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吴迈远《长别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5章 吴迈远《长别离》

 

长别离

吴迈远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

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

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

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

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

持此断君肠,君亦且自疑。

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

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

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

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

赏析:

《长别离》是南朝宋诗人吴迈远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下是对它的赏析:

一、整体主题:这是一首以思妇视角创作的诗歌,主题围绕着与丈夫离别后的痛苦、思念以及对丈夫追求功名的劝诫,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纠葛和人生思考。

二、结构层次

1、开篇西层递进写离愁:“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诗人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思妇的离别之苦推向深入。先是说生离的痛苦让人不忍听闻,更何况是长久的相思;而在青春盛年时与丈夫离别,这种痛苦更是难以承受,三层推进,把思妇内心深处的离别相思之苦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

2、中间比兴描绘独处景:“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通过比兴手法,描绘了思妇面对春色荡漾却不为所动,坚守自己对丈夫的忠贞。同时,将自己幽居深闺的寂寥苦闷与草木的荣枯进行对比,草木尚有欢荣之时,而自己却西季如遭受霜露侵袭般悲苦,形象地展现了思妇独处的凄凉。

2、结尾用典劝夫归:“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思妇连续引用韩信、项羽和刘邦的历史典故,指出韩信有出众军事才能却被吕后杀害,项羽勇冠三军最终也败于刘邦,他们为刘邦打天下,却都落得悲惨下场。借此劝诫丈夫,功名虚幻,以丈夫的才能与他们相比,又怎能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呢,不如早日归家团聚。

三、艺术特色

1、情感表达真挚强烈:诗人通过思妇的口吻,将离别之苦、相思之痛以及对丈夫的关切和劝诫等情感表达得真挚而强烈,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思妇内心的煎熬和无奈。

2、比兴用典巧妙:诗中的比兴手法使思妇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而用典更是独具特色,不似一般的简单并列对比,而是将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故实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更有说服力,也让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3、文采清丽辞巧意新:诗歌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如“蕙华”“荣乏”“悴极”等词汇的运用,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使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辞巧意新,给人以清新之感。

……

解析:

1.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

- 解析:起句便首抒胸臆,“生离”本就令人难以听闻,因为它饱含着不舍与痛苦,而“长相思”更甚于生离,是在漫长时光中对离人的持续思念,这种思念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累积,苦上加苦。此句以递进的方式,将离别的悲苦渲染到极致,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思妇内心对离别深深的痛苦与无奈。

2. 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

- 解析:此句以思妇的口吻发出质问,在青春盛年本该与丈夫共享美好时光,却无奈分离。“如何”一词强化了思妇内心的愤懑与不解,突出了这离别在她生命中留下的创伤,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悲剧色彩,也让读者能深刻体会到思妇对这段分离时光的惋惜与不甘。

3. 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

- 解析:“蕙华”即蕙草的花,常象征美好与生机。蕙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景色迷人,但思妇却不为所动,始终坚守对远方丈夫的忠贞。这里运用比兴手法,以蕙花的摇曳多姿反衬思妇内心的坚定,展现出思妇在独居时面对外界诱惑的不为所动,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

4. 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

- 解析:草木尚有繁荣与枯萎的变化,在生长繁荣之时还能享受自然的欢畅,而思妇却只有无尽的憔悴。“悴极霜露悲”形象地描绘出思妇的悲苦如同遭受霜露侵袭的草木,己到了极致。将思妇的处境与草木对比,突出她的生活只有悲苦,毫无欢颜,深刻体现出她在离别中的孤独与凄凉。

5. 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

- 解析:此句从生活境遇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生活富贵之人,因生活优渥,容貌不易改变;而处于贫贱之中的思妇,因饱受相思之苦与生活磨难,容颜极易衰老。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揭示出离别与贫困对思妇身心造成的双重伤害,进一步强调了她命运的悲惨。

6. 持此断君肠,君亦宜自疑

- 解析:思妇想着自己因长久离别、生活困苦而憔悴的容颜,想必会让远方的丈夫肝肠寸断,同时也希望丈夫看到自己的变化后,能对他们之间的离别以及未来有所思考。此句既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情,希望丈夫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又带有一丝埋怨,暗示丈夫不应让这种分离的状况持续下去。

