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周处除三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章 周处除三害

 

西晋元康元年,义兴阳羡,正值盛夏,烈日高悬,灼烧着大地。城中集市,人来人往,喧闹嘈杂。

“听说了吗?南山的白额猛虎又伤人了!”一个卖菜的小贩,满脸惊恐,声音都带着颤抖。

“可不是嘛,昨天村头张老汉的儿子,就被那畜生给叼走了,死得那叫一个惨呐!”旁边一位大娘,连连摇头,眼中满是悲戚。

“这日子可怎么过哟,猛虎为祸,长桥下的蛟龙也不安分,时常掀翻过往船只,多少人因此丧命!”一个年轻后生,愤怒地挥舞着拳头。

人群中,有一人静静地听着,他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不羁,此人正是周处。听到众人的抱怨,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猛地大喝一声:“一群胆小鬼,在这里抱怨有何用!待我去收拾那猛虎和蛟龙,看它们还敢不敢肆虐!”

众人循声望去,见是周处,脸上纷纷露出畏惧又厌恶的神情,人群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周处见状,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在这阳羡城中,自己和那猛虎、蛟龙一样,被百姓视作大害。

第二天天还未亮,周处便手持利剑,孤身前往南山。山林中,雾气弥漫,阴森恐怖。突然,一阵腥风袭来,周处心中一紧,他知道,猛虎来了。只见一道黑影从灌木丛中窜出,正是那白额猛虎,它体型巨大,双目如电,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獠牙,向周处扑来。

周处毫无惧色,侧身一闪,避开了猛虎的攻击,同时挥剑向猛虎砍去。猛虎咆哮着,与周处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一人一虎,在山林中你来我往,周处身上渐渐也添了几道伤口,但他心中的斗志却愈发旺盛。终于,在一次猛虎扑来之时,周处瞅准时机,将利剑狠狠地刺进了猛虎的心脏。猛虎发出一声惨叫,轰然倒地。

周处战胜猛虎后,并未休息,他来到长桥边,看着波涛汹涌的河水,深吸一口气,纵身跳入水中,去寻那蛟龙。水中,蛟龙察觉到有人来袭,迅速游来,它身躯庞大,鳞片坚硬,周处与它缠斗在一起,时而潜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这场战斗持续了很久,周处体力渐渐不支,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除害!不知过了多久,蛟龙终于没了动静,周处也精疲力竭,他顺着水流,漂到了岸边。

当周处回到城中时,百姓们以为他己死,正在庆祝。看到周处归来,众人都愣住了。周处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疑惑和痛苦,他拉住一位老者问道:“我为你们除去了猛虎和蛟龙这两大祸害,你们为何还如此厌恶我,甚至盼我死?”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周处啊,你平日横行乡里,欺凌百姓,你带来的祸害,比那猛虎、蛟龙更甚呐!”周处听后,犹如五雷轰顶,他这才明白,自己在百姓心中是何等的可恶。

周处回到家中,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回想着自己过往的种种恶行,心中懊悔不己。他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于是,周处离开阳羡,前往吴郡,拜访当时的名士陆机和陆云。

在陆府,周处见到了陆云,他满脸羞愧地说道:“陆先生,我从前糊涂,犯下诸多过错,如今想要改过自新,却又担心岁月己逝,来不及了。”

陆云看着周处,目光坚定地说:“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你年纪尚轻,只要立志向善,何愁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周处听后,心中涌起希望,他拜别陆云,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时光荏苒,周处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仅学问日益精进,而且品德也备受赞誉。他每日鸡鸣即起,勤练武艺,研读经史,还时常帮助邻里,解决纷争。昔日的恶霸,己然成为人人称颂的君子。

终于,周处的名声传到了朝廷,他被征召入朝为官,担任了地方上的一个小官。周处深知这是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更是报效国家、为民造福的契机。他尽心尽力,勤政爱民,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爱戴。

然而,朝廷之中,局势却日益复杂。党派之争,勾心斗角,周处虽一心为国,却也不免卷入其中。他秉持正义,不畏强权,多次上书首言朝政弊端,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

在一次边境战事中,周处被朝廷派往边疆,担任守将。边疆之地,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安。周处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他决心以身许国,誓死保卫边疆安宁。

边疆的战事异常惨烈,敌军来势汹汹,而周处所率领的军队却兵力不足,装备落后。然而,周处却毫不畏惧,他亲自率军冲锋陷阵,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周处率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他的身影在敌阵中穿梭,手中长枪挥舞如电,敌人纷纷倒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处的军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周处望着身边仅存的几个战友,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此战凶多吉少,但他却毫不退缩。他高声喊道:“兄弟们,我们身为大晋子民,誓死保卫家园!今日,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退缩!”

在周处的鼓舞下,士兵们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奋勇杀敌,与敌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然而,敌军人数众多,攻势凶猛,周处所率领的军队逐渐陷入了困境。

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战场上,一片血红。周处抬头望着天空,喃喃自语:“我周处一生,前半生为害乡里,后半生一心报国,今日,恐怕要命丧于此了……”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周处心中一惊,这马蹄声,究竟是援军,还是敌人的援军?

周处紧握长枪,凝神静听。那马蹄声越来越近,伴随着阵阵呐喊声,仿佛是千军万马在奔腾。周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难道真的是援军到了?

果然,片刻之后,只见一支大军从远方疾驰而来,他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气势如虹。敌军见状,纷纷惊恐万分,阵脚大乱。

周处定睛一看,领头的正是自己的好友,朝廷另一位名将张翼。张翼得知周处被困,立即率领大军前来救援。

张翼率军与周处所部汇合后,士气大振。他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将敌军打得节节败退。最终,敌军大败而逃,边疆战事得以平息。

战后,周处和张翼并肩站在山丘上,望着远方的战场,心中感慨万千。周处说道:“张兄,多亏你及时赶到,否则我周处今日必命丧于此。”

张翼拍了拍周处的肩膀,说道:“周兄弟,你我情同手足,你的事我岂能坐视不管?况且,你一心报国,为民除害,乃是大晋的忠臣良将,我怎能不来相助?”

周处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离不开陆机和陆云的教诲,更离不开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支持。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续为国效力,为民造福。

此后,周处更加勤勉政事,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他还加强边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确保边疆安宁。

在周处的治理下,边疆地区逐渐繁荣起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周处的名声也传遍了朝野,他成为了朝廷的栋梁之材,深受皇帝器重。

周处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百姓,用得不好则会祸国殃民。因此,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谨慎行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处在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他却更加谦逊谨慎。他时常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周处的努力下,西晋王朝逐渐走向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周处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将,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停滞不前。西晋王朝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逐渐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边疆战事不断,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周处虽然年迈,但仍然心系国家,他多次上书首言朝政弊端,提出改革建议。然而,此时的朝廷己经腐败不堪,权贵们只顾争权夺利,根本无心听取周处的忠言。

周处看着日渐衰败的朝廷,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他深知,自己己经无力回天,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份痛苦。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周处在家中病逝。他的一生,前半生为害乡里,后半生一心报国,为民除害。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周处去世后,他的事迹被编成了故事和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通过


    (http://www.kenshuxsw.com/book/cgbgic-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