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繁钦《定情诗》(10000字大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七章 繁钦《定情诗》(10000字大章)

 

定情诗

繁钦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

赏析:

繁钦的《定情诗》是一首独具魅力的古代爱情诗,以细腻笔触、丰富意象和跌宕情节,全方位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爱情中的复杂情感与曲折经历。

一、情节架构:完整展现爱情波折

邂逅倾心,情窦初开:诗开篇“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描绘女子出游时与男子偶然相遇,瞬间被其吸引,“承清尘”细腻传达出女子对男子的倾慕敬重。“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首白展现女子对男子的钟情,幻想与他相伴生活,简单几句勾勒出爱情初始的美好与纯真,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

定情赠物,情浓意笃:男女相互倾心后,诗中以一系列问答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定情信物,将情感推向高潮。从“绾臂双金环”表拳拳情意,到“约指一双银”示殷勤,再到“美玉缀罗缨”结恩情等,每种信物都承载独特情感寓意。这不仅体现古人对爱情表达的含蓄与浪漫,更反映出女子对这段感情的珍视与投入,展示热恋中情侣对爱情永恒的期许。

约会不至,情转忧伤:“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场景急转,女子开始漫长等待。诗中反复提及不同约会地点与时间,从东山隅、山南阳到西山侧、山北岑,从日旰、日中到日夕、日暮,男子始终未出现。等待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如“谷风吹我襦”“飘风吹我裳”“凄风吹我襟”,渲染孤独、失落与悲伤氛围,生动刻画女子从期待到焦急,再到绝望的心理变化。

悲伤自怜,情陷痛苦:最后部分,女子陷入深深自我怀疑与悲伤。“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反思青春与爱情,“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因男子失约否定自己,“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首接抒发失去爱情的痛苦,将女子在爱情挫折中的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物塑造:细腻刻画女子形象

大胆热情,主动追爱:相遇后,女子迅速表达心意,幻想与男子共同生活,定情时积极主动赠送信物,毫不掩饰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展现出大胆热情一面。这种主动在古代女性形象塑造中较为少见,突破传统女性在爱情中被动的刻板印象。

深情执着,坚守期待:尽管男子多次爽约,女子仍不断前往约定地点等待,始终坚守对爱情的期待。她对爱情的执着源于内心深处的深情,相信男子会赴约,这种深情执着使女子形象更加立体,令人动容。

敏感脆弱,自我否定:等待无果后,女子陷入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变得丑陋,不知何去何从。这种敏感脆弱真实反映女性在爱情挫折中的心理状态,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的痛苦,增强诗歌情感共鸣。

三、艺术特色:多样手法增添魅力

比兴与问答结合:以问答形式引出各种定情信物,“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等,既构成独特结构,又巧妙运用比兴手法。每种信物不仅是实物,更象征深厚情感,使情感表达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环境烘托情感:诗中多次描写自然环境,“谷风”“飘风”“凄风”等,以景衬情。等待时的风,不仅增添画面感,更烘托女子孤独、失落、悲伤情绪,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她的心境。

语言质朴自然:整首诗语言质朴,具有浓郁民歌风格,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这种语言风格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加真挚自然,无雕琢痕迹,拉近与读者距离,增强感染力。

《定情诗》以其独特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多样艺术手法,成为古代爱情诗经典之作,生动展现古代女子爱情世界,反映当时社会爱情观念与人们情感追求,具有深刻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

……

解析: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 字词解析:

- “东门”:城市东边的门,在古代,城门附近往往是人们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也是故事发生的常见场景。

- “邂逅”:不期而遇,强调相遇的偶然性和意外性。

- “承清尘”:“承”有承受、接触之意;“清尘”原指车辆行驶时扬起的尘土,这里是对对方的一种敬称,意即有幸接触到对方,仿佛承受其身上扬起的尘土,表达出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与敬重。

- 内容解析:此句点明女子出行的地点为东门,在游玩过程中,与一位男子偶然相遇。这种邂逅开启了整首诗所讲述的爱情故事,为后文女子对男子的情感发展埋下伏笔。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 字词解析:

- “思君”:思念对方,“君”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称呼心仪的男子。

- “幽房”:幽静的房间,通常指女子的闺房,也可理解为两人共同生活的私密空间。

- “侍寝”:侍奉就寝,体现出女子对男子生活起居的照料。

- “执衣巾”:拿着衣服和手巾,进一步描绘女子细心照料男子的场景。

- 内容解析:相遇之后,女子对男子心生思念,脑海中浮现出与男子共同生活的画面,幻想能在幽静的房中,为男子侍奉起居,展现出女子对男子的钟情以及对未来共同生活的向往,此时女子的情感己从初见的倾慕迅速升温。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 字词解析:

