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应玚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
赏析:
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赏析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是应玚为侍宴五官中郎将曹丕于建章台所作,全诗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的坎坷经历、内心渴望以及对曹丕知遇之恩的感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比兴手法的精妙运用
以雁自喻,贯穿始终:诗歌开篇以云中哀鸣的朝雁起兴,随后围绕大雁的经历展开叙述,将自身境遇与大雁紧密相连。大雁从寒门而来,南北迁徙,历经霜雪,毛羽摧颓,这与诗人辗转漂泊、饱经风霜的生活轨迹相呼应。如“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表面写雁,实则写己,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在困境中的艰难与对命运的担忧。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且富有感染力,让读者通过大雁这一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心境。
深化主题,引发共鸣:诗人以雁自比,不仅是对自身困境的描述,更借此深化了对人生艰难、渴望机遇的主题表达。大雁渴望借助云雨之力濯羽登高,却难遇良机,正如诗人在现实中渴望摆脱困境、实现抱负,却苦无途径。这种相似性引发了读者对诗人境遇的深切同情与共鸣,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期盼。
二、情感表达的细腻与层次
情感的多元呈现:诗中情感丰富多元,开篇尽显哀怨,诗人借大雁的哀鸣传达自身的悲苦。如“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接着是对自身困境的忧虑,“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体现出对命运的担忧。在表达对机遇的渴望时,“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流露出急切与无奈。而在描述曹丕的知遇之恩后,“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又充满了感激与谦逊。
情感的层层递进:整首诗情感脉络清晰,层层递进。从自伤身世的哀怨,到对机遇的渴望,再到对公子知遇的感激,最后以劝勉众人作结,情感逐步升华。这种情感的递进使诗歌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与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情感轨迹,深刻体会到他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
三、结构的严谨与精巧
起承转合,条理分明:诗歌结构严谨,遵循起承转合的规律。开篇以大雁哀鸣起兴,引出诗人自身的困境,此为“起”。接着叙述自己漂泊的经历、对机遇的渴望,是为“承”。随后笔锋一转,描述曹丕的敬爱宾客与对自己的关怀,表达感激之情,此乃“转”。最后劝勉众人,点明主旨,完成“合”。各个部分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使诗歌整体浑然一体。
前后呼应,强化主题:诗的前后多处呼应,如开篇大雁的哀鸣与中间对自身困境的描述相呼应,强化了诗人的悲苦之情。而对机遇的渴望与结尾劝勉众人珍惜公子厚爱,努力尽职,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呼应,深化了诗歌对知遇之恩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一主题。
西、语言风格的质朴与生动
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应玚的语言风格质朴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如“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大雁的行程,如同与人交谈般自然流畅,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诗歌内容。
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虽语言质朴,但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描写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将自己比作堕入沙石的明珠,形象地表达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受。“毛羽日摧颓”“身陨沉黄泥”等表述,生动地展现出大雁(实则为诗人自身)在困境中的艰难处境,使诗歌具有较强的画面感。
……
解析: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 解析:清晨,大雁在云层中鸣叫,声音是何等的哀伤!此句开篇以哀鸣的大雁起兴,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借大雁的哀鸣,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暗示自身内心的痛苦与哀怨,同时引发读者的好奇,想要探寻大雁哀伤的原因。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 解析:“问子”是诗人以拟人的手法,仿佛在询问大雁。“游何乡”询问大雁要飞往何处,“戢翼正徘徊”描绘出大雁收起翅膀,在空中徘徊不定的样子。这两句通过对大雁神态与动作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大雁迷茫、无助的形象,暗示诗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同样充满迷茫,不知何去何从。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 解析:大雁回应说自己从寒冷的北方而来,即将前往衡阳栖息。“寒门”指代北方寒冷之地,“将就”体现出一种无奈的选择。这里以大雁的迁徙,象征诗人漂泊的人生,从苦寒之地出发,寻找安身之所,反映出诗人生活的辗转与艰辛。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 解析:大雁讲述自己去年春天在北方翱翔,今年冬天却客居在南方的淮河一带。通过大雁季节迁徙地点的变化,展现其行踪的不定。诗人借此比喻自己西处奔波,居无定所,深刻地体现出漂泊生活的动荡与不安。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 解析:大雁漫长的迁徙途中,饱受霜雪的侵袭,羽毛日渐憔悴。“蒙霜雪”描绘出大雁在恶劣环境中艰难前行的情景,“毛羽日摧颓”形象地表现出大雁因长途跋涉、历经磨难而身体受损。这两句实则暗示诗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历经无数艰难困苦,身心疲惫不堪。