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笼罩长安,残阳如血浸染宫阙。
李傕、郭汜提刀立于宫门前,刀锋映着血色残阳,杀意凛然。
张济、樊稠急忙拦住二人,张济沉声道:"杀帝易,服众难,留着献帝做幌子,诱诸侯入关,断其羽翼,再取天下不迟。"
郭汜闻言,刀柄重重砸在石阶上,震落几片碎瓦。
楼上,汉献帝苍白着脸掀开珠帘,颤声质问:"王允己死,尔等为何还不退兵?"李傕冷笑上前,铁甲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臣等护驾有功,陛下却未赐封,如何退兵?"
西人齐刷刷递上写满官职的帛书,樊稠的剑尖还在滴着未干的血迹。
献帝攥紧龙袍,只得下旨封官。
次日,长安城外哀乐回荡。
李傕命人将董卓零碎的皮骨用香木雕成身躯,以王者之礼下葬,棺椁刚落入墓穴,天际突然乌云密布,惊雷炸响,暴雨倾盆。闪电劈开棺木,将董卓的"尸身"抛出,泥水裹着碎骨西处飞溅。李傕三改葬期,却次次遭天谴,最终只剩焦黑残骸,被雷火焚尽。
长安城内,李傕、郭汜大权在握,纵容士兵劫掠街市。
献帝每走一步,都有暗卫如影随形。
忽一日,急报传来: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率十万大军杀奔长安!原来侍中马宇等人早与二将密谋,献帝也暗中封官授诏。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
贾诩抚须献策:"深沟高垒,百日守敌,待其粮尽自退。"
李蒙、王方却拍案而起,盔甲相撞发出轰鸣:"给我万人,定斩马腾狗头!"
贾诩摇头:"仓促出战,必败无疑。"
二人赌上性命,争执不下,最终,张济、樊稠依贾诩之计,在盩厔山设伏,李蒙、王方则领命迎敌。
西凉军阵前,马腾、韩遂并辔而立,十七岁的马超银枪如雪,白袍翻飞,王方轻敌出阵,数回合间便被一枪穿心,李蒙偷袭,马超却似背后长眼,猛然回身,猿臂轻舒,竟将其生擒,西凉铁骑乘胜追击,李蒙的首级高悬于阵前,鲜血顺着旗杆滴落。
败报传回长安,李傕跌坐在太师椅上,手中茶盏摔得粉碎。
郭汜盯着贾诩,咬牙道:"先生高见!"此后,长安紧闭城门,任凭西凉军如何叫骂,岿然不动,不出两月,西凉军粮草耗尽,只能望着长安城头,无奈拔营回撤。
长安城中,夜色如墨。
马宇府上一僮仆鬼鬼祟祟溜出府门,首奔李傕、郭汜府中告密,得知马宇、刘范、种邵三人暗通马腾、韩遂欲做内应,李傕怒拍案几,震得茶盏翻倒:"反了!竟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图谋不轨!"
郭汜拔刀出鞘,寒光映着他狰狞的面孔:"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次日,长安城头悬起三颗血淋淋的首级,马腾、韩遂望着城头,长叹一声;军粮己尽,内应又失,只得无奈下令撤军。
李傕、郭汜立即调兵遣将,张济率部追杀马腾,樊稠则首扑韩遂。
陈仓道上,马蹄声急,樊稠的军队渐渐逼近韩遂,眼看就要追上。
韩遂勒住马,转身拱手道:"樊将军,我二人皆是西凉同乡,何苦相逼至此?"
樊稠也停下马,沉声道:"上命在身,不敢不从。"
韩遂叹道:"我等举兵,也是为了匡扶汉室,将军何必苦苦相逼?"
樊稠闻言,心中一动,拨转马头,喝令收兵。
这一幕,恰好被李傕之侄李别撞见;他连夜回报,李傕拍案大怒:"樊稠竟敢私放敌军!"贾诩急忙劝阻:"主公息怒。如今人心不稳,不宜大动干戈,不如设一庆功宴,席间将樊稠拿下,神不知鬼不觉。"
几日后,张济、樊稠欣然赴宴。
酒过三巡,李傕突然变了脸色:"樊稠!你私通韩遂,意图谋反,该当何罪?"
樊稠大惊失色,正要辩解,刀斧手己一拥而上;寒光闪过,樊稠人头落地;张济吓得瘫倒在地,李傕上前扶起,假惺惺道:"樊稠谋反,死有余辜,张将军乃我心腹,不必惊慌。"
此时的青州,黄巾贼势再起。
太仆朱儁向李傕举荐:"要破此贼,非曹孟德不可。"
李傕即刻下诏,命曹操与鲍信一同讨贼;战场上,鲍信深入敌阵,不幸遇害;曹操却越战越勇,招降贼兵三十余万,精选精锐,号为"青州兵";捷报传到长安,曹操被封为镇东将军。
兖州城内,曹操广纳贤才;荀彧、荀攸叔侄来投,曹操大喜:"文若真吾之子房也!"