7. 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

- 解析:这里运用韩信的典故,“淮阴”指代韩信,他是淮阴杰出将领。“折羽”象征着失去力量或遭遇挫折,“谢翻飞”表示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自由施展才华。韩信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却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就像折断羽翼的飞鸟,无法再翱翔。思妇借此典故暗示丈夫,追求功名充满风险,可能会遭遇不测。

8. 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

- 解析:“楚有扛鼎士”指项羽,以力能扛鼎著称。项羽虽勇猛无比,但最终在楚汉相争中失败,落得出门征战却不能回归的结局。此句与上句韩信的典故相呼应,进一步说明即便如项羽这般英雄盖世之人,在追求霸业的道路上也难免失败,以此告诫丈夫不要盲目追求功名。

9. 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

- 解析:“隆准公”指刘邦,据说他高鼻梁。这句说韩信、项羽等人的种种遭遇,都是因为刘邦仗剑而起,逐鹿中原,最终登上皇位。思妇通过描述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指出在权力斗争的舞台上,无数英雄豪杰成为牺牲品,揭示了追求功名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和残酷现实。

10. 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 解析:思妇以反问的形式,将丈夫的才能与历史上的韩信、项羽相比,言下之意是丈夫的才能未必能与他们相比,又何必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争得头破血流呢。“白日下争晖”形象地表达出思妇认为丈夫在追求功名时如同与太阳争辉般不切实际,委婉地劝诫丈夫放弃对功名的执着追求,早日回归家庭。

……

句译:

1.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

- 翻译:活生生的离别之事实在不忍听闻,更何况还要承受长久的相思之苦。

2. 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

- 翻译:怎么就这样在我青春年华的时候,就与你分别了呢?

3. 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

- 翻译:蕙草的花儿每每随风摇曳,而我的心却始终坚定,不为所动。

4. 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

- 翻译:草木尚有繁荣之时,能感受生机的欢畅,而我却憔悴到了极点,如遭霜露侵袭般满心悲苦。

5. 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

- 翻译:生活富贵的人容貌难以改变,而身处贫贱的我容颜却轻易地衰老了。

6. 持此断君肠,君亦宜自疑

- 翻译:带着这因相思而憔悴的模样,想必会让你肝肠寸断,你也应该对我们的现状有所思考。

7. 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

- 翻译:淮阴有杰出的将领(韩信),却如折断羽翼的鸟儿,无法再自由翱翔施展才华。

8. 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

- 翻译:楚地有力能扛鼎的勇士(项羽),出征在外最终却没能归来。

9. 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

- 翻译:正是因为高鼻梁的刘邦(隆准公),手持宝剑,夺取皇位。

10. 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 翻译:你的才能究竟如何呢,难道要像与太阳争辉一样,去追求那难以实现的功名吗?

……

全译:

活生生的离别之事实在不忍听闻,更何况还要承受那漫长无尽的相思之苦。

怎么偏偏在我青春正好的盛年之时,就要与你这般无奈分别?

蕙草的花朵常常随风轻轻摇曳,而我的内心却始终坚定执着,不为外界所动。

草木尚有繁荣之时,能享受生命的欢畅,可我却憔悴到了极点,如同饱受霜露侵袭,满心皆是悲戚。

生活富贵之人,容貌不会轻易改变,而身处贫贱之中的我,容颜却过早地衰老。

带着这因长久相思而憔悴不堪的模样,想必会让你肝肠寸断,你也该对我们如今分离的状况好好思量。

淮阴曾有那杰出非凡的将领韩信,最终却如鸟儿折断羽翼,再也无法自由展翅高飞。

楚地有力能扛鼎的盖世勇士项羽,外出征战,最终却未能平安归来。

正是因为那高鼻梁的刘邦,手持宝剑奋力拼杀,最终登上了皇位。

夫君啊,你的才能究竟能比得上他们中的谁呢?难道非要像与太阳争辉那般,去追求那遥不可及的功名吗?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3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