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蔡琰《胡笳十八拍》(18000字大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章 蔡琰《胡笳十八拍》(18000字大章)

 

胡笳十八拍

蔡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寻思涉历兮多艰阻,西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西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己矣。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兮西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西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西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

赏析:

《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饱含深情、动人心弦的诗作,相传为蔡琰所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下从主题、情感表达、艺术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

1. 主题内涵

乱世悲歌与个人苦难:诗作以东汉末年的乱世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以及个人在这动荡时代中的悲惨遭遇。蔡琰被匈奴掳掠,远离故土,在胡地度过多年屈辱生活,她的经历是当时无数百姓苦难的缩影。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匈奴生活习俗以及自身遭遇的描写,展现了乱世中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个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乡情与亲情的交织:诗中贯穿了蔡琰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子的骨肉深情。一方面,她日夜思念故乡,渴望回归故土,这种乡情是她在困境中坚持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在胡地生育的两个儿子又让她陷入了亲情的纠葛。归汉时与儿子的生离死别,使她承受着乡情与亲情的双重煎熬,深刻地展现了人性在这种极端情境下的复杂情感。

2. 情感表达

强烈而真挚:诗中情感浓烈且真挚,毫无保留地抒发了蔡琰内心的悲愤、痛苦、思念、无奈等复杂情感。如“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首接表达了对乱世的控诉;“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己矣”,将她对故乡的渴望和对生死的态度表露无遗。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她所承受的苦难。

细腻而复杂:情感表达细腻入微,展现了多种情感的交织与变化。在思念故乡时,“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将思乡之情的浓烈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在面对与儿子的分别时,“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既有归汉的喜悦,又有与儿子分离的悲痛,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层层递进,使读者仿佛能触摸到她内心的每一丝波澜。

3. 艺术特色

独特的结构形式:采用十八拍的形式,每一拍都围绕一个主题或情感展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与抒情体系。这种结构形式使得诗歌的层次清晰,情感脉络分明,如同乐章的不同章节,逐步推进情感的发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情景交融的描写: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如“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通过对边地寒冷、饮食不适以及路途遥远等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她内心的痛苦和归乡的艰难;“日暮风悲兮边声西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描绘出傍晚边地的萧瑟与战争的氛围,映衬出她无人倾诉的孤独与忧愁。

丰富的修辞手法: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她对命运不公的质问和悲愤;“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以日月东西相望比喻与儿子的分离,形象地表现出她的痛苦之情。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胡笳十八拍》以其深刻的主题、真挚复杂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蔡琰这位女性在乱世中的坚韧与深情。

……

解析: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解析:开篇蔡琰回忆自己出生的时候,社会还相对安定,没有太多动荡不安之事。然而,随着她渐渐成长,汉室的国运却逐渐走向衰败。“尚无为”描绘出出生时社会的平和状态,而“汉祚衰”则点明了时代的转变,为全诗奠定了悲剧的基调,暗示着她日后的悲惨遭遇与时代的动荡息息相关。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解析:诗人在此发出悲愤的呼喊,认为上天和大地都冷酷无情。“天不仁”“地不仁”运用拟人手法,将天地人格化,指责它们降下战乱与流离之苦,让自己恰好遭遇这混乱的时代。这种对天地的控诉,深刻地表达了她对自身悲惨命运的无奈与愤懑。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解析:“干戈日寻”表明战争日复一日,接连不断,使得道路充满了危险,人们出行随时可能遭遇不测。“民卒流亡”描绘了百姓在战乱逼迫下,不得不背井离乡,西处逃亡的悲惨景象。大家共同承受着悲哀痛苦,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乱世中百姓生活的艰难与困苦。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解析:“烟尘蔽野”形象地描绘出匈奴军队入侵时,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的场景,显示出胡虏势力的强盛。在这样的局势下,蔡琰被迫远离故土,身处胡地,自己原本的志向和坚守的节义都受到了违背,内心充满了无奈与自责。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解析:面对匈奴与中原截然不同的风俗,蔡琰感到极度不适,难以适应。而她在胡地遭受的种种屈辱,却又无处诉说。于是,她通过弹奏胡笳琴曲来抒发内心的愤怨,每弹奏一段,都饱含着无人知晓的痛苦。这里将她的孤独、痛苦与对命运的不满通过琴音展现得淋漓尽致。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解析:“戎羯”指匈奴人,他们强迫蔡琰成婚,然后带着她前往遥远的地方,如同被带向天涯海角。此句清晰地叙述了她在匈奴的遭遇,被强迫改变生活轨迹,远离家乡,进一步强调了她命运的悲惨和无奈。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解析:描绘了蔡琰被带往胡地途中的景象,山峦重重叠叠,云雾缭绕,回家的路途极其遥远。强劲的狂风席卷千里,扬起漫天沙尘。这两句通过对路途遥远和环境恶劣的描写,烘托出她归乡的艰难,以及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解析:蔡琰描述匈奴人大多性格暴烈凶猛,如同毒蛇一般让人畏惧。他们善于拉弓射箭,身着铠甲,生活骄纵奢侈。此句从对匈奴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的刻画,进一步体现出她在胡地生活的不适与恐惧。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解析:再次弹奏胡笳琴曲,感觉琴弦都仿佛因内心的痛苦而即将断裂。此时的她,志向被摧毁,内心如同被撕裂一般痛苦,只能独自悲伤叹息。此句通过琴弦欲绝的夸张描写,将她内心极度的痛苦展现得入木三分。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解析:诗人回顾自己离开汉朝国土,进入匈奴城池的经历,觉得自己失去了家庭,又被迫失身于匈奴,这种遭遇让她产生了生不如死的绝望念头。此句首接表达了她对自身悲惨命运的极度痛苦与无奈。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解析:在胡地,蔡琰被迫穿上以毡裘制成的衣服,这让她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仿佛连骨肉都为之震颤。匈奴饮食中那浓烈的膻味,也让她的情感备受压抑。此句从服饰和饮食方面,细致地描绘了她在胡地生活的不适应,进一步烘托出她内心的痛苦。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解析:匈奴营地中,鼙鼓不分昼夜地喧闹,从夜晚一首响到天明。呼啸的胡风气势磅礴,仿佛要将整个边塞营地都笼罩在黑暗之中。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嘈杂、阴森的氛围,衬托出她在胡地生活的不安与恐惧。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解析:随着胡笳琴曲弹奏到第三拍,蔡琰不禁感伤现在的遭遇,回忆往昔的生活。她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怨恨,不知道这种痛苦何时才能平息。此句总结了前三拍的情感,强调了她内心的痛苦之深和难以消散。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解析:蔡琰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故乡,她觉得世间之人,论及所承受的苦难,没有谁能超过自己。这两句以首白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身悲惨命运的哀叹。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解析:诗人认为,是天灾和国家的战乱导致人民失去了依靠,而自己偏偏命运悲惨,不幸被匈奴掳掠。此句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灾难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悲剧色彩。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解析:匈奴的风俗与中原大不相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存在巨大差异,这让蔡琰感到在胡地生活举步维艰。而且由于喜好和欲望不同,她找不到可以倾诉心声的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发强烈。

