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二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六》

 

赠秀才入军·其六

嵇康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

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

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

赏析:

《赠秀才入军·其六》是嵇康组诗中情感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一篇。它以春日山林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思念之情相融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一、情景交融:自然之景与思念之情的交织

开篇的轻快与宁静:“轻车迅迈,息彼长林”,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自己乘坐轻车快速前行,而后在长林边停歇的情景。“轻车”和“迅迈”给人一种轻快、洒脱的感觉,仿佛诗人正享受着旅途的愉悦。而“长林”则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为下文对春日山林景色的描绘埋下伏笔。这种动静结合的开篇,既展现了诗人出行的活力,又暗示了他内心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春日山林的生机画卷:“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这几句诗如同一幅细腻的春日山林图。春天的树木蓬勃生长,枝叶繁茂,垂下浓密的树荫,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繁荣。山谷中微风轻拂,吹动着诗人的素琴,仿佛大自然也在弹奏着美妙的乐章。黄鸟欢快地鸣叫着,相互顾盼,卖弄着清脆的歌喉,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灵动的气息。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从视觉(春木、布叶)、听觉(谷风、黄鸟弄音)等多个角度,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氛围。然而,这美好的自然之景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景中藏情,情因景生:如此生机勃勃的春日山林,本应让人心情愉悦,但诗人却笔锋一转,“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在这美好的情境下,诗人的思绪被触发,开始思念自己所钦佩的人。这里的景与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好的自然景色更衬托出诗人内心因思念而生的忧愁。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读者能够从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感受到他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感。“心之忧矣,永啸长吟”,诗人内心的忧愁无法排解,只能通过长久的呼啸和吟唱来宣泄,将这种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推向了高潮。

二、情感变化:从闲适到忧愁的跌宕

闲适愉悦的起始:诗歌开篇,诗人乘坐轻车快速前行,在长林边停歇,此时的他或许正享受着旅途的自由与轻松,对即将领略的自然美景充满期待。这种闲适愉悦的心情通过“轻车迅迈”和对长林宁静氛围的描写得以体现。

情感的转折与深化:随着对春日山林景色的描绘,诗人的情感逐渐发生变化。眼前的美景虽然美好,但却引发了他对所钦之人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如同一股暗流,在美好的景色之下悄然涌动。从“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开始,诗人的情感由闲适转向忧愁,并且这种忧愁随着诗句的推进不断深化。“心之忧矣,永啸长吟”,诗人内心的忧愁己经无法抑制,通过“永啸长吟”这种强烈的方式宣泄出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情感表达的细腻与真实:嵇康在这首诗中对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腻,他将从闲适到忧愁的情感变化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变化并非突兀,而是自然流畅,符合人的情感逻辑。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时,突然触景生情,思念起远方的人,这种情感的转折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三、艺术特色:生动的描写与质朴的语言

生动的景物描写:嵇康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春日山林图。如“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一个“载”字,将春天树木蓬勃生长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布叶垂阴”则细腻地描绘出枝叶伸展形成阴凉的画面。“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习习”一词生动地表现出微风的轻柔,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股微风拂过脸颊的惬意。“交交黄鸟,顾俦弄音”,“交交”模拟黄鸟的叫声,“顾俦弄音”则将黄鸟相互顾盼、欢快鸣叫的姿态刻画得十分生动,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嵇康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却能达到深刻动人的效果。例如“心之忧矣,永啸长吟”,简单的八个字,却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与诗歌所描绘的自然之景和所表达的真挚情感相得益彰,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赠秀才入军·其六》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细腻的情感变化和质朴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嵇康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让读者领略到春日山林的美好,更能深入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因思念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解析: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

- 解析:“轻车”描绘出马车的轻便灵巧,暗示出行的便捷与自在。“迅迈”突出速度之快,传达出一种洒脱、畅快的出行节奏,仿佛诗人正迫不及待地奔赴自然。“息”即停歇,“长林”指广袤的树林,给人以宁静、幽深之感。前半句的动态与后半句的静态形成鲜明对比,先是轻快的行程,而后在宁静的树林边停下,为诗歌营造出动静相宜的氛围,也暗示着诗人从尘世的奔波转入自然宁静的怀抱,开启与自然的对话。

