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假期尾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1章 假期尾声

 

春节的热闹,像潮水一般退去,留下满地细碎的鞭炮红屑和空气中渐渐散去的硫磺味。走亲访友的喧嚣归于平静,家里成堆的年货被消耗得七七八八,连空气似乎都从之前的喧腾回到了日常的宁静。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悠长假期的庇护即将结束,必须重新面对现实——那就是堆积如山的寒假作业。

最初几天,我还沉浸在节日的余韵里,捧着小说一看就是大半天。但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距离开学只剩一周左右时,一股无形的压力开始悄然笼罩。我把所有科目的作业摊开在书桌上,看着那一叠叠的卷子、练习册和需要背诵的古诗文,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初二下学期沉甸甸的分量。

我开始给自己制定严格的时间表。上午是雷打不动的作业时间。初二下学期新增了物理课,那些关于力、运动、能量的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公式,成了我新的“拦路虎”。我常常对着一道力学分析题,在草稿纸上画满了受力分析图,尝试各种公式,却依然找不到头绪。有时候,我会烦躁地丢下笔,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有时候,又会沉下心,一点点翻阅课本,查找例题,试图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理解。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缓缓移动,从房间的一头照到另一头,往往等我终于解出一道难题,抬起头活动僵硬的脖颈时,一个上午己经悄然溜走。

下午的时间相对自由些。除了看书,偶尔也会被妈妈抓去打扫卫生,或者帮外婆把过年腌制的腊肉香肠仔细收好,挂到更通风的地方。家里恢复了往日的整洁和安静,只有厨房里偶尔传来外婆准备晚饭的声响。

一个阳光温煦的下午,林晓月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被囚禁”的哀怨:“夏初,出来放放风吧!我快被作业和补习班逼疯了!”

我们约在小区附近那个承载了我们许多童年记忆的小广场。孟梦也接到了召唤,蹦蹦跳跳地来了。

“你们看我的黑眼圈!”林晓月指着自己的眼睛,夸张地控诉,“我妈给我报的那个英语补习班,简首不是人上的,天天都要背单词、做卷子,过年都没放过我几天!我的压岁钱估计都得用来交下学期的补习费了!”

“我好点儿,”孟梦从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瓜子,边嗑边说,“我妈倒是没给我报班,但我光顾着看电视剧,作业欠了一大堆,现在每天都在疯狂补作业。对了,那个《仙剑三》的大结局你们看了没?太好哭了!”

我们三人沿着广场的林荫道慢慢走着,踢着脚下零星的落叶。林晓月还在滔滔不绝地抱怨着补习班和她妈妈的“高压政策”,孟梦则兴致勃勃地分享着电视剧的情节和她新买的偶像贴纸。我大多时候是听众,偶尔被她们逗笑,或者回答几句关于作业进度的问题。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来,暖洋洋的,驱散了不少连日来埋头苦读的沉闷。

“说起来,文静的作业肯定早写完了吧?”孟梦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她好像整个假期都没怎么出门,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做题。”

“那肯定,”林晓月撇撇嘴,“学霸的世界我们不懂。不过也好,开学有难题可以问她。”

聊到开学,大家似乎都沉默了一下。新学期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初二下学期,听老师说,这是整个初中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首接关系到明年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

“唉,又要开始紧张了。”林晓月叹了口气。

我们在广场的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看着远处几个小孩在放风筝,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越飞越高。那种无忧无虑的画面,让我们这几个“准初三生”都有点羡慕。

傍晚回到家,外公像往常一样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我把在报刊亭顺手买的最新一期《榕城晚报》递给他。他接过去,一边展开一边念叨:“看看今天有啥子新闻……”

我在旁边的小凳子上坐下,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翻看。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电视机里播放着新闻的声音和外公翻报纸的沙沙声。

“哦哟,你看这个,”外公忽然指着报纸中缝的一个小版面,对外婆说,“滨海市,不得了哦!去年那个GDP增长又是全国前几名,现在又在搞那个什么‘高新科技园区’,到处都是高楼……” 他语气里带着些惊叹。

我的手指在杂志的书页上停顿了一下。“滨海市”这三个字,像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小石子,让我的心湖泛起微澜。我没有抬头,但耳朵却捕捉着外公的每一句话。

“是大城市嘛,发展快,机会多。我们榕城还是慢悠悠的。”外婆回应道,语气平淡。

“是远了点,坐火车都要一两天吧?”外公似乎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外婆。

“可不是嘛,隔了大半个中国。”

隔了大半个中国……我心里默念着这几个字。那个季川回去的地方,在报纸上、在长辈的口中,是一个飞速旋转、日新月异的庞大机器。高楼、科技、快速的经济增长……那是一个与榕城截然不同的世界。生活在那里,被那样的节奏裹挟着,他会是什么样子?还能像在榕城时那样,在美术课上安静地画画吗?

“外公,”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很随意,抬头问道,“滨海是不是比成都还远很多啊?”

“滨海?哦哟,那远多了!”外公放下报纸,比划着,“成都在我们省内,滨海在最东边的海边上,坐火车起码要一天一夜还要多!”

一天一夜还要多……具体的距离感,通过这个时间描述,变得清晰起来。真的很远。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持续多久,外公很快又去看其他版面的新闻了。我也收回思绪,继续翻看杂志。但关于那个遥远城市的印象,却在心里悄悄地加深了一层——一个充满活力、快速发展,但也可能无比拥挤、竞争激烈的地方。

寒假的最后几天,我把所有的作业都仔细检查、整理好,错题也用红笔标注了订正。然后,我开始收拾书包,把下学期要用的课本、练习册、文具一一放进去。铅笔刨得尖尖的,橡皮擦是崭新的,笔记本也准备了厚厚几本。

站在窗前,看到楼下那几棵光秃秃的小树枝头,似乎真的冒出了一点点极其细微的、嫩绿的芽苞。冬天残留的寒意里,早春的气息,好像真的在悄悄酝酿了。

深吸一口气,空气清冽。

初二下学期,我准备好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