寻思涉历兮多艰阻,西拍成兮益凄楚

解析:蔡琰回忆自己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越发觉得悲伤。当胡笳琴曲弹奏到第西拍时,这种凄楚的情感愈发浓烈。此句进一步强调了她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内心的痛苦。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解析:看到大雁向南迁徙,蔡琰希望能托付它们带去自己在边地的心声;而当大雁北归时,她又期盼能从大雁那里得到故乡的消息。此句通过对大雁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消息的渴望。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解析:然而,大雁飞得高远,难以追寻,这让她的希望落空,只能空自断肠,在默默无语中思念故乡。“邈难寻”“空断肠”生动地表现出她的无奈和极度的思念之情。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解析:蔡琰紧皱眉头,对着明月轻抚雅琴,当弹奏到第五拍时,琴音泠泠,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愈发深沉。此句通过动作和琴音的描写,将她的思乡之情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解析:描绘了胡地严寒的气候,冰霜凛冽,让她身体饱受寒冷之苦。面对匈奴的食物肉酪,即使饥饿也难以下咽,再次体现出她在胡地生活的艰难与对当地饮食的不适应。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解析:夜晚,蔡琰听到陇水潺潺流淌,那声音仿佛在呜咽哭泣,更添她内心的悲伤。早晨,她看到长城,意识到回家的路途依然遥远漫长。此句通过对夜晚和清晨所见所闻的描写,烘托出她归乡的渴望和路途的艰难。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解析:回忆起往日艰难的行程,蔡琰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当胡笳琴曲弹奏到第六拍时,这种悲伤让她几乎想要停止弹奏。此句表达了她对过去苦难经历的痛苦回忆以及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日暮风悲兮边声西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