- 深层含义:从象征意义上看,轻车迅迈可理解为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积极前行,追求自由与理想;而长林则象征着自然的庇护与宁静,是诗人心灵的栖息之所。

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 解析:“春木”点明时节,强调春天树木的生命力。“载荣”的“载”有开始、充满之意,生动展现春天树木蓬勃生长、一片繁荣的景象,仿佛能看到树木抽出新芽、绽放生机的过程。“布叶垂阴”细腻地描绘出枝叶舒展的状态,它们向西周伸展,渐渐形成一片阴凉。这两句诗从视觉角度,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春天树林的繁茂与生机,为整个画面奠定了充满活力的基调。

- 深层含义:春天树木的荣发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暗示着诗人内心对生命美好的感悟,也可能隐喻着诗人所期待的理想状态或友人的美好前程。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

- 解析:“习习”形容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给人柔和、舒适之感。“谷风”表明风来自山谷,为这风增添了几分清幽的气息。微风轻拂诗人的“素琴”,“素琴”常象征着高雅、质朴。风与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仿佛大自然也参与到诗人的雅趣之中,奏响一曲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乐章。

- 深层含义:此景暗示诗人在自然中追求一种超脱世俗、高雅宁静的生活状态,借风与琴的互动,传达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展现其内心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 解析:“交交”是模拟黄鸟的鸣叫声,形象地表现出黄鸟欢快鸣叫的场景。“顾俦”描绘黄鸟相互顾盼同伴的姿态,展现出它们之间亲密的关系。“弄音”则将黄鸟拟人化,仿佛它们在有意卖弄美妙的声音。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与活力,使山林充满了生机与趣味。

- 深层含义:黄鸟的欢快互动与鸣叫,或许象征着世间美好的情感与和谐的关系,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产生对比或呼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此刻复杂的心境,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铺垫。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

- 解析:前文描绘的美好自然景象,在此处引发诗人情感的转折。“感悟”表明诗人对前面所经历的自然之景有所触动,内心产生思考。“驰情”意味着思绪如脱缰之马般飞驰,情感被充分激发。“思我所钦”则首接点明诗人的思念对象,“钦”有钦佩、敬重之意,表明诗人思念的是他所敬仰之人,可能是友人、亲人或志同道合者。这种情感的突然转变,使诗歌从对自然的描绘转入对内心世界的抒发。

- 深层含义:自然的美好引发了诗人对美好情感和理想人际关系的渴望,对所钦之人的思念,体现出诗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中情感联系的珍视。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 解析:“心之忧矣”首白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源于对“所钦”之人的思念,在美好的自然景色映衬下,思念之情愈发浓烈,转化为忧愁。“永啸长吟”是诗人排解忧愁的方式,他通过长久地呼啸、吟唱,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宣泄出来。“永”和“长”强调了这种宣泄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展现出诗人内心忧愁的深沉与难以排解。

- 深层含义:这两句诗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推向高潮,在美好的自然与思念的忧愁之间,诗人无法释怀,只能通过激烈的情感宣泄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反映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无奈与执着。

……

句译: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

译:轻便的马车急速前行,到那片长长的树林边停下休息。

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译:春天的树木焕发生机,枝叶舒展,垂下一片绿荫。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

译:山谷间微风轻轻吹拂,撩动着我的质朴无华的琴。

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译:黄鸟叽叽喳喳地叫着,相互顾盼,卖弄着美妙的歌喉。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

译:这般情景让我心生感触,情思飞驰,思念起我所钦佩的人。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译:心中满是忧愁啊,我不禁长久地呼啸,放声地吟唱。

……

全译:

轻车如飞般疾驰,在那片广袤山林旁停驻。

春日树木蓬勃生长,枝叶舒展,垂下浓浓的荫幕。

山谷微风轻柔拂过,悄然撩动我的素琴。

黄鸟啾啾欢叫,彼此顾盼,啼鸣婉转。

此情此景触动心怀,思绪飘飞,思念起我钦慕之人。

心中忧愁难以排遣,唯有久久呼啸,放声长吟。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