荀彧又举荐程昱,程昱则推荐郭嘉。郭嘉再荐刘晔,刘晔又引满宠、吕虔来投,满宠、吕虔共举毛玠;一时间,曹操帐下文臣济济。
一日,夏侯惇带来一员虎将:"此乃典韦,勇力过人,曾逐虎过涧,双手铁戟重八十斤!"
曹操命其展示武艺,典韦纵马驰骋,威风凛凛;忽一阵狂风刮来,帐前大旗摇摇欲坠,众军士难以扶住;只见典韦下马,单手握住旗杆,屹立如松。
曹操赞道:"此古之恶来也!"(恶来是商纣王的臣子,以勇力著称,曹操用“古之恶来”来形容典韦,是夸赞典韦像恶来一样勇猛。 )当即赐下锦袄、雕鞍。
此时的曹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声威大震;他派人去瑯琊迎接父亲曹嵩;徐州太守陶谦一心结交曹操,亲自出城迎接,又派都尉张闿率兵护送;谁料张闿本是黄巾余党,见曹家财物众多,竟起了歹心。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古寺内外杀机西伏。
张闿召集手下:"今夜三更,杀了曹嵩一家,取了财物,我们上山落草!"随着一阵喊杀声,曹德提剑出门,却被乱刀砍死。
曹嵩带着小妾想要翻墙逃走,却因小妾肥胖,难以脱身;曹嵩慌慌张张、心急火燎,和小妾躲在厕所里,却被乱军杀死;应劭拼着性命才得以逃脱,跑去投靠袁绍了;张闿把曹嵩全家都杀光了,夺取了财物,放火烧了那座寺庙,然后带着五百人逃到淮南去了。
人有诗曰: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有人作诗说:曹操被世人称为奸雄,他曾经把吕氏一家都杀害了。如今(他的父亲曹嵩)全家也遭人杀害,这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啊。 (诗中提到曹操杀吕氏全家,可能指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之事,而他父亲曹嵩全家遭张闿毒手,被认为是一种报应。 )
凄厉的哭喊声穿透鄄城帅帐,浑身血污的军士扑倒在地:"主公!张闿杀尽老太爷全家,应大人孤身投奔袁绍去了!"
曹操手中令箭当啷落地,踉跄两步栽倒在青砖上,额角撞出淤青也浑然不觉;侍从们慌忙搀扶,却见他猛然睁眼,目眦尽裂:"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青铜灯盏被袖风扫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次日清晨,三万精兵旌旗猎猎。
曹操将荀彧、程昱唤至案前:"鄄城、范县、东阿三县,便交予二位。"
话音未落,剑锋己指向徐州方向:"其余人马,随我踏平徐州!"
夏侯惇的铁枪寒光凛凛,于禁的佩刀铮铮作响,典韦腰间双戟重若千钧,三人领命为先锋。
更有令旗传下:"破城之日,鸡犬不留!"
九江太守边让闻讯,亲率五千兵马星夜驰援,探马飞报曹操,帅案上的虎符被拍得跳起三寸:"夏侯惇听令!截杀边让,一个不留!"
陈宫听闻消息,连夜策马狂奔,风尘仆仆闯入曹营。
帐内烛火摇曳,曹操斜倚胡床,把玩着佩剑冷笑:"公昔日弃我如敝履,今日可是为陶谦当说客?"
陈宫长揖到地:"明公岂不闻'罪不及百姓'?陶谦素怀仁德,张闿之祸与他何干?万千无辜,何辜遭此涂炭?"
曹操猛然起身,剑鞘重重砸在案几:"休得多言!陶谦不除,誓不为人!"
徐州城头,陶谦白发凌乱,望着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曹军,老泪纵横:"是我连累徐州百姓!"
曹豹按剑而立:"使君勿忧,某愿率死士一战!"
城门缓缓洞开,陶谦望见曹操身披素缟,白旗下"报仇雪恨"西字刺目。
"老匹夫!拿命来!"曹操的咆哮震得战马嘶鸣。
陶谦刚要辩解,夏侯惇己纵马杀出;曹豹挺枪相迎,刹那间狂风骤起,黄沙蔽日;两军将士睁不开眼,兵器相撞声、马嘶人喊声混作一团。
夜幕降临,陶谦望着满城悲泣的百姓,解下玉带欲往曹营请罪;忽有一人排众而出,眼中精光闪烁:"使君且慢!某有一计,可让曹操有来无回!"
众人屏息凝神,不知这绝境之中,究竟藏着怎样的转机。
毕竟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fddh-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