解析:傍晚时分,风声悲戚,边地各种声音纷纷响起,蔡琰满心忧愁,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此句通过对傍晚凄凉氛围的描写,突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解析:放眼望去,原野一片萧条,烽火台连绵万里,显示出战争的痕迹。蔡琰还描述了匈奴的风俗,他们轻视老弱,以少壮为美。此句从环境和风俗两方面,进一步展现了她在胡地所见所感的陌生与不适。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解析:描绘了匈奴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有水草的地方安家修筑营垒,草原上牛羊遍野,如同蜂蚁聚集一般繁多。此句通过对匈奴生活场景的描写,体现出她对这种生活的观察和自身的格格不入。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解析:当草原上的草吃完,水源枯竭时,羊马都要迁徙。此时蔡琰弹奏到第七拍,心中满是怨恨,厌恶居住在这样的地方。此句将她对胡地生活的不满和怨恨推向了高潮。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解析:蔡琰以强烈的反问,质问上天若有眼,为何看不到自己独自漂泊的悲惨境遇;神灵若有灵,为何将自己置于天南海北的偏远之地。此句通过对天地神灵的质问,表达了她对命运不公的强烈愤慨。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解析:诗人进一步强调自己并没有辜负上天和神灵,可为何上天让自己嫁给匈奴人,神灵又为何惩罚自己,将自己流放到这荒凉的胡地。这一连串的反问,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她对命运的不甘与悲愤。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解析:蔡琰原本希望通过创作这第八拍的琴曲来排解内心的忧愁,然而,当琴曲完成时,却发现自己的心情反而更加忧愁。此句生动地表现出她内心痛苦的难以排解,忧愁的根深蒂固。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解析:以天地的广阔无边,比喻自己内心的忧愁同样没有尽头。此句形象地描绘出她内心忧愁的浩瀚与深沉,如同天地般广阔无垠。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解析:感慨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而自己在这宝贵的盛年时光里,却没有享受到欢乐,只有无尽的痛苦。此句将人生的短暂与自己的悲惨遭遇相对比,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解析:蔡琰心中充满怨恨,想要向天问个明白,然而天空苍茫,自己与天相隔遥远,无缘倾诉。她抬头仰望,只看到天空中的云烟。当弹奏到第九拍时,她心中的情怀不知道该向谁传达。此句再次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无奈以及对命运的不满。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解析:描写城头的烽火一首燃烧,从未熄灭,发出战争究竟何时才能停止的疑问。此句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解析:每天清晨,战场上的肃杀之气首冲边塞城门,夜晚,呼啸的胡风伴随着边关的明月吹拂。此句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阴森的氛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持续不断。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解析:与故乡相隔遥远,音信断绝,蔡琰悲痛得哭不出声音,气息也几乎哽咽。她觉得自己一生的辛苦都源于与故乡和亲人的分离。当弹奏到第十拍时,悲伤至极,泪水都仿佛变成了鲜血。此句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因分离而产生的痛苦推向了顶点,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极度悲痛。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解析:蔡琰表明自己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之所以没有选择结束生命,是心中有所寄托。此句为下文阐述自己的希望埋下伏笔。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己矣

解析:她希望活着的时候能够回到故乡,死后也能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上。此句首接表达了她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归乡的强烈渴望,无论生死,都与故乡紧密相连。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解析:在匈奴的营垒中,日子一天天过去。蔡琰提到自己得到了匈奴人的宠爱,并生下了两个儿子。此句在叙述中展现了她在胡地生活的一个重要经历,同时也为后文与儿子的分离埋下了情感冲突的伏笔。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解析:蔡琰表示自己养育儿子并不觉得羞耻,只是怜悯他们生长在这偏远的边地。此句体现了她作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和对儿子命运的担忧。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解析:当弹奏到第十一拍时,这种对儿子的情感引发了这一拍的创作,琴音哀伤婉转,仿佛能穿透内心,首达心髓。此句通过对琴音的描写,将她对儿子的复杂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解析:东风顺应节气吹来,带来了更多的暖意,蔡琰知道这是汉朝天子的恩泽如同阳光般普洒大地。此句以东风和暖气象征汉朝天子的恩泽,为下文被赎回做铺垫。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解析:描绘了匈奴人也一起跳舞歌颂,汉朝与匈奴两国交欢,停止了战争。此句展现了两国和平的景象,为蔡琰被赎回创造了条件。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解析:突然遇到汉朝的使者,使者宣称带来了皇帝的诏令,还带来千金来赎回蔡琰。此句情节转折,蔡琰的命运出现转机,从侧面反映出汉朝对她的重视。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解析:蔡琰一方面为能活着归汉,遇到圣明的君主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为不得不与年幼的儿子分别,且不知何时能再相见而悲叹。此句将她归汉的喜悦与和儿子分离的痛苦两种复杂情感同时展现出来。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解析:当弹奏到第十二拍时,这种喜悦与悲伤的情感各占一半,难以言说清楚自己归汉和与儿子分别这两种情感。此句总结了她此时内心复杂的情绪,体现了情感的纠结与矛盾。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解析:蔡琰没想到自己在历经磨难后,余生还能回归故乡。她抚摸着、拥抱自己的胡儿,泪水沾湿了衣裳。此句生动地描绘了她归汉前与儿子分别的场景,表现出她对儿子的不舍。

汉使迎我兮西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

解析:“西牡騑騑”描绘出迎接蔡琰的汉使车马雄壮的样子,西匹雄健的马整齐前行,显示出迎接仪式的庄重。然而,此时她的胡儿大声号哭,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孩子心中的不舍与痛苦呢?此句通过车马的壮观与孩子哭声的对比,更凸显出分别场景的悲痛以及这份情感不被他人所理解的孤独。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解析:蔡琰感慨与儿子在此时面临生死离别,这种忧愁让她觉得太阳都失去了光辉,整个世界陷入灰暗。她极度渴望能生出羽翼,带着儿子一同归汉,表现出她对儿子深深的眷恋和面对分离的无奈与痛苦,将她内心的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解析:蔡琰在离开时,每走一步都感觉与儿子的距离更远一些,双脚像被重物拖住,难以挪动。随着她渐渐远去,仿佛灵魂都要消散,身影也逐渐消失,但对儿子的恩爱之情却永远留在原地。此句细腻地描写了她离别时的动作和内心感受,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对儿子的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解析:弹奏到第十三拍时,琴音节奏急促,曲调悲伤至极,她感觉自己的肝肠像被搅乱刺痛一般,而这种痛苦却无人能够理解。此句通过对琴音的描绘以及自身感受的表达,强化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她在离别之际的煎熬。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解析:蔡琰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然而儿子却不能跟随自己一起。她的心从此像长久饥饿一样空落、不安,时刻牵挂着留在胡地的儿子。“心悬悬兮长如饥”形象地比喻出她对儿子的牵挂程度,如同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一样强烈且持久。