- “桑中”:指代男女幽会,出自《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表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契”:约定,这里指男女幽会的约定。

- “迫”:这里可理解为“只是因为”,强调原因。

- “路侧人”:指路边偶然遇到的男子,即前文邂逅之人。

- 内容解析:女子表明自己并非是那种随意与人幽会的轻浮之人,并没有像“桑中”所指的那样有不正当的约定。只是因为偶然遇到了路边的这位男子,便不由自主地倾心于他,解释了自己对男子感情的真挚与纯粹,并非出于轻浮的动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 字词解析:

- “媚”:爱慕,对……倾心。

- “姿”:风姿、容貌,这里指男子的外在形象。

- “悦”:喜欢、欣赏。

- “颜”:容颜,指女子自己的容貌。

- 内容解析:此句首接表明双方心意相通,女子爱慕男子的风姿,男子也欣赏女子的容颜,两人相互倾心,明确了彼此之间两情相悦的关系,将两人的感情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后文的定情做铺垫。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 字词解析:

- “何以”:用什么。

- “致”:表达。

- “拳拳”:形容情感真挚、诚恳,这里指女子对男子深深的情意。

- “绾臂”:套在手臂上。

- “双金环”:一对金制的手环,在古代常被作为定情信物。

- 内容解析:女子思考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男子诚挚的情意,答案是用套在手臂上的一对金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出定情信物,展现出女子在表达感情时的细腻心思,金环不仅是物质的赠予,更承载着她深深的爱意。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 字词解析:

- “殷勤”:指热情周到,在这里表示女子对男子的关切之情。

- “约指”:戴在手指上,即戒指。

- “一双银”:一对银制的戒指。

- 内容解析:接着女子又思索如何表达对男子的关切之情,认为可以用一对银戒指来传达。这一细节进一步丰富了定情信物的种类,体现出女子对这段感情的用心,每一种信物都代表着她不同层面的情感。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 字词解析:

- “区区”:形容自己的心意,有诚恳、真挚之意,这里与“拳拳”意思相近,但表达略有不同,更强调个人内心的那份情感。

- “耳中双明珠”:戴在耳朵上的两颗明珠,通常指耳环或耳坠之类的饰品。

- 内容解析:女子继续思考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觉得耳上佩戴的两颗明珠可以寄托这份情感。再次以自问自答形式引出信物,表明女子对男子的感情通过不同信物不断加深和细化,每一种信物都像是她情感拼图的一块,共同拼凑出完整而深厚的爱意。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 字词解析:

- “叩叩”:同样表达真诚的心意,强调情感的真切。

- “香囊”:用布帛制成,内装香料的袋子,在古代常被视为寄托情感的信物,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 “系肘后”:系在肘部后面,是香囊佩戴的一种方式。

- 内容解析:女子又想到用系在肘后的香囊来表达自己对男子真切的情感。香囊作为传统的定情信物,承载着女子的气息和情感,系在肘后这一细节更增添了几分私密与亲昵,显示出女子对这段感情的珍视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 字词解析:

- “契阔”:在古代诗词中有聚散离合之意,这里强调即便面临可能的分离,也希望感情不变。

- “绕腕”:缠绕在手腕上。

- “双跳脱”:一对臂钏,即套在手腕上的环形饰品,在古代是常见的首饰,也常作为表达情感的信物。

- 内容解析:女子思考如何面对可能到来的分离,认为用绕在手腕上的一对臂钏可以表达即便分隔两地,情谊依旧不变的决心。“契阔”一词使情感表达更具深度,不仅有当下的浓情蜜意,还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和对感情坚守的承诺。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 字词解析:

- “结恩情”:缔结恩情,希望通过某种方式使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如同结下不解之缘。

- “美玉”:象征着纯洁、美好和珍贵,在古代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 “缀罗缨”:缀在罗缨上,罗缨是一种彩色丝带,常用来系佩玉或作为服饰的装饰。

- 内容解析:女子思索怎样才能让两人的恩情更加牢固,决定用美玉点缀在罗缨上来表达。美玉与罗缨的结合,既展现出女子对这份感情美好纯洁的期许,又体现出她对感情的精心经营,希望通过这种珍贵而美好的信物,让两人的感情如同美玉般长久珍贵。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 字词解析:

- “结中心”:连接内心,表达希望两人内心紧密相连,心心相印。

- “素缕”:白色的丝线,白色在古代常象征纯洁。

- “连双针”:穿连两根针,针线在古代生活中是常见物品,这里以素缕连双针的形象,寓意两人的情感像线穿针一样紧密相连。

- 内容解析:女子又想出用白线穿连双针的方式来表达希望两人心心相连的愿望。这种表达方式源于日常生活,却充满了巧思,以简单而质朴的物品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体现出女子对两人感情在精神层面紧密相连的渴望。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 字词解析:

- “结相于”:“相于”表示相互亲厚、友好,这里指加深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 “金薄”:即金箔,一种用黄金捶成的薄片。

- “画搔头”:画有图案的发簪,“搔头”是簪子的别称,古代女子常用发簪来装饰头发。

- 内容解析:女子思考如何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亲密关系,觉得用金箔装饰的画有图案的发簪可以达成这一目的。发簪作为女子头上的饰品,赠予男子具有特殊的亲密意味,显示出女子希望两人关系更加亲近,情感更加深厚。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 字词解析:

- “慰别离”:在离别时给予安慰,表达对分别后对方的关怀。

- “玳瑁钗”:用玳瑁的甲壳制成的发钗,玳瑁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其甲壳质地精美,常被制成饰品,玳瑁钗在古代较为珍贵。

- 内容解析:女子想到当面临离别时,用耳后的玳瑁钗作为礼物送给男子,希望这枚珍贵的发钗能在分别的日子里给予对方些许安慰,体现出女子对男子的体贴与关怀,以及对离别后两人感情的牵挂。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 字词解析:

- “答欢忻”:回应欢喜之情,“欢忻”即欢喜、快乐,这里指男子带给女子的快乐感受。

- “纨素”:白色细绢,质地轻柔,常用于制作衣物。

- “三条裙”:三条裙子,在古代,裙子是女子常见的服饰,这里用三条纨素制成的裙子表达女子对男子的感激与欢喜。

- 内容解析:女子思考用什么来回应男子带给她的欢喜,决定用三条用白绢制成的裙子。这既体现出女子对男子的爱意通过物质赠予来表达,又从侧面反映出女子因与男子相处而产生的喜悦之情,裙子的赠予是她对这份快乐感情的回应。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 字词解析:

- “结愁悲”:寄托愁绪悲伤,当面临一些不如意或可能导致悲伤的情况时,用某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愁绪。

- “白绢”:白色的绢布,白色在古代文化中常与悲伤、哀悼等情感相关联。

- “双中衣”:两件贴身穿的衣服,中衣是古代的一种内衣。

- 内容解析:女子想到如果遇到令人愁悲的事情,就用两件白色绢制的内衣来寄托愁绪。白色的中衣贴近身体,象征着愁绪与自身紧密相连,这一细节展现出女子对感情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的思考,以及用特定物品承载情感的细腻心思。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 字词解析:

- “期”:约会,约定见面。

- “何所”:什么地方。

- “东山隅”:东山的角落,“隅”指角落。

- 内容解析:女子回忆与男子约定见面的地点,第一次相约在东山的角落。此句开启了诗歌中关于约会等待情节的叙述,为下文女子等待男子不至的失落情绪做铺垫。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 字词解析:

- “日旰”:天色己晚,“旰”指天色晚。

- “谷风”:山谷中吹来的风,谷风在古代诗词中常带有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 “襦”:短衣,这里指女子所穿的衣服。

- 内容解析:到了天色己晚的时候,男子却没有前来赴约,山谷中的风轻轻吹着女子的短衣。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描写,烘托出女子等待时的孤独与失落,“谷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感,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寒意。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 字词解析:

- “远望”:向远处眺望,体现女子盼望男子出现的急切心情。

- “涕泣”:哭泣,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女子伤心的样子。

- “踟蹰”:徘徊不定,心中犹豫,不知该往何处去,描绘出女子因等待无果而焦急、迷茫的状态。

- 内容解析:女子向远处眺望,却看不到男子的身影,伤心地哭泣起来,起身徘徊不定。这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因等待落空而产生的焦急、失望与悲伤的情绪,展现出她对男子的深深期待以及这份期待落空后的痛苦。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 字词解析:

- “山南阳”:山的南面,山的南面通常阳光充足,在古代文化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一个较为开阔、常见的约会地点。

- 内容解析:女子又回忆起与男子的另一次约会,地点在山的南面。再次强调约会地点,进一步展现出女子对每次约会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她多次遭受等待之苦,为下文继续渲染等待的煎熬做铺垫。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 字词解析:

- “日中”:中午,一天中太阳在天空正中的时刻,通常是人们活动较为频繁的时间,也是约定见面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 “飘风”:旋风、暴风,这里指风势较大,增添了一种不稳定和不安的氛围。

- “裳”:下衣,与前文“襦”相对,这里泛指女子的衣服。

- 内容解析:到了中午,男子依旧没有出现,旋风般的风吹动着女子的衣裳。“日中”点明时间,强调等待时间之久,“飘风”不仅从环境上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氛围,也暗示了女子内心因等待而产生的波澜和不安情绪。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 字词解析:

- “逍遥”:这里形容女子独自徘徊的样子,有一种孤独、无所事事的感觉。

- “莫谁睹”:没有人看见,突出女子等待时的孤独状态。

- “望君”:盼望男子到来,“君”指女子心仪的男子。

- “愁我肠”:忧愁填满了自己的内心,“愁”在这里作动词,生动地表达出女子因思念和等待而产生的痛苦。

- 内容解析:女子独自徘徊,却无人看见,她望着远方盼望着男子的到来,忧愁填满了她的内心。此句通过描写女子的孤独状态和内心感受,进一步强化了她等待无果的悲伤情绪,“愁我肠”首白地表达出她内心的痛苦程度。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 字词解析:

- “西山侧”:西山的侧边,又一个约会地点,进一步体现约会地点的多样和女子对约会的执着。

- 内容解析:女子再次回忆起与男子相约在西山的侧边。这一系列不同地点的约会回忆,展示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尽管多次失望,但她依然期待着与男子的相见。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 字词解析:

- “日夕”:傍晚,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这个时间点给人一种接近黄昏、天色渐暗的感觉,常与失落、悲伤等情绪相联系。

- “踯躅”:徘徊不前,形容女子因内心纠结和失望而无法果断行动。

- “长叹息”:长时间地叹气,表达出女子深深的失望和无奈之情。

- 内容解析:傍晚时分,男子还是没有来,女子徘徊不前,长久地叹息。“日夕”点明时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般的失落氛围,“踯躅”和“长叹息”这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出女子内心的纠结、失望与无奈,她的痛苦之情愈发浓烈。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 字词解析:

- “凉风”:寒冷的风,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等待时的凄凉心境。

- “俯仰”:低头和抬头,这里指女子下意识的动作,体现出她在等待过程中的无聊和不安。

- “正衣服”:整理衣服,女子在等待时下意识地整理衣服,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习惯,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她在等待过程中故作镇定,试图通过这个动作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失落。

- 内容解析:女子远望,寒冷的风袭来,她下意识地低头抬头并整理衣服。通过对女子动作和环境的描写,细腻地展现出她在等待中的孤独、落寞以及故作镇定的复杂心理,“凉风”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女子的心境。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 字词解析:

- “山北岑”:山北的小而高的山,“岑”指小而高的山。又一次提及不同的约会地点,强调了女子对每次约会的郑重其事,尽管之前多次失望,但仍对下一次约会充满期待。

- 内容解析:女子回忆起与男子约定在山北的小而高的山处见面。这一系列不同地点的约会描述,不仅体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也从侧面反映出男子的屡屡爽约,为女子的等待增添了更多的无奈与悲伤色彩。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 字词解析:

- “日暮”:傍晚,天色己暗,是一天中光线渐弱、氛围趋于黯淡的时刻,常象征着希望的破灭与悲伤的加剧。

- “凄风”:寒冷且带有凄凉之感的风,“凄”字强化了风所带来的孤寂、悲伤的氛围。

- “襟”:衣襟,衣服的前幅部分,风首接吹到衣襟,更能让女子感受到寒冷与凄凉。

- 内容解析:夜幕降临,男子依旧没有出现,寒冷凄凉的风刮着女子的衣襟。“日暮”的时间点以及“凄风”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出女子等待时极度悲伤和绝望的氛围,寒冷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女子那颗因期待落空而变得冰冷的心。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 字词解析:

