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天还没完全亮,就被窗外骤然响起的一阵密集的鞭炮声吵醒了。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清晨的寒气。
按照习俗,今天要穿新衣。妈妈早就给我准备好了新外套和新鞋子,穿上身后,对着镜子照了照,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早饭是外婆煮的汤圆,芝麻馅儿的,甜糯可口,寓意着团团圆圆。
吃过早饭,一家人先是互相道了“新年好”,说了些吉祥话。然后,爸爸妈妈便带着我,提上准备好的点心匣子和水果,出门拜年去了。
第一站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外公外婆的老邻居,一位姓李的老奶奶家。李奶奶的儿孙今天也都在,屋子里挤满了人,格外热闹。我们一进门,各种“新年好”、“恭喜发财”的祝福声便不绝于耳。大人们坐在一起喝茶、嗑瓜子、聊家常,孩子们则聚在一起,互相展示着收到的压岁钱和新年礼物。我被妈妈推着,挨个向长辈问好,收到了李奶奶给的红包和一把糖果。虽然有些拘谨,但看着满屋子的笑脸,心里也暖洋洋的。
接着又去了舅舅家。舅舅家有个表弟,比我小两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一见到我,他就兴奋地拉着我去看他寒假里新买的玩具赛车。大人们则在客厅里聊得热火朝天,舅妈热情地给我们端上各种水果和零食。爸爸和舅舅聊着工作上的事,妈妈和舅妈则交流着孩子的学习和家里的琐事。我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偶尔回答几句舅舅舅妈关于期末考试成绩的问题。表弟玩了一会儿赛车就没了兴趣,开始缠着他爸爸要去楼下放鞭炮。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这样一家接一家的拜年中度过了。虽然收了不少压岁钱和糖果,但一套套的寒暄和问候下来,脸上笑得都有点僵了。
下午,家里又来了几拨拜年的亲戚和爸爸妈妈的同事。送往迎来,客厅里始终人声不断。我有时会帮着端茶倒水,有时就躲回自己房间看会儿书,或者站在窗边,看楼下穿着新衣服跑来跑去的小孩子们放烟花。
正看着窗外发呆,我的手机响了,是林晓月打来的拜年电话。
“夏初!新年好啊!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她在电话那头咋咋呼呼地喊着。 “新年好,”我笑着说,“你才要红包拿来呢。” “哈哈!我今天收了不少!不过我妈说了,大部分要帮我‘存’起来……”她语气一转,又开始抱怨,“对了,你猜我今天在街上碰到谁了?碰到刘浩了!他好像跟他爸妈去亲戚家拜年,样子没怎么变,还是那么咋咋呼呼的……”
我们聊了十几分钟,说了说各自拜年的情况,约好等过几天天气好了出来玩。挂了电话,心里因为这通电话,感觉和外面那个热闹的世界又连接上了一点。
接下来的几天,拜年的活动仍在继续,只是节奏稍微放缓了一些。家里也开始招待来拜年的亲戚朋友。有时候,我会和爸妈一起去参加一些家庭聚餐,在饭桌上听长辈们追忆往昔,畅谈未来。
春节假期,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热闹、喧嚣和迎来送往中,一天天过去。街上的行人似乎比前几天少了一些,店铺也陆陆续续重新开门营业,空气中浓烈的年味儿开始慢慢变淡。
我看着日历,意识到悠长而热闹的春节假期,也快要接近尾声了。又要准备回到写作业、看书、为开学做准备的日常节奏里去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