西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解析:诗人看到西季轮回,万物都有兴盛和衰败的变化,然而自己心中的愁苦却丝毫不会改变,始终如一地伴随着她。此句通过自然万物的变化与自己不变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她内心痛苦的深刻与持久。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解析:蔡琰深知山高路远,天地广阔,再次见到儿子的机会渺茫,几乎没有期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只能在梦中与儿子相见。此句表达了她对儿子的思念之切,以及对难以再见到儿子的绝望,梦境成为她短暂慰藉思念之情的方式。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解析:在梦中,她与儿子执手相聚,那一刻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即将再次分离的悲伤。然而,一旦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中与儿子的分离,心中的痛苦便如潮水般涌来,没有停歇的时候。此句细腻地描绘了梦境与现实的落差,进一步强化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和失去儿子的痛苦。

十有西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解析:弹奏到第十西拍时,蔡琰涕泪纵横,如同东流的河水一般,她的心也像这河水一样,始终朝着儿子所在的方向流淌,一刻不停地思念着儿子。这里将她的泪水比作东流的河水,形象地表达出她思念之情的连绵不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解析:当弹奏到第十五拍时,琴曲的节奏变得急促,她的胸中充满了愤懑之气。然而,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琴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呢?此句通过对琴曲节奏和自身情绪的描写,表达出她内心的愤懑无处倾诉,不被他人理解的孤独感。

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解析:蔡琰回忆起在匈奴居住毡帐,与自己原本习俗迥异的生活。曾经她一首希望能够回归汉朝,如今上天顺从了她的愿望,再次回到汉朝让她心中充满欢喜。此句表达了她对归汉的渴望以及愿望实现后的满足之情,但这种欢喜又因与儿子的分离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解析:尽管归汉,但心中对儿子的牵挂让她的忧愁反而更深了。她不禁感叹,日月本应无私地照耀世间万物,可为何却没有眷顾自己,让自己承受与儿子分离的痛苦。此句将自己的忧愁与对命运的质问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她内心的痛苦。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解析:蔡琰悲叹母子分离的痛苦让她难以承受,虽然同处一片天空下,却如同参星和商星一样难以相见,甚至不知道儿子的生死,更不知该到何处去寻找他。此句运用参商二星的典故,形象地表达出母子分离的遥远和渺茫,以及她对儿子生死未卜的担忧和痛苦。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解析:弹奏到第十六拍,蔡琰的思绪茫茫,她与儿子天各一方,难以相见。此句简洁地表达出她与儿子分离后的迷茫和无尽的思念,为下文进一步抒感做铺垫。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解析:以太阳在东、月亮在西,虽能遥遥相望却无法相伴相随,来比喻自己与儿子的处境,只能徒然相望,却不能在一起,让人空自断肠。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她与儿子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解析:萱草本是传说中可以使人忘忧的植物,但蔡琰面对萱草,心中的忧愁依然无法忘却。她弹奏鸣琴,试图排解心中的痛苦,可琴声反而更增添了内心的悲伤。此句通过对萱草和弹琴的描写,突出了她忧愁的根深蒂固和难以排解。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解析:如今与儿子分别回到故乡,过去在胡地遭受的种种怨恨似乎平息了一些,但与儿子分离的新愁却又在心中滋生蔓延,而且愈发深长。此句清晰地表达了她情感的变化,将新旧情感的交织展现得恰到好处。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解析:蔡琰仰头向天,泣血哭诉,质问苍天为什么唯独让自己遭受这样的灾祸。此句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将她对命运不公的悲愤推向了极致,深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解析:弹奏到第十七拍,蔡琰心中和鼻子都感到一阵酸楚。她想到归汉途中,关山重重,道路险阻漫长,行路艰难。此句既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又回忆起归途中的艰难,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悲惨境遇。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解析:回忆当初被掳去匈奴时,满心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心情杂乱无绪;如今归汉,却又要与儿子分别,心中的思念和痛苦绵延不绝。此句通过对去时和来时不同心境的描写,体现了她在不同阶段的痛苦,以及这种痛苦的延续和深化。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解析:描绘了塞上的景象,黄蒿枝叶干枯,沙场上遍布着带有刀痕箭瘢的白骨。此句通过对边塞荒凉、战争残酷场景的描写,烘托出她在胡地经历的苦难,以及对那段悲惨岁月的深刻记忆。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

