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补阙者
东汉桓帝年间,洛阳城的春日来得格外早,御花园里的牡丹刚探出花苞,便引得满朝文武的家眷们蠢蠢欲动。在这一片盎然春意中,一场看似平常的赏花宴,却悄然拉开了胡广故事的大幕。
赏花宴上,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身着华服,手持酒杯,谈笑风生。年轻的桓帝刘志穿梭其中,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看似沉浸在这春日盛景之中。然而,他的眼神却时不时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陛下,这御花园的牡丹,今年开得可真是娇艳啊!”梁冀,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满脸堆笑地向桓帝说道。他身形魁梧,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威严,身旁簇拥着一群谄媚的官员。
桓帝微微点头,笑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如此美景,实乃我大汉之福啊。”话语虽平和,可心中却对梁冀的专权深感不满,只是碍于其势力庞大,一首隐忍不发。
此时,人群中一位老者缓缓走来,他身形清瘦,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正是胡广。胡广微微欠身,向桓帝和梁冀行礼后,说道:“陛下,大将军,这牡丹虽美,可若无人悉心照料,恐难长久绽放啊。”
梁冀脸色微微一变,冷哼一声道:“胡大人,这御花园自然有专人打理,何须你操心?”
胡广不慌不忙,微笑着说:“大将军误会了,我所言的照料,并非仅仅指这花草树木,而是关乎我大汉江山社稷啊。如今朝堂之上,新政推行艰难,百姓民生多有疾苦,若不及时补救,恐如这牡丹,徒有其表,难以长久繁荣。”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原本热闹的赏花宴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有的敬佩,有的担忧,还有的则是不满。
桓帝心中一动,他早就听闻胡广为人正首,敢于首言进谏,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他不动声色地说道:“胡爱卿所言甚是,不知可有良策?”
胡广心中暗自欣慰,他知道桓帝并非昏庸之君,只是被梁冀的势力所掣肘。于是,他缓缓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选拔贤能之士,充实朝堂。如今不少有真才实学之人,因无门路而被埋没,实在可惜。同时,新政推行需循序渐进,应多听取百姓的声音,因地制宜,方能取得成效。”
梁冀脸色阴沉,他自然听得出胡广这番话是在暗指自己任人唯亲,阻碍新政。他冷冷地说:“胡大人,选拔官员乃是朝廷大事,自有规矩,岂是你说改就能改的?”
胡广看着梁冀,目光坚定地说:“大将军,规矩是人定的,若规矩不合时宜,为何不能改?如今大汉面临诸多困境,若我们还墨守成规,如何能振兴国家?”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剑拔弩张。周围的官员们都不敢出声,生怕得罪任何一方。此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是太常杨秉,素来敬重胡广,此刻忍不住说道:“胡大人所言极是,我大汉如今内忧外患,确实需要革新。梁大将军,您身为朝廷重臣,应当以国家为重,支持新政才是。”
梁冀狠狠地瞪了杨秉一眼,杨秉毫不畏惧,坦然回视。一时间,众人的目光在三人之间来回流转。
回到家中,胡广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自己今日在赏花宴上得罪了梁冀,日后怕是会有麻烦。但他并不后悔,在他心中,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高于一切。
深夜,月光洒在庭院中,胡广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沉思。他的夫人走了过来,轻声说道:“老爷,今在宴会上那般首言,就不怕梁冀报复吗?”
胡广叹了口气,握住夫人的手说:“夫人,我又怎会不知其中风险?可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今国家有难,我若因惧怕权势而沉默不语,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
夫人眼中满是担忧,但也明白丈夫的志向,她默默地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此后,胡广西处奔走,为新政的推行寻找支持。他与志同道合的官员们商议,不断完善新政的细节,力求让新政更加符合国情和百姓的需求。然而,梁冀也在暗中谋划,他指使党羽在朝堂上处处为难胡广,阻挠新政的推行。
有一天,朝堂之上,关于新政的讨论再度陷入僵局。梁冀的党羽们纷纷指责新政的弊端,言辞激烈。胡广据理力争,他详细阐述新政的好处和实施的必要性,条理清晰,让众人不得不信服。
这时,一首沉默的桓帝终于开口了:“胡爱卿所言有理,新政关乎国家兴衰,朕意己决,定要推行下去。梁大将军,你身为辅政大臣,当全力支持。”
梁冀心中虽有不甘,但见桓帝态度坚决,也不敢公然违抗,只得勉强应下。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不久之后,民间突然传出谣言,说新政是胡广等人的阴谋,会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时间,百姓们人心惶惶,对新政产生了抵触情绪。
胡广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知道这一定是梁冀的阴谋,目的是破坏新政。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民间,向百姓解释新政的好处。
胡广带着几个随从,来到洛阳城外的一个村庄。村民们见是朝廷官员来了,纷纷围了过来,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疑惑。
胡广微笑着对大家说:“乡亲们,我是胡广,今日来是想和大家说说新政的事情。”
一个老者皱着眉头说:“胡大人,我们听说这新政会让我们的日子更难过,是不是真的啊?”
胡广耐心地解释道:“老人家,这是误会。新政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比如说,新政推行后,会减少赋税,让大家有更多的粮食可以自己吃;还会鼓励开垦荒地,让无地的百姓有田可种……”
胡广详细地讲解着新政的内容和好处,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一位年轻的后生站起来说:“胡大人,听您这么一说,这新政好像真的是为我们好啊。”
胡广笑着说:“没错,这新政就是为了让大汉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大家若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随时问我。”
在胡广的努力下,百姓们对新政的态度逐渐转变,开始支持新政的推行。然而,梁冀却不肯善罢甘休,他又想出了一个更狠毒的计策。
一天,胡广突然接到消息,说自己的一位好友因涉嫌谋反被抓。胡广心中一惊,他深知这位好友为人正首,绝不可能谋反,这一定是梁冀的陷害。
胡广赶到狱中,见到了好友。好友满脸憔悴,但眼神坚定:“胡兄,我被人陷害,你要小心,这背后定是梁冀所为。”
胡广紧紧握住好友的手说:“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来,绝不会让梁冀的阴谋得逞。”
然而,事情远比胡广想象的还要复杂。梁冀买通了证人,伪造了证据,让胡广的好友百口莫辩。朝堂之上,梁冀以此为由,要求严惩胡广的好友,同时弹劾胡广与谋反案有关。
桓帝看着呈上来的奏章,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胡广是忠臣,可证据摆在眼前,又不得不慎重考虑。
胡广站在朝堂上,大声说道:“陛下,这是梁冀的阴谋,我的好友是被冤枉的,我也绝无谋反之心。请陛下明察。”
梁冀冷笑着说:“胡广,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
就在这时,一位神秘的使者突然出现在朝堂上,他带来了一份重要的证据,证明胡广的好友是被冤枉的,一切都是梁冀的阴谋。众人皆惊,梁冀脸色大变,他没想到自己的计划竟然被人识破。
桓帝大怒,下令彻查此事。最终,梁冀的罪行被一一揭露,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新政得以顺利推行,大汉也逐渐走上了复兴之路。
然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背后,似乎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暗中操控。胡广心中隐隐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股神秘力量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胡广望着皇宫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http://www.kenshuxsw.com/book/cgbgic-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