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悄然过半,市一中的空气里,除了日渐浓郁的桂花香,还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名为“期中考试”的紧张气息。
走廊里追逐打闹的身影少了,课间趴在桌上补觉的人多了;晚自习的教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安静,连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似乎带着一股肃杀之气。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钟,向着同一个目标,分秒不差地精准前行。
我自然也被卷入了这股洪流。但很快,我便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始料未及的困境。
周三的物理课上,赵老师抱着一摞卷子走了进来,宣布进行随堂测验。我信心满满地接过卷子,可目光扫过题目时,心里却咯噔一下。
卷子上的题目,没有一道是关于“时空为什么会弯曲”的。它们全都是精心设计的、需要绕好几个弯的力学和运动学问题。小滑块在不同倾角的传送带上运动,小球在复杂的轨道里穿梭……每一个问题,都要求精确的受力分析和繁琐的公式计算。
我能“看”到这些题目背后的物理图像——能量在转化,动量在守恒。可当我拿起笔,试图将这些宏观的理解,转化为一行行具体的解题步骤时,却发现困难重重。我常常因为不确定该用哪个衍生公式而卡住,或者在复杂的代数运算中迷失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当收卷铃声响起时,我还有一道大题几乎是空白的。
第二天卷子发下来,那个鲜红的“68”分,像一根针,狠狠地刺痛了我的眼睛。
这个分数,在普遍学风严谨的初中都算不上理想,更遑论是在高手如云的市一中。
回到宿舍,这次测验自然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天哪,最后那道题也太绕了,幸好我前几天刚刷到过类似的题型!”李思琪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她考了八十几分。
孟梦的分数也比我高,她小声对我说:“好多题目都是老师发的那本《精讲精练》上的变体,多做几遍,记住套路就好了。”
我默默地听着,没有说话。我看向自己的书桌,上面摆着我从图书馆借来的科普书,和我自己画的那些关于宇宙模型的思维导图。再看看她们桌上,都堆着厚厚一摞己经做得密密麻麻的习题册。
一种强烈的自我怀疑,像突如其来的寒流,瞬间侵袭了我的内心。
我所感受到的那种探索物理世界的快乐,难道只是一种错觉吗?这种沉浸在宏大概念里的“快乐学习”,在残酷的分数面前,是不是显得天真而可笑?我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让我一连好几天都心神不宁。
又一个周五的下午,在反复的纠结之后,我终于拿着那张68分的卷子,敲响了物理办公室的门。
赵老师正在备课,看到我,他有些意外,随即温和地笑了笑:“夏初同学,找我有事?”
我走到他面前,把卷子递了过去,低着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老师,我……我好像遇到困难了。”
我把自己的困惑一股脑地倒了出来:“我很喜欢您讲的物理,也喜欢看那些书,我觉得我好像理解了那些道理。但是……一到做题考试,我就不知道怎么用了,分数也很差。我是不是……学的方法不对?”
赵老师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我。他先是看了看我的卷子,又抬起头,用一种非常严肃且专注的目光看着我。
“夏初,”他缓缓开口,“你遇到的,是一个很多善于思考的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不是你的方法错了,恰恰相反,是你的思考深度,超越了大部分同学。”
我惊讶地抬起头。
“我打个比方,”他拿起一支笔,“你通过阅读和思考,在脑海里己经构建出了一座房子的宏伟蓝图,你知道它的结构,它的美感,它的原理。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步。而考试的这些题目,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砌墙用的砖头,是铺设管道的工具。你现在的问题,不是蓝图画错了,而是你还不熟练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去把你的蓝图变成现实。”
他的话,像一道光,照亮了我混乱的思绪。
“那……我该怎么办?”
“不要放弃你的蓝图,”赵老师的语气无比坚定,“那是你的优势所在。现在,你需要做的,是在蓝图和砖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当你看到一个具体的题目时,先别急着找公式。先问问自己,这道题,它在你的宏伟蓝图里,属于哪一部分?它讲的是一个关于‘能量守恒’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动量传递’的故事?”
“当你识别出这个故事的核心后,再去你的工具箱里,挑选最合适的公式——也就是那些‘砖头’——去搭建它,计算它。真正的理解,会告诉你该讲哪个故事;而大量的练习,则是为了让你能更快、更准地找到合适的砖头,并把它们砌得又快又好。”
他把卷子还给我,目光里充满了鼓励:“你的地基打得比那些只会背公式、刷题库的同学要牢固得多。你只是需要练习如何去‘施工’而己。别怀疑自己,坚持下去。”
我走出办公室,傍晚的阳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心里的那块巨石,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我却不再感到迷茫和恐慌。
我明白了,好奇心和分数,思考和练习,从来都不是敌人。它们就像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只有当它们协同一致,朝着同一个方向转动时,才能载着我,去往更远的地方。
期中考试,就让我看一看,我到底能把这座房子,盖成什么样吧。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1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