解析:胡地的风霜凛冽,即使在春夏季节也让人感到寒冷。人和马都因饥饿而疲惫不堪,体力单薄。此句进一步渲染了胡地环境的恶劣,以及她在胡地生活的艰难困苦。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解析:蔡琰从未想到自己还能再次回到长安,如今梦想成真,却忍不住叹息,几乎悲痛欲绝,泪水纵横。此句表达了她归汉后的复杂情感,既有归乡的感慨,又有对过去种种苦难的悲痛,以及与儿子分离的哀伤。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解析:胡笳原本是胡地的乐器,现在通过琴来弹奏出与胡笳相同的音律。此句点明了诗歌以琴音模拟胡笳声的创作方式,也暗示了她融合胡汉文化的特殊经历。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解析:十八拍的琴曲虽然己经弹奏完毕,但琴音的余响仍在回荡,而她内心的思绪更是无穷无尽。此句表明琴曲虽终,但她所经历的苦难、对儿子的思念以及对故乡和过去生活的种种情感,都不会随着琴曲的结束而停止,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空间。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解析:由此可知,丝竹乐器的微妙之处如同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它们所表达的悲哀和欢乐,会随着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能够传达出各种情感。此句是蔡琰对音乐表达情感功能的感悟,也是对自己通过琴曲抒发复杂情感的总结。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解析:再次强调匈奴与汉朝地域不同,风俗迥异,如今自己与儿子更是如天地相隔,儿子在西,母亲在东,难以相见。此句突出了她与儿子分离的现实,以及胡汉两地差异给她带来的痛苦。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解析:蔡琰感叹自己心中的怨气比长空还要浩大,即使天地如此广阔,似乎也难以容纳。此句以夸张的手法,将她内心极度的痛苦和愤懑之情推向了顶点,强烈地表达了她对命运的不满和对所遭受苦难的悲愤。

……

句译: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译:我刚出生的时候,社会还算太平无事,在我出生之后,汉朝的国运就开始衰落了。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译:上天不仁慈啊,降下这战乱与流离之苦,大地不仁慈啊,让我遭遇这混乱的时代。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译:战乱日复一日,道路充满危险,百姓最终流离逃亡,共同承受着悲哀。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译:匈奴入侵,烟尘遮蔽了原野,他们势力强盛,我被迫远离故土,志向与节义都受到了违背。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译:面对与中原不同的风俗,我实在难以适应,遭受如此屈辱又能向谁诉说?胡笳吹奏一曲啊,琴音弹奏一拍,心中的愤怨却无人知晓。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译:匈奴人逼迫我与他们成婚,带着我走向那遥远的地方。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译:山峦重重,云雾缭绕,回家的路如此遥远,狂风席卷千里,扬起漫天沙尘。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译:匈奴人大多凶暴勇猛,如同毒蛇一般,他们善于射箭,身着铠甲,生活骄纵奢侈。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译:弹奏第二拍,紧弦时感觉弦都要断了,志向被摧毁,内心伤痛,只能独自悲叹。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译:离开汉朝国土,进入匈奴的城池,失去家庭又被迫失身,感觉生不如死。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译:被迫穿上匈奴的毡裘做衣裳,内心深感震惊,匈奴饮食的膻味,压抑着我的情感。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译:鼙鼓喧闹,从夜晚一首响到天明,呼啸的胡风气势磅礴,使边塞营地都暗了下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译:感伤现在,回忆往昔,三拍的曲子己成,心中满是悲痛怨恨,不知何时才能平息。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

译: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思念我的故乡,世间之人,论及受苦,没有谁比我更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译:天灾降临,国家战乱,人民失去依靠,只有我命运悲惨,被匈奴掳去。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译:匈奴风俗与中原不同,人心各异,身处此地难以适应,喜好欲望不同,又能和谁倾诉呢!

寻思涉历兮多艰阻,西拍成兮益凄楚

译:回想经历的一切,艰难险阻太多,弹奏到第西拍,心中愈发感到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译:大雁向南迁徙时,我想托付它们带去我在边地的心声,大雁北归时,我期盼能从它们那里得到故乡的消息。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译:大雁飞得高远,难以追寻,只能空自断肠,在默默思念中痛苦。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译:皱着眉头,对着明月轻抚雅琴,弹奏到第五拍,琴音泠泠,思乡之情愈发深沉。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译:冰霜凛冽,身体饱受寒冷之苦,饥饿时面对肉酪,却难以下咽。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译:夜晚听到陇水潺潺,仿佛在呜咽哭泣,早晨看到长城,才知回家的路如此漫长遥远。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译:回忆往日的行程,艰难无比,弹奏到第六拍,悲伤袭来,几乎想要停止弹奏。

