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淬火之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淬火之刃

 

机场的玻璃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盛夏的喧嚣与那道消失的背影一同隔绝在外。

厉霆琛坐进车内时,指节在膝盖上碾出青白的痕迹,却在小陈递来文件的瞬间恢复了惯常的冷硬线条。

“去星途科技。”他翻开首页,目光落在“智能医疗影像分析系统”的项目计划书上——那是林悦生前画了无数个通宵的手稿,扉页还留着她用红笔勾勒的笑脸。

星途科技的会议室里,团队成员们看着主位上的厉霆琛,几乎能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的低气压。

曾经那个会在林悦提出天马行空的想法时,笑着摇头却默默支持的男人,如今眼底只剩冰封的湖面。

“林总设计的算法框架没有问题,”厉霆琛指尖划过屏幕上复杂的代码,“第三模块的逻辑漏洞,今天下班前必须解决。”

他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却让在场的老员工们心头一紧。

过去的一年里,厉霆琛像是将自己锻造成了一把利刃,在厉氏集团与星途科技之间精准切割时间。

在厉氏,他以铁腕手段拿下欧洲新能源项目,让质疑他沉浸情伤的董事们哑口无言;在星途,他延续了林悦“技术向善”的理念,将她未完成的医疗项目推向临床阶段,甚至亲自对接三甲医院的专家团队。

“厉总,这是‘影像云’平台的用户反馈报告。”助理将打印好的文件放在他面前,“有位医生提到,系统在识别早期病灶时,会自动生成一句‘别担心,我们一起找答案’,和林总之前设计的交互语言一模一样……”

厉霆琛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墨点在纸页上晕开。

他想起林悦当初蹲在他办公桌前,指着屏幕兴奋解释:“霆琛你看,病人拿到检查结果时一定很紧张,我们让系统说点温暖的话,是不是会好一点?”那时她眼里的光,比实验室的白炽灯还要明亮。

他深吸一口气,将报告推回去:“用户体验细节继续优化,下周和医院开协调会,我去。”

当星途科技的“影像云”系统成功通过药监局审批,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AI医疗辅助诊断工具时,庆功宴就设在公司新落成的研发中心。

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的霓虹与室内的星光装饰交相辉映——那是林悦最喜欢的设计元素,她说科技不该是冰冷的,要像星辰一样照亮人心。

厉霆琛站在角落,看着团队成员们举着香槟庆祝,忽然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样的夜晚,林悦拉着他的手在空荡的办公室里跳舞,脚下踩着的是刚拿到天使轮融资的文件。

“厉总,”技术总监端着酒杯走过来,“林总要是知道项目成功了,一定会很高兴。”

“她知道。”厉霆琛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这三年来,他将林悦的每一个构想都变成现实:她想做普惠的医疗科技,他就推动系统免费向基层医院开放;她想建立设计师与开发者的协作平台,他就主导开发了“星链”生态系统。

而厉氏集团在他的带领下,也完成了从传统地产到科技投资的转型,在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领域的布局,处处可见星途科技的影子。

深夜回到别墅,厉霆琛习惯性地走进书房。

书架的顶层,整齐摆放着林悦的设计手稿、医学书籍,还有一本夹着银杏叶的笔记本。

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是她的字迹:“愿我们的星途,永远有光。”旁边画着两个牵手的小人,脚下是蔓延向远方的星轨。

手机突然震动,是小陈发来的邮件,附件里是厉氏集团海外并购案的最终协议。他点开文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

今夜的云层依旧厚重,看不到瑞士的晴空,却能看到城市上空零星的灯火,像极了林悦曾说过的“人间星辰”。

又是一个春秋交替,厉霆琛站在厉氏集团年度股东大会的演讲台上,身后的屏幕展示着集团旗下科技板块的蓬勃发展,其中星途科技的估值己突破百亿。

台下掌声雷动,他却在目光扫过前排时,恍惚看到了林悦的身影——她总是喜欢坐在第一排,眼里带着骄傲的笑意,悄悄对他比耶。

“厉总,”会后一位合作方上前攀谈,“听说星途新推出的‘银发关爱’系统,能通过穿戴设备预测老年人健康风险?真是造福社会的好项目。”

“是林悦的初衷。”厉霆琛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她总说,科技要让更多人感受到温度。”

他想起上个月在养老院调研时,一位老奶奶握着他的手说:“这个小东西会提醒我吃药,还会讲故事,就像我孙女在身边一样。”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林悦留下的不仅是技术遗产,更是一种信念——用科技传递爱与关怀。

“厉总,东南亚医疗科技展的邀请函到了,”小陈将文件放在他桌上,“您要亲自去吗?”

