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创业比赛的邀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5章 创业比赛的邀请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花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李晓正蹲在花架旁,给新到的绣球花喷水,水珠落在淡紫色的花瓣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小花蜷在她脚边打盹,尾巴尖偶尔扫过她的帆布鞋底,带起点微痒的触感。

“晓丫头,有你的信!”

周木匠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时,李晓手里的喷壶差点脱手。她首起身,看见老木匠举着个牛皮信封站在门槛外,信封边角被风吹得微微卷翘,上面印着“青禾镇政府”的字样。

“我的信?”李晓接过信封,指尖触到厚实的纸页,有点发愣。她在青禾镇没什么亲戚,除了进货单,很少收到信件。

信封里装着张烫金的邀请函,抬头写着“青禾镇第一届‘萌芽杯’创业大赛”。正文印着比赛宗旨:“发掘本土创业新星,助力小人物的大梦想”,报名截止日期就在本周日。

“创业大赛?”李晓捏着邀请函的指尖微微收紧,纸页边缘硌得指腹有点疼。她想起在陈家时,陈廷洲带她参加过商业论坛,台下坐的都是西装革履的精英,她穿着苏晚的礼服,连笑都要对着镜子练习——那种被无数目光审视的感觉,至今想起来还发怵。

“镇上办的,听说得奖了有奖金,还能找专家指导开店。”周木匠凑过来看了两眼,粗糙的手指点了点“报名须知”,“你这花坊开得这么好,去试试呗?我看行。”

李晓没说话,把邀请函折好塞进围裙口袋。喷水壶的水流顺着花茎淌进泥土,在地面洇出个小小的湿痕,像她此刻乱乱的心绪。

傍晚关店时,她把邀请函摊在榆木柜台上,就着台灯的光反复看。“绽放真实的自己”——这行用宋体加粗的字,像根细针,轻轻刺了下她的心脏。

她想起高中日记本里的话:“想让全世界知道,我开的花店,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脾气。”那时的字迹稚嫩却执拗,和现在邀请函上的字重叠在一起,竟有种跨越时光的呼应。

可真的要去吗?站在台上,被评委提问,被观众打量,像当年在陈家宴会上那样,成为焦点?她下意识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镯子,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让她想起第一次在同学会上被嘲讽“豪门阔太”时的窘迫。

“喵呜——”

小花不知什么时候跳上了柜台,用脑袋蹭她的手背,尾巴卷着那片被它玩了好几天的向日葵花瓣。李晓看着花瓣上的纹路,突然想起暴雨夜抢救花材的自己,想起第一位顾客颤抖的双手,想起账本上那笔干净的盈利——这些实实在在的日子,难道不值得被看见吗?

“怕什么?”她对着小花轻声说,更像在说服自己,“又不是去模仿谁,就说说我的花,我的店,我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王婶来买康乃馨时,李晓把邀请函给她看了。王婶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念完,一拍大腿:“去!咋不去?你这花坊救了多少人的急?张叔孙子写生要向日葵,李老师探病要雏菊,哪个不说你好?”她指着报名表上的“创业理念”栏,“就写‘让青禾镇的日子,像花一样香’!”

周木匠送修花架来的时候,也凑了热闹:“我给你做个展示架,把你那些包花的手艺亮出来。当年我跟你周婶谈恋爱,就缺这么个能说心里话的舞台。”

李晓的心渐渐定了下来。她找出钢笔,在报名表上一笔一划地写:“店名:晓语花坊”。写到“创业理念”时,她顿了顿,笔尖悬在纸上,想起玻璃橱窗里那个穿着围裙、扎着马尾的倒影,想起那些被她从风雨里抢救回来的花,想起小花蜷缩在柜台角落的暖。

最终,她写下:“晓语花坊——绽放真实的自己。”

字迹算不上漂亮,甚至有点歪歪扭扭,却比当年在替身合同上签下“晚晚”二字时,多了千钧的重量。

把报名表投进镇政府的信箱时,夕阳正染红天边的云。李晓站在信箱前,看着自己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干净又坦荡。她知道,这场比赛或许赢不了什么大奖,但至少,她有勇气站在阳光下,告诉所有人:

我是李晓,是“晓语花坊”的店主。我卖的不只是花,是一个女孩挣脱影子、终于敢做自己的勇气。

风从街角吹过来,带着梧桐叶的香,像是在为她鼓掌。李晓笑了笑,转身往花店走——该回去给小花添猫粮了,还要给明天的向日葵换新鲜的水。

日子要继续,花要继续开,而她的故事,也该有新的篇章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0gffi-1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