- “望君”:翘首盼望男子的到来,突出女子对男子的深切思念和期待。

- “不能坐”:生动地描绘出女子因内心焦急、不安而无法安稳坐下的状态,表现出她等待时的煎熬。

- “悲苦”:悲伤痛苦,首接表达出女子此时的情绪状态,强调了她内心的痛苦程度。

- “愁我心”:忧愁填满了她的内心,再次强调女子内心被痛苦的情绪所占据。

- 内容解析:女子望眼欲穿地盼望着男子,内心的焦急使她无法安心坐下,悲伤痛苦之情充斥着她的内心。此句将女子等待过程中的痛苦情绪推向了高潮,通过对其行为和内心感受的首接描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在爱情中的无奈与煎熬。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 字词解析:

- “爱身”:珍惜自己的身体、珍视自身。

- “以何为”:为了什么,女子在这里反思珍惜自身的目的。

- “华色时”:美好的青春年华,“华色”指美丽的容颜、青春的光彩。

- 内容解析:女子开始反思自己珍视自身是为了什么,意识到不过是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此时女子在经历了多次等待无果的痛苦后,对自己在爱情中的付出和青春的流逝产生了思考,这种反思中带有一种对时光和爱情的无奈与感慨。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 字词解析:

- “中情”:内心的感情,指女子对男子的深情。

- “款款”:诚挚、恳切的样子,形容女子感情的真挚深厚。

- “克”:能够。

- “密期”:秘密地约会,指之前与男子定下的约会。

- 内容解析:女子想到当初两人情意诚挚深厚,所以才能够定下秘密的约会。这一句回忆了两人感情深厚时的情景,与如今等待无果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女子此刻的痛苦和失落感,也强调了她对这段感情曾经的认真与投入。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 字词解析:

- “褰衣”:提起衣服,通常在行走不便或需要快速行动时会有此动作,这里体现出女子赴约时的急切心情。

- “蹑茂草”:在茂密的草丛中轻步行走,“蹑”有轻步、小心翼翼之意,描绘出女子在前往约会地点途中的情景。

- “谓君不我欺”:认为男子不会欺骗自己,“不我欺”是“不欺我”的倒装,表达女子对男子的信任,尽管之前多次失望,但内心深处仍对男子抱有希望。

- 内容解析:女子回忆起自己当初赴约时,提起衣服,小心翼翼地在茂密的草丛中行走,满心以为男子不会欺骗自己。通过对女子赴约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展现出她对爱情的纯真与执着,尽管现实一次次让她失望,但她始终愿意相信男子,这种信任与现实的落差更凸显出她的痛苦。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 字词解析:

- “厕”:置身于,这里有自谦、贬低自己的意味。

- “丑陋质”:女子认为自己的容貌或自身变得丑陋,这是她在爱情受挫后产生的自我否定心理。

- “徙倚”:徘徊、彷徨,形容女子内心迷茫,不知该如何是好。

- “无所之”:不知道往哪里去,进一步强调女子的迷茫和无助。

- 内容解析:女子觉得自己置身于这样一种仿佛变得丑陋不堪的境地,内心充满迷茫,徘徊不定,不知道该往何处去。这是女子在经历多次等待无果后,对自己的极度否定,她的自信在爱情的挫折中被消磨殆尽,体现出她在爱情中的痛苦与无助达到了极点。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 字词解析:

- “自伤”:自己为自己感到悲伤,强调女子内心的痛苦是源于自身对爱情的失望。

- “失所欲”:失去了自己所期望的东西,这里指失去了美好的爱情,女子原本期待与男子拥有美好的感情,但如今希望破灭。

- “泪下如连丝”:眼泪像连绵的丝线一样落下,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子泪流不止的样子,突出她内心的悲痛程度。

- 内容解析:女子为自己失去了所期望的爱情而感到悲伤,泪水如连绵的丝线般不断落下。此句将女子的悲痛之情推向了极致,通过首白的表述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在爱情失败后的痛苦与绝望,使整首诗的情感氛围达到了高潮。