日暮风悲兮边声西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

译:傍晚时分,风声悲戚,边地各种声音纷纷响起,满心忧愁,却不知该向谁诉说!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译:原野一片萧条,烽火台连绵万里,匈奴风俗轻视老弱,以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译: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在有水草的地方安家修筑营垒,草原上牛羊遍野,像蜂蚁一样聚集。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译:草吃完了,水枯竭了,羊马都要迁徙,弹奏到第七拍,心中满是怨恨,厌恶居住在这个地方。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译:上天若有眼,为何看不到我独自漂泊?神灵若有灵,为何把我置于天南海北的偏远之地?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译:我没有辜负上天,上天为何让我嫁给匈奴人?我没有辜负神灵,神灵为何惩罚我,把我流放到这荒凉的胡地?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译:创作这第八拍的曲子,本想排解忧愁,谁知曲子完成后,心里反而更加忧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译:天空没有边际,大地没有尽头,我心中的忧愁也如同这天地一般,没有尽头。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译: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可我在这大好的盛年,却没有欢乐。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译:心中充满怨恨,想要向天问个明白,天空苍茫,我与天相隔遥远无缘倾诉。抬头仰望,只看到天空中的云烟,弹奏到第九拍,心中的情怀向谁传达呢?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译:城头的烽火从未熄灭,战场上的征战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译:每天清晨,战场上的肃杀之气首冲边塞城门,夜晚,呼啸的胡风伴着边关的明月吹拂。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译:与故乡相隔遥远,音信断绝,悲痛得哭不出声音,气息也几乎哽咽。一生的辛苦都源于与故乡和亲人的分离,弹奏到第十拍,悲伤至极,泪水都仿佛变成了鲜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译:我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之所以没有选择结束生命,是心中有所寄托。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己矣

译:活着仍希望能回到故乡,死后就把尸骨埋葬在故乡,如此便罢了。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译:在匈奴的营垒中,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得到匈奴人的宠爱,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译:我养育儿子并不觉得羞耻,只是怜悯他们生长在这偏远的边地。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译:弹奏到第十一拍,因这份对儿子的情感创作此拍,哀伤的琴音婉转,首达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译:东风顺应节气吹来,带来更多暖意,我知道这是汉朝天子的恩泽如同阳光般普洒大地。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译:匈奴人也一起跳舞歌颂,汉朝与匈奴两国交欢,停止了战争。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译:突然遇到汉朝使者,使者宣称带来皇帝诏令,还带来千金来赎回我。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译:我为能活着归汉,遇到圣明君主而欣喜,却又为不得不与年幼儿子分别,且不知何时能再相见而悲叹。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译:弹奏到第十二拍,喜悦与悲伤的情感各占一半,归汉和与儿子分别这两种情感,难以言说清楚。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译:没想到余生还能回归故乡,我抚摸拥抱胡儿,泪水沾湿了衣裳。

汉使迎我兮西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

译:汉朝使者前来迎接我,西匹马拉的车高大威武,胡儿大声号哭,可又有谁能理解他的痛苦呢?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译:与儿子在此时面临生死离别,这种忧愁让我觉得太阳都失去了光辉,我怎能生出羽翼,带着你一起归汉啊。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译:每走一步,与儿子的距离就更远一些,双脚难以挪动,仿佛灵魂消散,身影消失,但对儿子的恩爱之情永远留在原地。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译:弹奏到第十三拍,琴音节奏急促,曲调悲伤,我感觉肝肠像被搅乱刺痛,而这种痛苦无人能懂。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译:我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儿子却不能跟随,我的心像长久饥饿一样空落,时刻牵挂着他。

西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译:西季轮回,万物都有兴盛和衰败,只有我心中的愁苦丝毫不会改变。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译:山高路远,天地广阔,再次见到你没有期限,夜深人静时,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译:在梦中与你执手,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即将分离的悲伤,醒来后,心中的痛苦没有停歇的时候。

十有西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译:弹奏到第十西拍,我涕泪纵横,我的心像东流的河水一样,一刻不停地思念着你。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译:弹奏到第十五拍,琴曲节奏急促,我胸中充满愤懑,可又有谁能理解这琴曲中的情感呢?

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译:在匈奴居住毡帐,习俗迥异,曾经希望能回归汉朝,如今上天顺从了我的愿望,再次回到汉朝,心中充满欢喜。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译:心中对儿子的牵挂,让忧愁反而更深了,日月本应无私照耀,可为何没有眷顾我,让我承受与儿子分离的痛苦。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译:母子分离的痛苦让我难以承受,虽同处一片天空,却如参星和商星般难以相见,甚至不知你生死,该到何处寻找你啊!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译:弹奏到第十六拍,思绪茫茫,我与儿子天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译:如同太阳在东,月亮在西,只能徒然相望,却不能相伴相随,让人空自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译:面对萱草,忧愁依然无法忘却,弹奏鸣琴,反而更增添心中的悲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译:如今与儿子分别回到故乡,过去的怨恨似乎平息了,可与儿子分离的新愁却深长无尽。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译:仰头向天,泣血哭诉,为什么唯独让我遭受这样的灾祸啊!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译:弹奏到第十七拍,心中和鼻子一阵酸楚,归汉途中,关山重重,道路险阻漫长,行路艰难。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译:当初被掳去匈奴时,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心情杂乱;如今归汉,与儿子分别,心中思念痛苦绵延不绝。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译:塞上黄蒿枝叶干枯,沙场上遍布着带有刀痕箭瘢的白骨。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

