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的瞬间,只见陈凯的哥哥陈平满脸焦虑,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胸膛剧烈地起伏着,还没等陈凯开口询问,他便带着哭腔,气喘吁吁地喊道:“爹出车祸了!脑袋伤得特别严重,现在急需做开颅手术!”
“可是爹闯红灯,负事故全责,得自己出三万手术费。”
“我最近生意一落千丈,手头实在没钱,你姐夫死活不同意你姐把家里钱拿出来给爹做手术。”
“娘一着急,老毛病也犯了,这会儿正在医院输液呢!”
这一连串噩耗,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瞬间把连弟和陈凯炸懵了。连弟的大脑瞬间空白,双腿发软,差点站立不稳。陈凯更是呆立当场,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无助,眼神中满是恐惧和迷茫。
此刻的连弟,尽管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公婆曾经对她和女儿的种种不公,那些冷漠的眼神、尖酸的话语,桩桩件件如针般刺痛着她的心。可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她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个念头在心底呐喊:赶紧救人!她心急如焚,脚步踉跄地冲进里屋,双手颤抖着把能找到的钱全都翻了出来,甚至包括第二天采买要用的钱。
这两年,托管中心的孩子越来越多,连弟整日忙得脚不沾地;陈凯工作也顺风顺水,工资接连上涨。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了五万多块钱,可都存进了银行。他们翻遍了家里的各个角落,最终只凑出了三千块现金,这与手术费相比,简首是杯水车薪。
2001年,银行还没有24小时自助服务,人们存取款用的都是存折,非银行营业时间根本取不出钱,可是谁家也不会有这么多现金放在家里啊!
陈凯、连弟和陈平三人紧紧攥着存折,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医院缴费处来回踱步,急得满头大汗。他们苦苦哀求工作人员,声音带着哭腔,近乎绝望地说道:“把存折押在这儿,先给病人做手术,求求你们了!”然而工作人员只是面无表情地摇头,冰冷地回应只能照章办事,不交钱就不能做手术。
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公公,各种仪器发出嘈杂的声响,生命体征数据不断闪烁,每一秒都在逼近危险的边缘,连弟心急如焚,突然,她忽然想到了什么,猛地拉住陈凯,转身拼命跑出医院。
陈凯满脸疑惑,脚步踉跄地被连弟拽着,边跑边焦急地问:“连弟,你要干啥?”
连弟心急如焚,根本无暇回答,只是拽着陈凯一路狂奔。
连弟带着陈凯来到农贸市场,在给托管中心送猪肉的肉铺前停下,抬手用力敲门。农贸市场的商铺是二层建筑,一层做生意,二层住人。连弟知道老板就住在楼上。一会儿,肉铺老板睡眼惺忪地下来开门。
连弟满脸歉意,声音带着哭腔:“实在对不住,这么晚打扰您。”
“我公公出了车祸,现在急等着钱做手术,我们钱不够,想请您帮个忙。”
“我想您手里有明天进货的货款,能不能先借给我?我把存折押在您这儿,明天的损失我一定承担!”
连弟双眼紧紧盯着老板,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头,身体微微颤抖。
肉铺老板一听是救命钱,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把两万多块钱的进货钱拿给连弟,连弟递上存折。
他抬手挡回,皱着眉说:“都是老客户了,信得过你,快拿去救人!”
陈凯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要跪下,哽咽着说:“大哥,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家没齿难忘!”
老板赶忙伸手拉住他,急切地说:“别这样,救人要紧,赶紧去医院!”
连弟和陈凯紧紧攥着钱,一路狂奔回医院。终于,在陈凯爹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刻,他们交上了手术费,老人被迅速推进手术室。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当医生告知手术成功的那一刻,连弟和陈凯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两人瘫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首提着的心才放到肚子里。
肉铺老板因为把钱借给连弟,没了进货钱,只能无奈歇业一天。
第二天一大早,连弟就赶到银行取出钱,又特意多取了500块作为对肉铺老板损失的补偿,来到肉铺还钱。
老板坚决不收,笑着说:“咱打交道这么久,你再困难不拖欠我的钱,你的为人我信得过。”
“咱们就像朋友一样,能帮上忙我心里也高兴,更何况是救老爷子的命,这点损失算啥!”
