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点亮心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点亮心灯

 

日光懒洋洋地洒落在客厅里,连弟百无聊赖地窝在沙发上,双眼无神地盯着电视里播放的肥皂剧。剧情拖沓又老套,演员们浮夸的表演并不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她的心思早就飘到了九霄云外。恰在这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屋内沉闷的氛围。

电话是开发区一家培训班打来的,对方热情询问连弟是否愿意去做辅导老师。连弟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婉拒了。

这些天,她像一位孤独的行者,在心灵的旷野中徘徊思索,终于下定决心要换一种活法。回想起这些年与小孩子打交道的日子,她仿佛置身于一场紧张的马拉松,时刻都要保持警惕,神经如同紧绷的琴弦,稍有不慎就可能断裂,身心俱疲的感觉如影随形。她渴望挣脱这无形的枷锁,去寻找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哪怕前路荆棘丛生。

在连弟迷茫之际,和吕老师的一次通话,让她又一次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那天,连弟拨通吕老师的电话,关切地询问其老伴儿的身体状况。吕老师的声音中满是喜悦与感激。

她说:“大概是心情好的缘故,来京这段日子,老伴儿身体恢复得很好,基本能自理了。”

“这还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帮我们找了心理咨询师,我们一家人现在肯定还在相互折磨中度日。老师真心地感谢你。”

挂了电话,连弟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吕老师和冬梅儿子接受心理咨询后的变化过程。那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转变,就像神奇的魔法,在她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让她对心理学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她开始幻想自己也能像李素儿老师那样,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关怀,为他人驱散心灵的阴霾,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阳光。

这份憧憬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驱使连弟再次来到心晴心理工作室,拜访素儿老师。她带着一丝忐忑与期待,向素儿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心事,希望老师能帮她分析自己是否有学习心理咨询师的天赋。

素儿老师微笑着,眼神中满是鼓励,说:“只要你坚持喜爱,就没问题。”

随后,素儿老师不仅为她推荐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还热心地帮她介绍了几个业内颇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

得到素儿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连弟仿佛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她迫不及待地与培训机构取得联系,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启自己的学习之旅。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她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原来,这几个培训机构都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必须取得与医学有关的专科以上文凭,培训结束后才能参加国家卫生组织部门的考试,成绩合格由国家卫生组织部门发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

而连弟只有自学考试获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这一纸文凭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她硬生生地挡在了心理咨询师的门外。

希望的肥皂泡瞬间破灭,连弟陷入了深深的失落与迷茫之中。但生活的车轮不会因为个人的悲伤而停止转动,日子还得继续。

由于不具备考心理咨询师的条件,总在家赋闲也不是长久之计,连弟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幸运的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主动联系了她。这位园长曾与连弟打过交道,深知她为人正首,工作严谨,便诚挚邀请她来幼儿园做采购工作。

采购工作相对轻松,基本上上午就能完成,连弟因此拥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

然而,有些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难以忘怀。连弟自从对心理学动了心思,便像着了魔一般,更加关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周围人的心理也格外留意。

那段时间,她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只要看到带“心理”两个字的文章和句子,就会忍不住多看两眼,陈凯甚至调侃她走火入魔了。

就在连弟为无法系统学习心理学而苦恼时,陈凯给她带来了一丝曙光。

一天,陈凯兴奋地告诉连弟一个可以学习的网站——慕课网,上面有各大高校教授授课,课程种类丰富多样,而且可以无门槛报名学习。

连弟听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赶忙催促陈凯打开电脑查询。果然,他们在慕课网上搜到了有关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尽管己经错过了本学期的报名时间,但好在一个多月后新学期就会开始。

新学期伊始,连弟就像一个贪婪的求知者,同时选了不同院校的西门课程,包括儿童心理学基础、青少年心理基础知识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由各高校的著名教授授课,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课后还会布置作业,并由老师进行点评。

连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每一堂课她都全神贯注,每一次作业她都认真对待,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光明,紧紧抓住不肯放手。

就这样,连弟在慕课上学习了一年多,积累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然而,她渐渐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实训,知识始终无法真正融会贯通。

经过深思熟虑,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幼儿园的工作,去参加正规机构的培训。即使不能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证,她也在所不惜,只为能学到真本事,成为像素儿老师那样既能帮助他人,又能充实自己的人。

陈凯和倩倩都非常支持她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带着家人的鼓励与祝福,连弟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开启了她的追梦之旅。

在北京培训的半年里,连弟仿佛置身于一场艰苦的战役之中。她是学员中唯一没有医学背景的,也是年龄最大的,西十多岁的她与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相比,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许多专业知识晦涩难懂,就像一座座难以攀登的高山横亘在她面前,但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心理学的热爱,勇攀高峰。她勤学好问,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像执着的探索者,不弄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培训结束时,连弟的努力和坚持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与赞赏,他们都为她不能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而深感惋惜。但连弟心中却有着自己的坚守,她觉得那个证并非衡量自己能力的唯一标准,只要能真正为他人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现实却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没有心理咨询师证,就无法办理营业证开咨询室,连弟开心理咨询室的梦想又一次破碎了。那一刻,她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满心的委屈与无奈。但她心中那团对心理学热爱的火焰,并未因此熄灭。

就在连弟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网上的一则消息如同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世界,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小火苗。

广州利心理培训学校招收心理倾听师,考试面试通过后,可以成为倾听师,也可以参加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虽然中科院的证在含金量上不及国家卫生组织部门发的证,但至少可以用来开咨询室。

连弟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倾听师的笔试和面试。备考的日子里,她日夜苦读,反复练习面试技巧。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顺利通过了考试。之后,她一边在利心理平台做倾听师,积累实践经验,一边紧锣密鼓地准备参加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

又是一年的艰苦努力,连弟终于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尽管这个证与她最初的期望有些差距,但她心中明白,人生哪能全如意?凡事只求半称心。

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连弟的“点亮心灯”心理工作室终于正式亮相。

当她看着工作室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她从未放弃。如今,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也将为更多在心灵黑暗中徘徊的人指引方向 。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cccgi-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