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季川就像一颗被投进平静池塘的小石子,虽然本身安静无波,却在三年二班这个小集体里,持续引发着细微的涟漪。
每天早上,夏初去上学时,偶尔会看到季川的身影。他总是走得很准时,既不早也不晚,一个人背着书包,安安静靜地走在前面或后面不远处,像个小小的、沉默的影子。夏初好几次想开口打个招呼,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早上好”,可话到嘴边,看到他那略显疏离的侧脸,又总会把话咽回去。
倒是林晓月比较“勇敢”。有一次课间,她拿着一本花花绿绿的画报凑到季川桌前,指着上面一幅关于海边城市的插画,大声问:“季川,你以前住的滨海市,是不是也有这么漂亮的海螺和沙滩啊?”
季川正低头看着书,闻言抬起头,看了林晓月一眼,又看了看那幅画,过了两秒,才极其简短地“嗯”了一声,然后就又低下了头,没有任何要继续交谈的意思。
林晓月碰了个软钉子,有些悻悻地撇了撇嘴,跑回来跟夏初嘀咕:“他这个人真是好冷漠啊!”
夏初没说话,心里却觉得,季川大概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和陌生人,尤其是像林晓月这样“自来熟”的女孩子交流吧。
课堂上,季川依旧保持着他的安静和专注。他似乎很聪明,王老师讲的知识点他总能很快掌握。有一次数学课分组做题,夏初、季川、林晓月还有刘浩被分到了一组。
刘浩是小组里最活跃的,拿着题目咋咋呼呼地讨论个不停,还时不时想表现一下自己。林晓月也积极地发表意见。夏初则认真地思考着,试图跟上思路。只有季川,他几乎不参与讨论,只是默默地拿起草稿纸,自己埋头演算。
“哎,季川,这道题你会不会啊?”刘浩见他不说话,故意扬声问他,带着点小小的挑衅意味。
季川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把自己草稿纸上己经演算出的正确答案,用铅笔轻轻推到了小组中间。
刘浩卡了一下壳,看着那清晰的步骤和结果,讪讪地闭了嘴。
夏初在一旁看着,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她觉得季川这种不争辩、只用行动说话的方式,好像……还挺厉害的。比刘浩咋咋呼呼的样子强多了。
她注意到季川写字的笔迹,和他的人一样,干净利落,带着一种规规矩矩的好看。她忍不住想,他以前在滨海市的学校里,是不是也是这样,安安静静地当个学霸?
放学后的小巷,又是另一番景象。
孩子们像归巢的鸟儿,书包一扔,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闹。跳皮筋、拍画片、或者追逐打闹,喧嚣声能传出老远。
夏初有时候会和林晓月一起跳皮筋,有时候会自己蹲在墙角看蚂蚁搬家。她总能看到季川,背着书包,一个人默默地穿过玩闹的人群,径首走进隔壁那栋红砖小楼。
他从不参与孩子们的游戏,也似乎对这一切热闹毫无兴趣。
有一次,夏初看到季川的奶奶站在门口等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赵奶奶看起来比同住这条巷子里的张奶奶要显得更“知识分子”一些,穿着干净整洁,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
“小川回来啦?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赵奶奶接过季川的书包,柔声问道。
季川只是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就跟着奶奶进屋了。
正好张奶奶也出来收衣服,看到了赵淑兰,便笑着打招呼:“赵老师,等小川放学呢?”
“是啊,张大姐。”赵淑兰也礼貌地回应,“刚来新环境,还不熟悉,我看着点放心些。”
“应该的应该的,小孩子嘛,适应几天就好了。我看小川这孩子,挺稳重的。”张奶奶热络地说。
两位老人又寒暄了几句家常,夏初在一旁听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扇己经关上的门。
稳重吗?夏初觉得,季川更像是把自己藏在了一个壳里。她捡起脚边一片被风吹落的、形状很漂亮的黄桷树叶,捏在手里,心想,这片叶子真好看,不知道……季川会不会也喜欢呢?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最终还是把叶子小心地夹进了自己的日记本里。
季川这颗安静的“新石子”,己经在她心里,悄悄占据了一个特别的角落。她会留意他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会注意他课间是喝水还是看书,会竖起耳朵听老师念到他的名字……这种关注,细微得连她自己都未必完全意识到,却像初夏的藤蔓一样,正无声无息地悄然蔓延。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