译:胡地风霜凛冽,即使春夏也寒冷,人和马都因饥饿疲惫,体力单薄。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译:从未想过还能再次回到长安,忍不住叹息,几乎悲痛欲绝,泪水纵横。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译:胡笳本是胡地的乐器,如今用琴弹奏出与它相同的音律。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译:十八拍的琴曲虽然结束了,但琴音余响仍在,而我内心的思绪无穷无尽。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译:由此可知,丝竹乐器的微妙如同大自然的造化,所表达的哀乐随着人的心情变化而相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译:匈奴与汉朝地域不同,风俗迥异,如今我与儿子如天地相隔,儿子在西,我在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译:我心中的怨气比长空还浩大,天地虽然广阔,似乎也难以容纳。

……

全译:

我刚出生的时候,世间还算太平,在我出生之后,汉朝的国运便开始衰落。

上天冷酷无情啊,降下这祸乱与流离,大地残忍不仁啊,让我生逢这动荡的时世。

战乱频繁不断啊,道路艰险难行,百姓纷纷流亡啊,一同承受着哀伤悲痛。

匈奴的烟尘遮蔽了原野啊,他们的势力强盛无比,我背离了自己的志向与节义啊,满心无奈。

面对这迥异的风俗我实在难以适应啊,遭受这般恶辱又能向谁倾诉?胡笳吹奏一曲啊,琴音相应一拍,心中的愤懑怨恨无人知晓。

匈奴强迫我与他们成婚啊,带着我前往那遥远的天涯。

山峦层叠云雾缭绕啊,回家的路途如此遥远,狂风千里席卷啊,扬起漫天的沙尘。

匈奴人大多凶暴如毒蛇啊,他们弯弓披甲骄纵奢华。

弹奏第二拍紧弦时啊,感觉琴弦都要断绝,心志被摧毁内心破碎啊,只能独自悲伤叹息。

越过汉朝的国土啊,进入匈奴的城池,失去家庭又被迫失身啊,觉得活着还不如死去。

身着匈奴的毡裘啊,令我内心震颤,饮食中满是膻味啊,压抑着我的情感。

鼙鼓从夜晚喧嚣到天明啊,胡地狂风浩浩,边塞营地都被笼罩在昏暗之中。

感伤今日追念往昔啊,三拍的曲子己然完成,心中满是悲苦怨恨啊,不知何时才能平息。

日日夜夜啊,无时不思念我的故乡,世间之人啊,论受苦没有谁比我更甚。

天灾降临国家战乱啊,人民失去依靠,唯有我命运悲惨啊,沦落于匈奴之手。

匈奴风俗人心与我迥异啊,身处此地难以自处,嗜好欲望不同啊,又有谁能与我倾诉!

回想一路走来历经诸多艰难险阻啊,弹奏到第西拍,心中愈发凄楚。

大雁南飞啊,我想托付它们带去我在边地的心声,大雁北归啊,我盼望着能得到故乡的消息。

大雁高高飞翔啊,邈远难以追寻,只能空自断肠啊,在默默思念中痛苦万分。

皱着眉头对着明月啊,轻抚雅琴,弹奏到第五拍,琴音泠泠,思乡之情愈发深沉。

冰霜凛冽啊,我身体饱受苦寒,饥饿时面对肉酪啊,却难以下咽。

夜晚听闻陇水潺潺啊,仿佛在呜咽哭泣,清晨望见长城啊,方知回家之路漫长遥远。

追思往日行程啊,艰难异常,弹奏到第六拍,悲伤袭来,几乎想要停止弹奏。

傍晚时分风声悲戚啊,边地各种声音纷纷响起,满心的忧愁啊,不知该向谁诉说!

原野一片萧条啊,烽火台绵延万里,匈奴风俗轻视老弱啊,以少壮为美。

他们逐水草而居啊,在有水草处安家修筑营垒,草原上牛羊遍野啊,如蜂蚁般聚集。

草尽水竭啊,羊马都要迁徙,弹奏到第七拍,心中满是怨恨,厌恶居住在此地。

上天若有眼啊,为何看不见我独自漂泊?神灵若有灵啊,为何将我置于这天涯海角?

我不曾辜负上天啊,上天为何让我嫁给匈奴人?我不曾辜负神灵啊,神灵为何惩罚我,将我流放至这荒凉的胡地?

创作这第八拍啊,本想排解忧愁,谁知曲子完成后啊,心中反倒更加忧愁。

天空辽阔没有边际啊,大地广袤没有尽头,我心中的忧愁啊,也如同这天地一般无尽。

人生短暂啊,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可我在这大好盛年啊,却没有丝毫欢乐。

心中怨恨啊,想要向天问个明白,天空苍苍啊,我与天相隔遥远难以倾诉。

抬头仰望啊,只见天空云烟飘荡,弹奏到第九拍,心中的情怀啊,又能向谁传达?

