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右司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7章 右司卫

 

第537章 右司卫

柳云溪、柳清安和汀兰闻声,慌忙从地铺上爬起来,对着门口的太子躬身行礼:“太子殿下。”

太子笑着摆摆手:“免礼。孤刚知你们挤住一室,多有不便。待会命人收拾出两间地字号房,你们兄妹可移步过去。”

柳云溪愣了一下,脱口而出:“回殿下,不必麻烦了,我们住这就挺好!”

太子有些意外:“柳二公子,柳府何等门第,两位金枝玉叶,岂能长久委身地铺?”

柳云溪客气地摆手:“不碍事不碍事!挤一块儿踏实。空出的房间正好给羽林军的兄弟们住。”

太子身后的任敖开口道:“羽林军职责在外戍守,客栈空房充足,几位安全无需担忧。”

柳云溪还想再辩,柳清安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袖子。

柳清安上前一步,对太子盈盈一礼,笑容得体:“多谢殿恤,我兄妹二人这就搬过去。”

说完,不等柳云溪反应,硬拉着他胳膊就往外走。

太子侧身让开房门。

柳云溪被妹妹拽着,一脸不情愿地下了楼。

楼梯上,柳云溪压低声音抱怨:“住得好好的,换什么房啊?”

柳清安沉默一瞬,低声道:“哥,别忘了许舟要做什么。别给他添乱。”

柳云溪这才恍然:“哦对!差点误事!”

他眼珠一转,又有了主意:“无妨!地铺还在屋里呢,等会儿咱们再溜回去就是!”

……

天字丙号房门口,太子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依旧温和地对许舟道:“许舟,先前你带回水源污染的消息,立下大功,孤还未及封赏。孤见你身手不凡,又闻你无意科举。不如来钟粹宫当差?若你愿意,待回京后,孤便奏请父皇,授你右司卫之职。”

此言一出,太子身后的任敖、江听潮、徐怀瑾皆是一怔!

右司卫?

那可是正六品的东宫武职!太子竟要直接许给许舟?

许舟抱拳躬身,语气恭敬却无太多波澜:“殿下厚恩,草民惶恐,谢殿下抬举。”

“今也劳顿,早些歇息吧。”太子颔首道。

许舟再次拱手:“谢殿下关心。”

太子领着徐怀瑾、任敖、江听潮回到天字丁号房。

门一关,沉重的气氛立刻压下。

太子在主位坐下,手指敲击着桌面,声音低沉:“北狄围而不攻,五日了。他们要耗死我们。”

徐怀瑾立刻接话,语气凝重:“是。他们目标明确,就是殿下您。耗到我们粮尽人疲,不战自溃,便能兵不血刃达成目的。”

任敖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殿下!形势危急,不能再犹豫了!靖安侯既能出去,证明密道安全可用!请殿下即刻动身,由末将拼死护送,从密道离开高平!留得青山在……”

太子抬手,果断地打断了任敖的话,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此事不必再议。”

他看着眼前三位心腹焦灼的面容,“孤乃储君,受命于此。高平未破,孤若先弃城而走,置这满城将士百姓于何地?置我大玄国体于何地?”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怯战太子?临阵脱逃?这污名一旦背上,孤此生都休想洗脱!更遑论……将来承继大统?”

他最后一句声音极轻,却重若千钧。

三人一时语塞。

徐怀瑾长叹一声,满脸愧色:“是臣等无能!若非护卫不力,筹粮无方,何至于让殿下陷此绝境!”

任敖也重重垂下头,拳头紧握:“末将……万死难辞其咎!”

江听潮虽未言语,但脸色也难看至极。

太子看着他们自责的模样,语气放缓了些:“诸卿不必自责。此非战之罪,北狄狡诈,边军……亦有掣肘。能坚守至今,已是诸卿竭力。”

他话锋一转,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忧虑:“刘先生……不知是否已到太原府?以他的脚程,日夜兼程,此时应当到了才是。为何……至今毫无音讯?”

这忧虑远比眼前的困境更让他不安。

任敖连忙宽慰道:“殿下勿忧!刘先生老成持重,必能抵达!退一万步说,就算……就算刘先生途中偶有耽搁,靖安侯苏大人那边也绝不会袖手旁观!太子被困高平,此等泼天大事,苏侯爷为人虽……不拘小节,但轻重缓急,必有分寸!他定会以最快速度将消息传至太原府,甚至直送中枢!”

太子闻言,紧绷的神色并未完全放松,只是缓缓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紧闭的房门,似乎想穿透它看到遥远的太原方向:“但愿……如此吧。”

他没再多说,心中的焦虑并未因任敖的话而消散。

就在这时,门外走廊传来清晰的脚步声。几人立刻噤声。

脚步声不疾不徐,最终停在隔壁天字丙号房门前。接着是极轻微的开门声,和几句模糊的低语,显然有人被迎了进去。

太子侧耳听着,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带着些许玩味的笑容:“许舟这几人,倒真是……形影不离。”

他这话说得随意,听不出是褒是贬。

徐怀瑾立刻皱眉,语气带着固有的刻板:“殿下,男女混杂同处一室,终究于礼不合,有失体统。长此以往,恐生闲言碎语。”

太子似乎并不在意徐怀瑾的担忧,轻描淡写地回应:“孤瞧着,他们自有分寸。”

他话锋陡然一转,状似无意地问道:“对了,孤先前听闻,柳家二小姐曾在国子监做过书数博士?还有过目不忘之能?此传闻当真?”

徐怀瑾微微一怔,没想到太子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答道:“回殿下,确有其事。柳二小姐于术数一道天赋异禀,心算极快,清点账目更是条理分明,滴水不漏。传闻她阅览账簿文书,过目成诵,分毫不差。只可惜……”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文人惯有的惋惜,“终究是女儿身,且于经史子集、诗词文章一道……据说实在……不堪造就,所写文章,常被批为……不通文墨。若非如此,以其机敏才智,夺一州经魁,也非难事。”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fefib-5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