厉霆琛看着邀请函上的“智能医疗未来”主题,拿起笔在回执上签下名字。

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知道,林悦的梦想还在继续,而他,将带着这份梦想,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前行。

厉霆琛签下名字的指尖顿了顿,钢笔在纸页上留下一道沉稳的墨痕。

他想起第一次遇见林悦时,她正蹲在画室角落,给一只流浪猫喂食。

阳光透过天窗落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而她笔下的速写本上,除了精细的工业设计草图,还画满了街头巷尾的温情瞬间——牵着老人过马路的少年、卖花女孩腼腆的笑、墙角倔强生长的蒲公英。

“厉总当时觉得,林总的画里有光。”

小陈曾偶然翻看过那些旧画稿,忍不住感慨。

厉霆琛看着邀请函上“智能医疗未来”的字样,脑海中却浮现出林悦举着画板向他解释设计理念的模样:“你看,这个医疗影像界面如果用冷色调,病人会更紧张。我想把边缘设计成渐变色,像日出时的云层,让他们感觉温和一点。”

那时他以为自己是被她灵动的笔触吸引,首到后来才发现,真正让他动容的,是她在画稿背面写下的小字:“技术不该是冰冷的数字,要让每个接触它的人都感受到善意。”

有一次团队为了赶项目进度熬夜,林悦悄悄订来热粥,给每个人的电脑旁放了一张手绘的加油卡片;还有一次,她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无法接触先进医疗设备,硬是带着技术骨干去了半个月,手把手教当地医生使用简化版的诊断系统。

“林总总说,科技的终极意义是让人活得更好。”技术总监曾在项目会上红着眼眶回忆,“她设计的‘影像云’系统里,那个‘一起找答案’的提示语,其实是她自己想出来的。

她说病人拿到检查报告时,最需要的不是机器的冰冷数据,而是一句‘我们陪你’。”

厉霆琛推开落地窗,清晨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涌入。

他想起林悦生前最后一个项目,是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的互动机器人,她花了三个月泡在特殊学校,记录每个孩子的喜好,连机器人的语音语调都反复调试成最温柔的声线。

“你知道吗?”她曾靠在他肩头,眼里闪着光,“有个孩子第一次对机器人笑了,他妈妈哭了整整一天。”

如今,星途科技的“银发关爱”系统延续着同样的温度——设备不仅能监测健康数据,还会在雨天自动发送“路滑小心”的提醒,在老人独处时播放他们年轻时喜欢的歌曲。

厉霆琛在审批这些功能时,总会想起林悦说过的话:“善良不该是偶尔的闪光,而要成为科技的底色。”

他拿起邀请函,指尖着“未来”二字。

东南亚医疗科技展上,星途科技将展示最新的AI辅助诊断平台,其中新增的“心理支持模块”,会根据患者的情绪数据推送定制化的鼓励方案。

这是他亲自主导的功能,每一条文案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像林悦的声音一样温和而有力量。

“小陈,”厉霆琛转过身,目光落在办公桌上林悦留下的那盆多肉植物上,它在精心照料下长得格外茂盛,“通知研发团队,把‘银发关爱’系统的适老化细节再优化一遍,下周和我一起去养老院做实地测试。”

阳光彻底穿透云层,将整个办公室照亮。

厉霆琛知道,林悦的画笔曾为他勾勒出世界的温柔,而她心中那份纯粹的善良,早己化作他血液里的动力。

那些关于她的记忆不再是深夜里的刺痛,而是变成了他推动事业的罗盘——让科技不仅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更有抚慰人心的温度。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dedf-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