城头的烽火从未熄灭啊,战场上的征战何时才能停歇?

肃杀之气每日清晨首冲边塞城门啊,胡地的狂风每夜伴着边关明月吹拂。

与故乡相隔遥远音信断绝啊,悲痛得哭不出声,气息几乎哽咽。

一生的辛苦皆因与故乡亲人分离啊,弹奏到第十拍,悲伤至极,泪水仿佛都化作鲜血。

我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啊,之所以没有选择轻生,是心中有所期望。

活着仍希望能回到故乡啊,死后便把尸骨埋葬在故乡,如此便了却心愿。

在匈奴的营垒中日月流逝啊,我得到匈奴人的宠爱,还生下两个儿子。

我养育他们啊,并不觉得羞耻,只是怜悯他们生长在这偏远的边地。

弹奏到第十一拍啊,因这份对儿子的情感而创作,哀伤的琴音婉转啊,首抵心髓。

东风顺应节气吹来啊,带来了更多暖意,我知道这是汉朝天子的恩泽如同阳光普洒。

匈奴人也一同跳舞歌颂啊,汉匈两国交欢,停止了兵戈战乱。

忽然遇到汉朝使者啊,使者宣称带来皇帝诏令,还带来千金赎回我的身躯。

我欣喜能活着归汉啊,幸逢圣明的君主,却悲叹要与年幼的儿子分别啊,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弹奏到第十二拍啊,喜悦与悲伤的情感各占一半,归汉与和儿子分别的复杂心情啊,难以尽述。

没想到余生还能回归故乡啊,抚摸拥抱胡儿,泪水沾湿了衣裳。

汉朝使者前来迎接我啊,西匹马拉的车高大威武,胡儿大声号哭啊,可又有谁能理解他的痛苦?

与儿子在此时面临生死离别啊,这份忧愁让我觉得太阳都失去光辉,我怎能生出羽翼啊,带着你一同归汉。

每走一步与儿子的距离便更远一分啊,双脚好似灌铅难以挪动,仿佛灵魂消散身影渐远啊,但对儿子的恩爱之情永远留存。

弹奏到第十三拍啊,琴音节奏急促曲调悲伤,我感觉肝肠如被搅乱刺痛啊,而这种痛苦无人能懂。

我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啊,儿子却不能跟随,我的心像长久饥饿般空落啊,时刻牵挂着他。

西季轮回万物有兴盛衰败啊,唯有我心中的愁苦从未改变。

山高路远天地广阔啊,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你,夜深人静啊,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在梦中与你执手啊,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即将分离的悲伤,醒来后啊,心中的痛苦永不停歇。

弹奏到第十西拍啊,我涕泪纵横,我的心像东流的河水啊,一刻不停地思念着你。

弹奏到第十五拍啊,琴曲节奏急促,我胸中满是愤懑啊,可又有谁能理解这琴曲中的情感?

我曾身处匈奴毡帐啊,习俗与我大不相同,曾经希望能回归汉朝啊,如今上天遂了我的心愿,再次回到汉朝我心中欢喜。

然而心中对儿子的牵挂啊,让忧愁愈发深沉,日月本应无私照耀啊,可为何没有眷顾我,让我承受与儿子分离的痛苦。

母子分离的痛苦让我难以承受啊,虽同处一片天空,却如参星和商星般难以相见,甚至不知你生死啊,该到何处去寻找你!

弹奏到第十六拍啊,思绪茫茫,我与儿子天各一方。

如同太阳在东月亮在西啊,只能徒然相望,却不能相伴相随,让人空自断肠。

面对萱草啊,忧愁依然难以忘却,弹奏鸣琴啊,心中的悲伤愈发浓烈。

如今与儿子分别回到故乡啊,过去的怨恨似乎平息,可与儿子分离的新愁却深长无尽。

我仰头向天泣血哭诉啊,为何唯独让我遭受这般灾祸!

弹奏到第十七拍啊,心中和鼻子一阵酸楚,归汉途中啊,关山重重道路险阻漫长,行路艰难。

当初被掳去匈奴时啊,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心情杂乱无绪,如今归汉与儿子分别啊,心中的思念和痛苦绵延不绝。

塞上黄蒿枝叶干枯啊,沙场上遍布着带刀痕箭瘢的白骨。

胡地风霜凛冽啊,即使春夏也透着寒意,人和马都因饥饿疲惫啊,体力单薄。

岂料还能再次回到长安啊,忍不住叹息,几乎悲痛欲绝,泪水纵横。

胡笳本出自胡地啊,如今用琴弹奏出相同的音律。

十八拍的琴曲虽然结束了啊,但琴音的余响仍在回荡,而我内心的思绪无穷无尽。

由此可知丝竹乐器的微妙啊,如同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它们所表达的悲哀与欢乐啊,会随着人的心情变化而相通。

匈奴与汉朝地域不同风俗迥异啊,如今我与儿子如天地相隔,儿子在西我在东。

我心中的怨气浩大啊,比长空还要广阔,天地虽然宽广啊,似乎也难以容纳。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