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 解析:大雁常常担心自己的肌骨受伤,甚至害怕会因此而丧命,葬身于黄泥之中。此句进一步强调大雁(即诗人自己)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表达出在困境中对生命安全的忧虑,以及对前途的深深恐惧。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 解析:诗人将自己比作一颗被挑选出来却又堕入沙石中的明珠。“简珠”本应珍贵,却陷入沙石之中,“何能中自谐”意思是怎么能够与周围的沙石和谐共处呢?这一比喻生动地表达出诗人自感才华出众,却身处困境,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与愤懑。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 解析:大雁(诗人)渴望借着云雨交汇的时机,洗净羽毛,登上高高的阶梯。“云雨会”象征着机遇,“濯羽”表示洗去疲惫与尘埃,“陵高梯”寓意着能够凭借机遇提升自己的地位,实现抱负。此句表达出诗人对机遇的强烈渴望,希望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展现才华。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 解析:然而,美好的机遇却难以遇到,想要扬眉吐气,找到出路又谈何容易?“良遇不可值”表明诗人感慨机遇难寻,“伸眉路何阶”则以反问的形式,突出诗人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迷茫与困惑,不知该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自己的抱负。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 解析:“公子”指五官中郎将曹丕,此句赞扬曹丕敬爱宾客,与大家欢乐宴饮,不知疲倦。描绘出曹丕礼贤下士的形象,为下文诗人表达感激之情做铺垫,也反映出当时文人聚会宴饮的场景。
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 解析:曹丕态度和蔼,情绪畅快,并且愿意关注像诗人这样的细微之人。“和颜”体现出曹丕的亲切,“顾细微”则强调他对地位不高的文人的关怀,进一步突出曹丕的宽厚与爱才,让诗人感受到被重视。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 解析:曹丕还赠诗对诗人表示慰问,诗人深感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礼遇。“见存慰”表明曹丕赠诗的目的是安慰诗人,“小子非所宜”则体现出诗人的谦逊与受宠若惊,表达出对曹丕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 解析:诗人劝大家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光,不喝醉就不归家。此句营造出宴会上欢乐融洽的氛围,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此次聚会的珍惜,以及对曹丕款待的感激,希望大家都能在宴会上尽兴。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 解析:“凡百”指所有人,诗人告诫在座的众人,要敬重自己的职位,以不辜负公子曹丕对人才的渴望。这是诗人对众人的劝勉,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机会,恪尽职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曹丕爱才之心的回应与支持。
……
句译: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译:清晨的大雁在云层间鸣叫,那声音是多么的哀伤!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译:我问大雁你要飞往哪个地方,只见你收起翅膀正徘徊不定。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译:大雁回答说我从寒冷的北方而来,即将到衡阳去栖息。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译:去年春天我在北方翱翔,今年冬天却在南方淮河边客居。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译:长途飞行中饱受霜雪侵袭,羽毛一天天变得憔悴。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译:常常担心会损伤肌骨,害怕自己会丧命,葬身于黄泥之中。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译:就像被挑选出的明珠却堕入沙石,怎么能与周围和谐相处?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译:渴望借着云雨交汇的时机,洗净羽毛登上高高的阶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译:但美好的机遇难以遇到,想要扬眉吐气,出路又在哪里呢?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译:五官中郎将(曹丕)敬重并喜爱宾客,欢乐宴饮不知疲倦。
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译:他态度和蔼,心情畅快,还愿意关注我们这些小人物。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译:他赠诗对我表示慰问,我深感自己实在不配。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译: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情谊,不喝醉就不回家。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译:在座各位都要敬重自己的职位,以不辜负公子求贤若渴的心意。
……
全译:
清晨,大雁在云端鸣叫,那声音透着无尽哀伤!
我问大雁:你要去往何方?只见它收起羽翼,在空中彷徨。
大雁答我:我从寒冷的北方而来,正要到衡阳去栖息安身。
去年春天我还在北方的天空翱翔,今年冬天却己在南方的淮河之畔暂居。
长途跋涉,一路饱受霜雪欺凌,羽毛日益憔悴,不复往昔模样。
常常担忧会伤到肌骨,害怕哪日便丧身,深埋在黄泥之下。
就好似精选的明珠,却不慎堕入沙石之中,怎能自在,怎能与这环境相融?
盼望着能趁着云雨汇聚的时机,洗净羽毛,沿着高梯向上飞翔。
然而,这般良机总是难遇,想要舒展愁眉,又不知出路在何方?
幸得公子(五官中郎将曹丕)敬重宾客,宴饮作乐,不知疲倦。
他神色和蔼,心情欢畅,还愿意垂顾我这等微不足道之人。
公子赠我诗篇,对我慰问有加,我实在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今日且让我们尽情欢乐,不喝个酩酊大醉就绝不回家。
在座诸君都应敬重自己的职责,莫辜负了公子求贤若渴的心意。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