……

句译: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译:我从东门出城游玩,偶然间与你相遇,有幸得见你的风采。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译:心中思念你,想着能与你在幽静的房中相伴,为你侍奉起居,手持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译:我并非有那种男女幽会的轻浮习性,只是因为偶然遇到了路边的你。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译:我爱慕你的风姿,你也欣赏我的容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译:用什么来表达我诚挚的心意呢?送上一对套在手臂的金环。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译:用什么来表达我对你的关切呢?赠你一对银质的戒指。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译:用什么来表达我内心的深情呢?给你我耳上佩戴的两颗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译:用什么来表达我真挚的情感呢?系在肘后的香囊代表我的心意。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译:用什么来面对聚散离合呢?送上一对套在手腕的臂钏。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译:用什么来缔结我们的恩情呢?用美玉点缀的罗缨来表达。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译:用什么来连接我们的内心呢?用白线穿连的双针来象征。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译:用什么来加深我们的亲密关系呢?送你金箔装饰的发簪。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译:用什么来慰藉即将到来的离别呢?送你我耳后的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译:用什么来回应你带给我的欢喜呢?送你三条白绢制成的裙子。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译:用什么来寄托我的愁绪悲伤呢?送你两件白色绢制的内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译:你与我相约在何处?相约在东山的角落。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译:天色己晚你却还没来,山谷的风轻轻吹着我的短衣。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译:我向远处眺望却不见你的身影,不禁哭泣起来,起身徘徊不定。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译:你与我又相约在何处?相约在山的南面。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译:到了中午你还没有来,旋风般的风吹动着我的衣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译:我独自徘徊却无人看见,盼望你来,忧愁填满我的心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译:你与我再次相约在何处?相约在西山的侧边。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译:傍晚时分你仍未出现,我徘徊不前,长久地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译:我远望时凉风袭来,下意识地低头抬头整理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译:你与我还相约在何处?相约在山北的小而高的山处。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译:夜幕降临你依旧没来,寒冷凄凉的风刮着我的衣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译:盼望着你,我坐立不安,悲伤痛苦充满我的内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译:珍惜自身是为了什么呢,不过是珍惜我美好的青春年华。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译:当初我们情意如此诚挚,所以才定下这秘密的约会。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译:我提起衣服在茂密的草丛中行走,满心以为你不会欺骗我。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译:如今我觉得自己置身于如此丑陋的境地,徘徊彷徨,不知该去往何处。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译:我为自己失去了所期望的爱情而悲伤,泪水如连绵的丝线般落下。

……

全译:

我漫步出东门尽情遨游,不期而遇,得见你风采翩翩。

自此心中常念,愿与你在幽房相伴,为你侍奉就寝,打理衣巾周全。

我并非轻浮,与人有幽会之约,只是对你这路人,一见钟情心倾。

我倾慕你潇洒风姿,你也对我容颜心生喜欢。

用什么表达我诚挚情意?一对金环,系在你臂间。

怎样展现我关切之情?一枚银戒,戴在你指尖。

拿什么倾诉我深情一片?耳上明珠,赠与你留念。

如何传递我真心实意?肘后香囊,表意最贴切。

靠什么面对那聚散离别?绕腕臂钏,盼情谊不绝。

用什么缔结我们的深厚恩情?美玉缀罗缨,寓意情相连。

怎样让我们心心紧紧相连?素缕穿双针,象征心相牵。

拿什么加深彼此亲密无间?金箔画发簪,情谊藏其间。

用什么慰藉即将到来的分别?耳后玳瑁钗,伴你解思念。

如何回应你带来的欢悦?三条纨素裙,表我喜万千。

用什么寄托我心中愁悲?两件白中衣,愁绪在其中。

你与我相约在什么地方?是那东山的角落旁。

夕阳西下你却仍未赴约,山谷的风轻拂我的衣裳。

极目远望,不见你的身影,我不禁泪下,独自徘徊心伤。

你与我又相约在什么地方?是那山的南面阳光亮。

日到中天你还未曾出现,疾风阵阵吹得我衣袂飘扬。

我孤独徘徊无人看见,盼你到来,愁绪填满我心房。

你与我再次相约在何方?西山的侧边,是约定的地方。

黄昏己至你仍不见踪迹,我徘徊不前,深深叹息惆怅。

远望间凉风飕飕吹起,我下意识整理自己的衣裳。

你与我还相约在什么地方?山北的小岭,是我们的约场。

夜幕降临你依旧未现身,凄冷的风首灌我的衣裳。

盼你让我坐立都难安,悲苦之情,煎熬我的心房。

珍惜自身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过是珍视这青春好时光。

当初情意是如此真挚诚恳,所以才与你定下这私密的约期。

我提起衣裳,轻踏茂密草丛,满心以为你不会把我欺诳。

如今却觉自己如此丑陋无用,徘徊不定,不知该去往何方。

为失去期盼的爱情暗自哀伤,泪水如连绵的丝线般流淌。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