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各就各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7章 各就各位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到了周二。当胜男再次出现在连弟面前时,连弟眼前不禁一亮。此时的胜男褪去了往日的中性装扮,虽然不是精致的修身时装,但一身偏女性化的衣服,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苗条的身段,整个人也多了几分柔和的气质。

胜男面带轻松地分享道,自从上次进行家庭排列练习后,她像是卸下了肩上沉重的包袱。在家庭治疗的理论体系中,家庭排列是一种极具洞察力的技术,它通过空间位置的象征呈现家庭系统内隐藏的动力和关系模式 。过去,胜男一首认为父母婚姻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而家庭排列练习,让她首观地看到家庭关系的深层结构,意识到父母的婚姻问题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轨迹,并非自己能够左右。

她开始尝试将家庭排列的理念应用到生活中,多次在家中进行自我练习。在与母亲坦诚交流时,胜男运用家庭治疗中的“界限清晰化”原则,明确表示不再充当母亲的“儿子”角色,她决定回归女儿的身份,像两个姐姐一样,与母亲建立健康的情感联结。在家庭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当角色错位时,就会引发系统的失衡。胜男过去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充当母亲的“精神支柱”,这其实阻碍了家庭关系的正常发展,也让自己不堪重负。而现在,她明白父亲才是母亲真正的伴侣,自己需要把“守护神”的位置归还给父亲。母亲起初虽伤心不舍,但在胜男坚定而温和的表达下,也逐渐接受了这一改变。

连弟为胜男的转变感到由衷的高兴,关切地问道:“你终于把你母亲的命运还给她了,真为你高兴。现在你觉得还有需要卸载的压力吗?”胜男沉思片刻后,说出了另一个困扰她的问题:“我觉得我也要把丈夫的职责还给赵刚,我想做妻子,做母亲,我不想再做钢筋水泥般的女汉子。”

原来,胜男和赵刚结婚后,赵刚对她言听计从,她也很享受这种相处模式。然而,随着工厂倒闭,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赵刚外出打零工,胜男则去电器维修部修家电,但收入都不稳定。后来,胜男看到街上夫妻卖菜生意红火,便鼓动赵刚学驾照,贷款买了辆二手小货车卖菜。在其他卖菜家庭中,通常是丈夫早起去蔬菜批发市场拉菜,妻子在农贸集市卖菜收钱。但赵刚却不敢独自去拉菜,每次都需要胜男陪同。有一次,胜男因母亲身体不适在家照顾家人,让赵刚独自去拉菜,结果他却空车而归,还振振有词地说怕自己做主拉的菜卖不出去会被胜男埋怨。

连弟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切入,轻声问道:“你因为菜卖不了埋怨过赵刚吗?哪怕是旁敲侧击的?”胜男回忆后承认,刚开始确实有过几次。那时他们一起进货,赵刚主张进的菜总是滞销,她忍不住抱怨了几次。此后,赵刚在进菜方面就完全听从她的意见。连弟继续追问:“后来你们的菜就都卖得很好吗?有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胜男表示当然有。连弟进一步引导:“那又是为啥呢?那可都是你做主进的菜啊?”胜男解释说,可能是天气不好,或者没抢到好位置等原因。连弟总结道:“也就是说,你做主进的菜也有卖不出去的时候,原因是天气和位置等外在因素,而赵刚却被认为是判断能力不行?”这番对话,让胜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接着,胜男谈到他们现在经营的汽车美容装具店,业务上的事情都由她亲力亲为,她不敢把重要事务交给赵刚,担心他搞砸,这让她感到身心俱疲。连弟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你内心是不信任赵刚的。”胜男立刻否认。为了让胜男更好地理解,连弟运用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举例:“你有没有这种体验,比如你要端一碗装的很满的水,你己经端起来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桌边,就在你要放下时,旁边的人对你说:小心别洒了。你的手一哆嗦水就洒了。”胜男恍然大悟,试探着说:“老师的意思是我的不信任才导致他这么没主见。”

连弟耐心地解释道,从家庭系统理论来看,由于胜男对赵刚缺乏信心,过度承担了家里男主人该承担的责任,占据了丈夫的位置,导致赵刚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只能退居到类似妻子的从属位置,家庭角色发生了严重的错位。而这种错位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远。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模式来构建对性别角色的认知。胜男的儿子从小看到母亲强势主导、父亲软弱顺从,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男性是软弱的”这一错误认知。再加上姥娘对他的过度呵护,进一步限制了他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导致他变得胆小怕事、缺乏主见。

胜男想起上次咨询时连弟画的“家庭动力系统”关系图,若有所思地说:“我不知不觉站在了主导者的位置,把赵刚挤到了从属地位。儿子天天看着强势的妈妈和懦弱的爸爸,潜移默化中认为男性就该是这样……”连弟欣慰地笑了,从书架抽出一本《热锅上的家庭》,说道:“你己经开始用系统思维看问题了。家庭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任何角色的错位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她翻开书中案例,详细解释道:“在心理学的家庭治疗理论中,有一种‘角色倒置’现象。当妻子过度承担丈夫的职能,丈夫可能会退回‘孩子’状态,而孩子则会被迫承担不属于他的情感压力。你儿子的胆小怕事,正是家庭角色错位的产物。”

胜男急切地问:“那我该怎么做?”连弟起身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勾勒出三个圆圈,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第一步是重建信任,这涉及到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就像学走路的孩子,胜男需要给予赵刚尝试和犯错的机会,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帮助他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比如让他独立负责一个客户项目,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肯定他的努力,关注他在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进步,而不是只看最终的结果。第二步是明确分工,运用“性别角色理论”,让胜男主内、赵刚主外,逐步帮助赵刚找回男性的力量感和责任感,重新确立他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孩子的问题,连弟调出一段儿童心理学视频进一步说明:“孩子对性别的认知,70%来自家庭环境。”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学习和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因此,胜男和赵刚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健康的性别角色。比如让赵刚多带儿子进行运动、钓鱼等活动,在互动中树立勇敢、果断的男性榜样;胜男则可以多和儿子分享女性的温柔与坚韧,让儿子全面、正确地认识性别角色。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通过每周固定的家庭治疗,连弟运用角色扮演、沙盘游戏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帮助胜男一家重建家庭秩序。这些技术能够让家庭成员在虚拟情境中重新体验和调整彼此的关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终于,赵刚第一次独立谈成客户,胜男特意准备了庆功宴。餐桌上,儿子崇拜地说:“爸爸好厉害!”那一刻,赵刚挺首的脊梁,展现出了久违的自信与力量,这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

如今,胜男的衣柜里多了各种风格的连衣裙,她逐渐找回了作为女性的柔美;赵刚的微信头像换成了自己设计的店铺LOGO,充满了创造力和自信;儿子也主动报名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勇敢地走出了自我突破的一步。连弟整理着结案报告,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得桌上胜男前两天带来的全家福格外温暖。照片里,胜男依偎在赵刚肩头,儿子举着奖状笑得灿烂,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在家庭中的正确位置,家庭关系回归到了和谐有序的状态。

连弟为又一次能帮到别人而无比欣慰,而接下来的这位咨客,更让连弟体会到心理疏导“助人自助”的真正内涵,也让她对家庭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cccgi-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