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作妖太医三人组(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5章 作妖太医三人组(二)

 

金銮殿,肃穆庄严。

蟠龙金柱高耸,琉璃宫灯垂珠,映照着下方文武百官或青或紫的朝服。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抑,比往日更甚。

皇帝赵慎端坐九龙金漆御座之上,脸上还残留着一丝服用养生丹后的红润光泽,心情本是不错。

然而,当值殿太监用尖利的声音宣读完太医院院使李茂春、副院判孙承德、刘景仁等七位太医联名呈上的奏疏后,他脸上的那点红润,瞬间被一层冰冷的寒霜覆盖,当场诠释了个变脸名场面。

奏疏写得花团锦簇,引经据典,从《黄帝内经》扯到《神农本草经》,核心意思却极其诛心:

其一,痛斥“赤脚大夫速成班”乃离经叛道、误人子弟!将博大精深、性命相托的医道,降格为“认野草”、“缠布条”、“唱俚曲”的儿戏!

此举不仅玷污医学清誉,更会催生无数庸医,祸乱民间,草菅人命!动摇国本!

其二,指责镇国郡主萧明棠,不顾身份,不遵医道古训,擅自以奇技淫巧(指“药皂”及速成之法)蛊惑无知百姓。其所谓“速成”,实为哗众取宠,更隐含私心,欲以粗鄙之术取代正统医道,其心可诛!

其三,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以江山社稷为重,即刻下旨取缔“赤脚大夫速成班”,严惩其倡导者,以正视听,维护医道尊严!

李院使亲自出列,手持象牙笏板,用他那特有的、带着浓重官腔的语调,抑扬顿挫地将奏疏的核心内容又复述了一遍。

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冰锥,狠狠扎向站在御阶下首、那个小小的鹅黄色身影。

随着李院使的宣读,殿内气氛愈发凝重。

不少文官,尤其是那些讲究“格物致知”、“尊崇古礼”的翰林清流,虽未明言,但看向萧明棠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审视和疑虑。

太医院代表的可是大乾医术的权威!他们如此激烈地反对,难道那“速成班”真的弊大于利?

孙太医和刘太医站在李院使身后,微微低着头,但紧绷的下颌和眼中闪烁的厉色,无不彰显着他们的志在必得。

他们仿佛己经看到那小丫头被陛下斥责、学堂被查封、他们太医院重新捍卫住医学尊严的胜利场景。

“一派胡言!”

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猛地炸响在金銮殿,震得琉璃宫灯都嗡嗡作响!

龙椅之上,赵慎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跳!

他猛地一拍御案,巨大的声响让所有人心头一颤!

“李茂春!孙承德!刘景仁!你们好大的胆子!”

赵慎指着下方三位太医,手指都在哆嗦,显然气得不轻,“朕的镇国郡主!为江南瘟疫出生入死,救万民于水火!回京后不辞辛劳,开办学堂,授民以自救之术!此乃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善举!你们不思感念,反而在此妖言惑众,攻讦功臣!是何居心?!”

皇帝的雷霆之怒,让李院使三人浑身一哆嗦,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的官服。

他们没想到皇帝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如此不加掩饰地偏袒萧明棠!

“陛…陛下息怒!”

李院使连忙跪下,声音发颤,“臣等…臣等绝无攻讦郡主之意!实在是…实在是忧心医道传承,恐那‘速成’之法流毒民间,酿成大祸啊!医道精深,岂是几日可成?那些目不识丁的农夫村妇,学了点皮毛便敢给人用药包扎,万一失手,便是人命关天!此非郡主之过,实乃…实乃此法本身遗祸无穷啊!”

“陛下!”

孙太医也豁出去了,梗着脖子,声音带着一种悲愤的哭腔,“臣等寒窗苦读数十载,精研典籍,方敢悬壶济世!若那等认几棵野草、学两下包扎就能行医,我太医院数百年传承,岂非成了笑话?医道尊严何在?!长此以往,谁还愿皓首穷经,钻研真正的医术?!医道…将亡啊陛下!”

他说得情真意切,老泪纵横,仿佛真的看到了医道末日。

刘太医紧随其后,叩首道:

“陛下明鉴!郡主或有奇术,但授徒之法过于…过于惊世骇俗!‘饭前便后要洗手’?此等俚俗之言,竟堂而皇之作为口号!更有甚者,教人唱曲!如此儿戏,置医道之神圣于何地?置我大景文教体统于何地?臣等…实在不忍见医道蒙尘,圣道不彰啊!”

“够了!”

赵慎气得胸口起伏,刚要再次发作。

“皇叔叔。”

一个清脆平静的声音响起,如同清泉流石,瞬间打破了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御阶下首。

萧明棠不知何时己走到殿中,小小的身影在肃穆的金殿中显得格外单薄,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沉静气度。

她微微仰着小脸,看向龙椅上盛怒的赵慎,小脸上没有任何被指责的委屈或愤怒,只有一片澄澈的坦然。

“几位太医大人忧心医道传承,拳拳之心,本郡主感佩。”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只是,本郡主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三位太医。”

她目光转向跪在地上的孙太医和刘太医,清澈的眸子如同明镜,映照出两人强装的悲愤下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孙太医,刘太医,”

萧明棠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问出的问题却尖锐如刀,“江南瘟疫横行之时,太医院派出的医官,算上学徒,共一百三十七人。敢问二位大人,其中能真正独立诊脉、开方、处置重症者,有几人?”

孙太医和刘太医猛地一滞。

这问题…太刁钻了!

他们太清楚太医院内部的情况了,能独立坐诊的太医就那么几十位,派去江南的,大多是打下手的学徒和低阶医官,真正能挑大梁的,十不足一!

“这…这…”

孙太医额头见汗,支吾着说不出具体数字。

“不敢说?那本郡主替二位大人说。”

萧明棠微微一笑,笑容里却没有丝毫温度,“不足二十人!其余一百一十七人,所行之事,无非是照方抓药、熬药送水、协助隔离、清理秽物!这些事,可需‘皓首穷经、精研典籍’才能做?”

“郡主此言差矣!”

刘太医急忙反驳,“熬药送水,亦需通晓药性火候!清理秽物,更需知晓防疫避秽之道!岂是…”

“哦?”

萧明棠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冷。

“那敢问刘太医,您派去的那些通晓药性火候、知晓防疫避秽之道的医官学徒,在江南,可曾亲手救活过一个因腹泻脱水而死的孩童?可曾及时为一个被瓦砾划破腿、血流不止的灾民止住血?可曾教过那些绝望的百姓,如何用最干净的水、最干净的布,保护自己不被疫气沾染?!”

她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孙、刘二人心头,也砸在殿内许多官员的心上。

江南瘟疫的惨状,虽未亲见,但军报和传闻早己触目惊心!

在那缺医少药、人命如草芥的地狱里,太医院的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孙太医和刘太医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他们的人手根本不够!

他们的人…确实没能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那些最底层的、最无助的死亡,他们…无能为力!

“本郡主的‘赤脚大夫速成班’,教的不是什么高深医术!”

萧明棠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教的,就是在郎中请不起、药铺抓不到药、太医院的大人们无暇他顾的时候,让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普通百姓,能靠自己,抓住一线生机的东西!”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0chcf-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