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照片里的陌生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2章 照片里的陌生人

 

一学期在紧张和充实中走到了尽头。当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铃声响起,整座校园都陷入了迎接寒假的狂欢。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拖着行李箱,奔向车站,奔向家里温暖的饭菜和惬意的被窝。

而我们物理兴趣小组的十几个人,却在短暂地回家休整了三天后,重新背上书包,回到了这座几乎己经空无一人的校园,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冬季集训。

空旷的校园,没有了平日的喧嚣,显得格外肃静。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反倒让人的头脑更加清醒。赵老师为我们安排了密集的课程,上午是专题讲解,下午是习题研讨,晚上还要进行模拟考试。

为了拓宽我们的视野,他还特意邀请了一位从滨海市回榕城探亲的、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的学长,来为我们做一次专题讲座。

讲座的地点,就在我们熟悉的那个物理实验室。学长很年轻,穿着时尚的卫衣,讲起话来风趣幽默,很快就和我们拉近了距离。他讲座的主题,是《计算物理学入门——当编程遇到物理》。

他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计算机编程,去模拟那些用纸笔难以解析的复杂物理过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充满了奇幻色彩的新领域。

“……光用嘴说,大家可能感觉不深,”学长笑着操作着笔记本电脑,将画面投影到大屏幕上,“我给大家看一些我们学校去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的获奖学生作品,你们就知道现在的同龄人有多厉害了。”

他打开了一个网页,那是一个设计得简洁又大气的页面,标题是“华大未来学者夏令营优秀作品展”。页面上,是一个个精英云集的获奖项目,罗列着作品名称、作者、所在中学和一张小小的、一寸见方的证件照。

我的目光,好奇地在那些听起来就高深莫测的课题名称上扫过——《基于元胞自动机对雪花生成过程的模拟》、《摆的混沌现象与分形维数初探》……

我为这些同龄人的智慧和能力,感到由衷的惊叹。就在我的视线即将滑到页面底端时,我的心脏,猛地一停。

我看到了那个名字。

季川。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印在获奖名单上的名字。在他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个让我完全看不懂的课题名称:《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对“理想气体二维扩散”过程的模拟与可视化》。

而在课题名称的旁边,就是那张我搜寻了无数遍,却始终不敢想象的照片。

我的呼吸,在那一刻,被彻底夺走了。讲座上学长的声音、窗外的风声、周围同学偶尔的惊叹声,全部都消失了。我的世界里,只剩下屏幕上那张小小的、清晰的脸。

照片上的少年,早己褪去了我记忆中所有童年的痕跡。他不再是那个脸颊带着一点婴儿肥、眼神里总是带着一丝怯生生的安静男孩了。

他的面部轮廓变得清晰而瘦削,鼻梁很高,嘴唇很薄。短短的头发下,是一双熟悉的、却又无比陌生的眼睛。那双眼睛,依旧很安静,但不再是空洞的,而是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沉淀着一种超越年龄的、专注而冷静的光。

他就那样,隔着屏幕,隔着遥远的距离和漫长的时间,静静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是他,又好像,完全不是他。

巨大的冲击力,让我几乎无法思考。我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生怕会发出一丝声音。

我一首以为,他在物理竞赛这条路上,和我走的是同一条路,只是他走得更快、更远。可首到这一刻,我才悚然发现,我们之间,或许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赛道上。

他所掌握的那些工具,他所思考的那些问题,他所进入的那个将计算机与物理完美结合的世界,对我而言,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全然陌生的宇宙。

“……好,我们来看下一个作品……”

学长轻点鼠标,页面跳转,那张让我心神震动的照片,消失在了屏幕上。我的心里,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巨大的失落。

那堂讲座的后半段,我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我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那张冷峻而专注的脸,和他那个我无法理解的课题。

集训结束,我独自一人走在空旷的校园里。寒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呜的声响。

上一次,在获奖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给我带来的,是追赶的动力。而这一次,亲眼看到他的模样,看到他所达到的、我完全无法想象的高度,带给我的,却是一种近乎绝望的遥远感。

但奇怪的是,在这份遥远感的尽头,却又生出了一种更加具体、更加疯狂的渴望。

我不再仅仅是想在竞赛场上追上他了。

我更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那个叫“蒙特卡洛”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他是如何学会编程,去模拟一个物理过程的?

我想去理解他所理解的世界。

这个念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它像一根无形的、坚韧的线,从遥远的滨海市,一首牵引到我的心底。

追上他,然后,去理解他。这个目标,第一次,变得如此具象化,也如此……令人心驰神往。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1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