郭图急忙上前阻拦,拱手谏道:“主公息怒!刘备不过疥癣之疾,不足为惧。那曹操才是心腹大患,若不早除,必成大患!至于刘表,虽据守荆州,但胸无大志,难成气候。倒是江东孙伯符,虎踞三江,坐拥六郡之地,帐下谋臣如雨、武士如云,若能遣使结盟,共击曹操,大事可期啊!”
袁绍听了这番话,眉头渐渐舒展,抚须沉吟道:“郭公所言极是。孙伯符年少有为,若得他相助,曹操必败!”当即命人取来笔墨,亲自修书一封,又唤来陈震,郑重道:“陈卿此去江东,务必晓以利害,说动孙策与我共讨曹操。事成之日,必有重赏!”
陈震领命,怀揣书信,快马加鞭首奔江东而去。正是这一番谋划,因河北刘备离去的变故,引出了江东豪杰登上这乱世舞台,一场新的风云际会,即将拉开帷幕。
未知其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fddh-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