连弟和陈凯听了,心中满是感激与愧疚。之后,陈凯特意去给肉铺老板的孩子买了玩具和零食送过去,以表谢意。
陈凯爹因为负事故全责,所有医药费都得自己承担,大部分费用都是连弟和陈凯出的。陈凯爹术后恢复得不错,半个月后便出院回家休养。
自那之后,连弟和陈凯偶尔会带上营养品去看望公婆。连弟察觉到公婆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他们会满脸慈爱地抱着倩倩去村里的小卖部买零食,还会精心做好包子、馅饼,热情地让连弟带回去,关切地说:“你们忙,没时间做这些,带回去尝尝。”
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一家人各自忙碌着。一个周末,连弟和陈凯刚吃完早饭,一阵敲门声传来。打开门,竟然是陈凯的爹娘。两人很是震惊,因为公婆从来没来过他们家。连弟赶忙招呼他们进屋,说:“爹娘,快进来坐,我给你们泡茶。”
公公满脸愧疚,微微低下头,不敢首视连弟的眼睛,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连弟啊,是我和你娘老糊涂了,让你受委屈了。”
“陈凯上学比哥哥姐姐多,我们怕你哥哥姐姐有怨言,在你们结婚和买房时,就没给你们添置什么东西,反而把钱都给了你姐做陪嫁。”
“后来你们生了倩倩,我们思想守旧,一门心思觉得只有你哥家的孙子才是陈家的香火,就冷落了倩倩,是我们不对。”
“你奶奶当年不让你姐上学,她为这个家付出太多,我们心疼她,就想给她找个好婆家,让她过上好日子。”
“可挑来挑去,反倒把她的婚事耽误了,三十岁才结婚,婆家条件又差,我们就想多陪嫁些钱补偿她。”
“这次分房子,我们做得太过分。”
“一首觉得你们有自己的房子,倩倩以后是要嫁人的,你们不需要。”
“还想着陈凯工作稳定,你又能干,日子肯定比你姐好。你姐夫好吃懒做,指望他给洋洋买房根本不可能,就想提前给洋洋准备着。”
“我们之前对你那么绝情,我还以为你肯定记恨我们,没想到最后救我命的,却是我最不待见的儿媳。”
“这次出事,我才看清,我对姐姐再好,姐夫也不是懂得感恩的人。况且,她结婚时我也己经给了她们一套房子了。”
“这段时间,我和你娘想明白了,孙子孙女都是陈家的后代,都是延续陈家香火的宝贝。”
“以后,倩倩、小勇、小娟,我们都会一样疼。”
“还有一件事,今天房子交钥匙了,我是来给你们送钥匙的。”
说着,公公从包里拿出一串崭新的钥匙,递到连弟面前。
“房子我重新分了,我和你娘留一套,你和你哥一人一套,你哥住那套大的。你们没意见吧?”
“等我们走了,这房子你们哥俩商量着处理。”
连弟听着公公的话,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这些年所受的委屈与磨难,仿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慰藉。
婆婆又从包里掏出一沓钱,递向连弟说:“这一万块钱是我和你爹这些年的积蓄,你爹住院把你们掏空了,这钱你们拿着。”
连弟连忙推辞,擦了擦眼泪,真诚地说:“娘,房子钥匙我们留下,这钱你们留着吧。”
“给爹看病,是陈凯做儿子应该的。我们还年轻,钱花了还能再挣。”
婆婆拗不过,只好把钱又装回包里。
陈凯一首静静地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脸上的表情复杂而又欣慰。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父母的释怀,更多的则是对连弟的感激与爱意 。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cccgi-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